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專題報導:
中研院臺史所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活動紀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理 楊世鳳 採訪整理

  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於 2011 年 9 月 23 日至 24 日,假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三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延續第一、二屆研討會的課題,由國家政策、社會文化變遷及族群關係等面向,探究族群與地域社會形塑過程的關聯性;同時亦將討論對象擴及中國華南、西南地區族群,希冀透過不同時空的族群現象比較,進行跨地域的研究討論。研討會共進行 2 場專題演講、6 場次 12 篇論文發表,以及 1 場綜合座談。茲簡介如下:



 



專題演講

  大阪大學文學院院長片山剛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漢族齊民社會的誕生及其特質〉為題進行的演講,係由中國王朝制度與人群起源傳說兩大面向,探討珠江三角洲地區「永久性」齊民社會的建構歷程。作者首先以登錄戶籍、擔負徭役與否作為依據,將中國王朝版圖内的住民分為齊民、化外之民、中間存在三種身分類型,並闡明三種身分間互為流動的特性。其次則聚焦於王朝收編邊際人群的過程,以及珠璣巷起源傳說的記載,指出 1381 年(洪武 14 年)實施的里甲制,是廣東地區非漢族群向漢族世界靠攏的關鍵。至此,作為永久性齊民及擁有漢族認同感的「廣府人」於焉誕生,成為漢族民系之一;里甲制也變成廣府人支撐其社會結構的基礎,以及區別我群/他者的重要基準。



    長期致力於地域社會研究的中研院臺史所兼任研究員施添福,則立基於「什麼是客家?」的問題意識,以〈從「客家」到客家(二):客家稱謂的出現、傳播與蛻變〉為題,向與會人士發表演說。作者首先就本貫主義、方言主義兩個面向,釐清「客家」一詞的意涵,並進一步探究「客家」稱謂的貶抑化過程。第二部分,則是分析中國客家差會的傳教士,如何結合方言與本貫主義,依據「客家」的社會文化特徵,鑄造「Hakka」一詞,一方面清除漢字「客家」蘊涵的賤義,使「Hakka 客家」轉化為具有高貴漢族屬性的意涵;另一方面則透過教育的傳播,使客家稱謂、概念和認同意識向民間滲透,並逐漸成為客家菁英標示自我認同意識的符號,以及客家方言群的統一名稱,從而建構客家的歷史圖像和社會文化特徵。

  

  

會議論文發表

  第一、二場次發表的四篇論文,以人群的移徙、交流及他者意象建構為主軸,分就中國西南民族及臺灣南島民族的例子,進行跨地域的比較分析。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民族社會研究部的塚田誠之教授,在〈中國西南地區的族群的遷徙與交流:以中國的壯族和越南的儂族為中心〉論文中,從三方面討論邊境民族因遷徙產生的文化改變。首先探究擬制親屬作為支撐社會秩序的體制;其次是交易、宗教與勞動力商品化,促成山地、平地共存關係的流動;第三則是共同的語言與生活需求,致使跨境同伴意識與關係網絡成形。期望藉由壯族、儂族之例,究明中國跨境民族關係的互動形式,以及當代民族識別政策下,群體成員對於文化、身分認同的轉變,進而探討邊境民族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王鵬惠則以《點石齋畫報》為文本,寫成〈「異族」新聞與俗識/視:《點石齋畫報》的帝國南方〉一文,透過文本分析,針對異族奇聞、野獸樣貌、粵猺與臺番之征撫等異己形象的描繪,剖析內蘊於報導之中的異族想像、文明禮教、道德意涵與國家意識,並進一步揭示畫報隱而未見的新聞時效與視覺政治特性。本文試圖說明晚清帝國如何藉由圖文印刷與傳播管道,傳遞南方異族的通俗知識,建構帝國臣民對於異己的共同想像與國族的認同。

  〈Basay 人群與生業型態形成的再思考〉一文,係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奠基於跨學科研究的成果,透過舊社考古資料與陶器分析,指出 Basay 人日常使用的陶器,是由宜蘭平原的噶瑪蘭人製造,透過雙方航海活動交換而得,企圖應用考古資料與近代文獻的族群紀錄,建立早期臺灣人類活動史的研究證據,進而探究史前文化類型命名與歷史初期以來人群稱謂的關連性。

  任教於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的潘繼道教授,則以〈近代東臺灣秀姑巒溪口的族群互動〉為題,運用《熱蘭遮城日記》、日人漂流記等資料,說明大航海時代以降,歐洲人在臺探金活動的進行,對於花蓮秀姑巒溪口阿美族人村際結盟狀況、交易行為、族群關係造成的影響;迄至清帝國實施「開山撫番」政策,國家力量進逼部落社會,族社勢力無法與之抗衡,造成當地原住民的傳統社會體制、生計活動與社群網絡,在十九世紀晚期產生重大改變。





  第三、四場次則以個案研究為主,由地域社群為主體出發,討論傳統社會文化遭逢國家勢力時的肆應之道,以及族群關係在地域整合上的意義。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施雅軒提出〈神聖空間的政治二元性:以清代六堆客家忠義亭為例〉一文,由空間的神聖意涵為面向,剖析忠義亭奉祀對象的特殊性。作者首先指出忠義亭具備的二元特性:「在地祭祀」與「內地崇拜」,前者係供奉歷代戰役中陣亡的六堆先民;後者則奉祀清代內地官員。其次,作者將焦點緊扣入祀官員的身分與治理作為,說明清代下淡水地區「官/民」社會關係網絡與官員獲祀之間的關聯性。本文引起與會人士的熱烈迴響,分就奉祀行為背後蘊含的政治意涵、地域人群交往圖像等面向進行討論,為議事掀起高潮。



