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時間:2012 年 3 月 31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一教室
與會學者:楊正顯、林勝彩、朱湘鈺、陳俞志、呂妙芬、何淑宜、張藝曦、孫中曾、陳復、魏綵瑩、瞿惠遠

  民國 101 年度第二次「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討論會於 3 月 31 日(星期六)下午二時,在師大國文系專題討論室舉行。本次會議由楊正顯(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及陳復(師大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報告論文。共十一人出席。

  楊正顯的論文是〈看煙火──白沙思想與白沙學〉,探討明代陳白沙(陳獻章,1428-1500)的思想是如何演變成現今思想史中白沙學的樣貌。作者從白沙弟子林光 (1439-1519) 與張詡 (1454-1514) 兩人在白沙歿後,對其師學術定位不同的紛爭談起:林光認為白沙繼承宋代理學的思想資源,乃濂洛之學的一脈;而張詡則謂白沙越過兩宋諸賢,向上接續孔子開創的道統。林、張卒後,湛甘泉(湛若水,1466-1560)藉《詩教解》一書來定義白沙思想,書中將白沙思想由「靜」轉為「敬」,又於工夫論方面強調白沙告林光的「勿忘勿助」說,並且間接地揚棄張詡的道統論。自此,在嘉靖年間,甘泉取得了詮解白沙思想的話語權,講述白沙思想時,逐漸以其「隨處體認天理」之說與「勿忘勿助」的工夫論代之,而這也是明末士大夫們所認知的白沙學。與會學者一致表示本文內容已十分完整,只需稍加修正,意見如下:一、文章實際上都在寫白沙學,沒有闡發白沙思想,建議作者更改題目。二、某些部分引文太多又太長,但並非討論的重點,應可精簡,放入註解中,若已有他人研究過,則可使用二手資料。三、文中未清楚交代所言人物屬於什麼群體、事件是發生在廣東還是江南,讓人感覺交友圈太模糊,且觸及之地域一直變動,也會造成讀者混淆,建議作者針對白沙和廣東的關係作一說明。四、白沙真正受到重視是在從祀孔廟之後,故從祀一事相當關鍵,然而文中卻完全未提,應該補充。五、甘泉為何一直標舉白沙?是因為真的很尊敬老師,或有其他理由,作者亦可表達自己的看法。

  陳復的論文是〈王陽明心學的生命教育:認識其對生命意義的闡釋與實踐〉,探究王陽明 (1471-1529) 對生命意義的發掘及悟道的實際內容,釐清王學經典反映的天觀與人觀,並指出陽明對弟子的生命教育,焦點都放在其所謂「自性」(良知)。陽明曾兩度應科舉未第,且陷入無法理解朱熹思想的困境,欲成「內聖」、「外王」兩全之人而不可得,直到在貴州龍場悟道後,才終於洞見自己體會出來的心學,開始向外傳播自性的生命教育。陽明主張良知人人皆有,只是有些人不明白「天地萬物一體」的事實,故活在「自我」的壁壘裡。良知能產生體驗的知識,為知識的源頭,意義高過聞見的知識,因此陽明翻轉了「大人」與「小人」的定義,使二者的差異不再侷限於道德評價,而來自能否領會聖境;其對弟子的生命教育亦著重開啟自性,然並不放棄人的個性,讓狂者與狷者均得以有所成就。這種態度給後世留下自性和自我到底是否相互衝突的難題,時至今日,在從事生命教育的過程中,仍要對此深刻思索。與會學者表示,就文史學者而言,本文的內容並不新穎,各個觀念基本上都已見於從前的相關論著,惟藉由結合教育學、生命學、哲學、心理學等的方式敘述,或許較容易讓非文史領域的讀者瞭解;不過作者用字遣詞有時太生活化,感覺不夠精確、嚴謹。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應進一步連繫中國思想裡的心學和出自西方理路的智慧;而陽明領兵征戰,雖建立了平亂護國的事功,然所殺之人不在少數,身為一個殺人者又怎能談生命教育?此議題亦可再作探討。總之,與會學者多屬文史領域,對於陳復論文的書寫模式較不習慣,不過此文已被《生命教育研究》期刊接受,即將刊載。

(助理 瞿惠遠 撰寫)

討論會活動剪影





回頁首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介紹


回到第二十九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