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添福教授講演「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析」活動側記

主講人:施添福(臺史所兼任研究員)
與談人:詹素娟(臺史所副研究員)
主持人:洪麗完(臺史所助研究員)
講 題: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析
時 間:2011 年 2 月 22 日(二)下午 2:00-4:00
地 點:中研院臺史所 802 室




  前年甫從本院臺史所榮退,轉任兼任研究員的施添福教授,於2月22日與學界分享他最近研究的成果:「從『客家』到客家:一個族群稱謂的歷史性與地域性分析」。施教授德高望重,談笑風生,是場演講吸引許多研究人員與研究生聆聽。

  施教授本次演講,意在澄清清代臺籍客家移民地域社會的形成情況。透過執行「四溪計畫——中港溪計畫」,施教授深入了解清代客籍移民遷臺的過程,就此,提出對「客家」的再定義。

  究竟「什麼是客家」?施教授首先分析歷來研究者對「客家」的定義類型,點出為何客家研究從嘉慶十三年 (1808) 開始(或從廿世紀卅年代羅香林開始),至今仍然充滿盲點。他認為,現在「客家」一詞在界定上,具有「本貫主義」與「方言主義」兩個意涵。


  就歷史文獻來說,「客家」相對於「本籍」而言,指外來寄居、暫居的異鄉人,是泛稱,並非專指現今定義為「客家」民系的專稱。也就是說,中國歷代各地,都可能有「客」的概念與名詞產生,然而,此與我們所認知的「客家」民系,並不全然都有關聯。並且若就「本貫主義」而言,明清時期落籍於閩贛粵三省之交、現在被視為客家基本居地之居民,也應都是土著、本地人,因為只有從這個區域遷移出去,才會成為非本籍的「客家」。至於若用「鄉音方言」作為劃分的指標,此蓋有別於漢族其他方言群之專稱,也是我們現在所認定的「客家」。

  具有「本貫主義」與「方言主義」兩個意涵的「客家」概念,在清末開始匯流,雖都是漸向「方言主義」的定義轉移,但兩個概念長期共存、混用,遂造成認知落差,爭論亦隨之而起。因此,施教授研究的第一部分便試圖透過「客家」界定以解決相關爭議。方法上,則藉由分析中國歷代文獻中「客」的定義說明這轉移的過程。

  施教授講演的第二部分則透過中國、臺灣與南洋等地中西史料比對,試圖說明清末「客家」的指稱,由「本貫的泛稱」向「方言的專稱」的移轉、確立過程中,西方傳教士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他解釋道,由於「客」基本上是種他稱,傳統上有「客」、「客民」、「客人」、「客家」等多種名稱指涉「客家」民系,但「客」、「客民」與「客人」等稱法尚屬中性,而「客家」則明顯帶有貶意。比如說在許多方言中,蜑家、狆家等都是漢人土著對各的少數民族的蔑稱,在閩南語裡「客人」和「客人仔」、「外省」和「外省仔」也代表著這種價值判斷的對比。施教授從清道光以來各個不同西方差會 (Missionary Society) 傳教士對「客家」群體名稱的紀錄加以分析後發現,初時雖各有不同的稱法(拼法),但清咸豐之後西方傳教士便逐漸趨向以 Hakka 作為統一的名稱,其中以英國長老會的影響最大。有趣的是,「客家」原本是帶有貶意的他稱,經過了西方傳教士的「定名」,與他們對「客家」群體堅忍純樸的正面描述的「正名」後,卻影響了清末民初「客家」群體的自我認同。故至民初,不論是 1929 年謝廷玉 (Hsieh Ting-Yu) 的論文,或是稍後的羅香林,都產生了以「客家」作為自稱的認同意識與族群定位,並開始著書立說宣傳。所以施添福教授因此也認為,羅香林 1933 年的《客家研究導論》與後來的《客家源流考》(1950),「都是受西方傳教士的影響,在他們的基礎上,做回溯式的建構」。

  講演中,施教授花了較多的時間在描述上述「本貫主義」轉向「方言主義」的過程裡,西方各個差會對「客家」群體的紀錄內容,並進一步的分析其在中國傳教的方式,從中得見西方差會如何建立各個教區層級的傳道系統,及其教育系統的運作情況,希望藉此深入研究核心,加強分析的力度。

  講論會的評論人臺史所詹素娟教授打趣地預言道,施添福教授的這份客家分析與定義的論點,勢必為學界投入了顆「震撼彈」。然後她表示施教授分析中國傳統的客與客家的方式,是用「本貫主義」與「方言主義」等屬於制度性與社會性之分類模式,不過在探討兩者於清末合流,透過西方傳教士塑造客家的定義並給予轉化的部分,太過注重傳教士之註記、鑄造等外部的形塑成分,而未深論徐旭曾於嘉慶廿年 (1815) 提點出「客人」觀念之後,客籍知識分子內在形塑的過程。再則,於傳統「客」為泛稱的情況下,為何只有廣東地區被定位成「客家」,而持有相同語言文化的閩西、贛南等客家來源地卻沒有?這是否與清代科舉的學額有關?因此詹教授認為,施教授在西方傳教士形塑客家定義給予轉化的外部論點,還有待深入的引證,並建議可以多注意客籍知識分子自我認同等內在裡路等層面。



  與會學人也在會上提出各種討論意見:黃富三教授表示,「血緣」因素或許也是客家的來源及內涵裡重要的一環;社會所柯志明教授則提出「客」從相對的概念,到 19 世紀時成為絕對的概念,這又是否為一建構主義或本質主義的問題?林文凱教授發言則提出基督教傳教與客家之間的關聯;張隆志教授進一步向施教授提問,他想知道施教授在釐清客家定義之後,於現時的學術研究上,是否會有關鍵的突破或根本的影響?而主持人洪麗完教授也提出既然「客」是泛稱,則歷史上是否有其他「客」族群形成的情況?

  最後,施教授與洪麗完教授、詹素娟教授均強調,由於施教授整篇文章並未完成、本場講演也未講完,所以施教授此次的講論只是初步的成果發表,最後完整的論述會在今年 9 月臺史所舉辦的研討會發表,屆時再請大家來討論指教。







回頁首

回到第十七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