  接著,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烈師透過〈地域或社群:苗栗內山地區聯庄體制的形成與變遷〉一文,比較苗栗三灣、銅鑼、獅潭、大湖四地的發展,藉以探究清代拓墾組織、隘墾組織、聯庄體制之間的演變與關聯性,以及地方社會發展歷程中,地理結構、國家體制、宗教社群三者間的關係。換言之,作者認為,地理環境的特性提供了人群結合的基礎;而人群的結群、分化與認同,則包含了拓墾組織、產業組織、祭祀組織、人際網絡等要素構作而成。

  中研院社會所特聘研究員柯志明則是將「界」視為國家與社會權力爭競的場域,在〈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一文中,將行動者區分為三者:(一)施行族群政治的中央政府(二)順應現狀、因俗而制的地方官僚(三)求取生計而互相掩護的民間秩序。其次是以乾隆年間岸裡地域為例,探討三重權力的相互掣肘,與「界」的游移、跨界中介者的存在之間有何關聯性。作者認為,從界外私墾、藉隘私墾、藉餉私墾到藉匠私墾的演變,反映了國家追求治安之方與社會求取生計存之道間的矛盾性,以及中央政府統治方針與地方治理實踐的落差。

  東京大學東洋史學博士李季樺發表的〈「化民成俗」:十九世紀末「臺俗」的形成——惜字慣習的推進〉,由三個層面探討惜字習俗在臺灣的生成過程:首先是國家力量、宗教信仰與惜字慣習發展的關連性;第二是書院、義塾、鸞堂等公共團體以「善行」概念推行敬惜字紙的活動;第三則是淡新檔案中具體事例的呈現。作者指出,國家中心透過由上而下的教化方式與法律力量,讓惜字勸化成為蘊於人心之中的道德規範,轉化臺人「尚武」氣性,建構「重文」的價值觀。

  



  第五、六場次的論文由「國家」的角度切入,探討日治時期以降,殖民體制在族群治理邏輯上的轉變,以及政治力的介入,對於臺灣原住民社會造成的影響。

  甫自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畢業的鄭安睎博士,根據史料記載與個人實地調查成果,針對日治時期臺灣的隘勇線推進工事進行分期,寫成〈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一文。作者對照官方理番政策,說明「生番地」納入國家行政體制的機制,並指出隘勇線具備「移動式番界」的特性,可用以區辨相異的人群與文化,成為「生番地」轉為「番地行政區」的基礎,以及官方興築理番道路的依據。這些實質的界線也成為當代臺灣原住民鄉鎮、村里之界,存續於臺灣的歷史與地理空間之中。



  相較於番地空間變化的分析,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的石丸雅邦教授在〈統合主義在蕃社:以日本時代頭目會和青年團為例〉一文中,則是透過頭目、番地青年團、警察三者關係的釐清,探討番社內部政治勢力變遷的歷程。作者指出,臺灣總督府藉由番地青年團的設立,佐以警察力量,利用團體競合的方式,讓國家指派的合法代理者——青年團——逐步取代既存的頭目制度或傳統菁英系統,破壞部落內部的權力結構,將國家意志推行於部落社會,促進理番政策的推動。

  由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詹素娟報告的〈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的身分變遷 (1895-1950)〉論文,則是結合空間與人群兩個面向,由國家行政體制的角度,探討政權轉換過程中制度的因襲,與原住民身分的結構的變遷。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採取「以地統人」的治理基調,確立殖民地臺灣的領域區劃及原住民人群分類概念;但在基層行政體制上,則採用「人/地」分離的治理作為,將理番事務交由警察系統管控。此種差序治理模式,將臺灣原住民社會的空間性與族群性分化為二,成為戰後國民政府以屬地主義框架區分原住民身分的基礎。

  以泛泰雅族群為研究對象的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王梅霞,則透過南投春陽部落三個家戶的例子,在〈從小米到茶葉:賽德克族的經濟發展〉文中,從「生產」的角度,探討全球化浪潮下部落經濟形態的變遷;並由文化能動性的觀點,分析當地社會與資本主義或世界體系互動的方式。作者指出,賽德克人重要的文化觀念——waya,是促使當地人積極結合外來知識與人際關係網絡,解決資金、勞力、技術問題的關鍵,而讓傳統文化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獲得延續。



綜合座談:歷史學與人類學的族群研究對話

  本場座談由中研院臺史所族群史研究群召集人詹素娟主持,邀請洪麗完、潘英海兩位學者,針對「什麼是族群」、「族群研究該如何進行」等課題及方法論,分就歷史學與人類學領域的觀察,進行跨學科討論。洪麗完以其個人研究經驗為例,強調現地考察的重要性,認為田野中的各種聲音可彌補史料文獻之不足;潘英海則由「族群、文化與區域體系」的角度,透過人與環境的互動機制、文化群互動互生的樣態、族群與文化接觸如何形構區域社會等面向,說明區域關係研究的可能性,提供族群史跨地域比較的研究視野。

  會末,主持人詹素娟感謝本次會議的發表人、與談人給予的諸多啟發,期能透過各領域學者的討論,讓「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的研究,激盪出更為多元、開闊的視角與議題。



回頁首

明清學人專訪


專題報導


回到第二十四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