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志教授演講「宮闈燕閒:貓在明人筆下的一個生活側面」紀要

 
講題: 宮闈燕閒:貓在明人筆下的一個生活側面
書名:
主講人: 謝忠志教授(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李仁淵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總結人:
召集人: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8 年 9 月 27 日(四)下午 3:3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大樓 703 會議室
撰寫人: 王莛(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8/09/27
 

  謝忠志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持人李仁淵教授在開場時表示,動物史是近期開始受到關注的題目,然目前所出版之書籍內容多聚焦於狗,如日本有探討狼(犬科)、忠犬等相關研究,較少關於貓的討論。謝教授本次演講「宮闈燕閒:貓在明人筆下的一個生活側面」,即透過爬梳明代的文集、筆記,分析宮廷當中的貓以何種方式呈現在這些資料當中,並分為起源(貓進入人類生活圈)、貓種、貓名、貓與生活習俗,以及貓的飼養(以宮廷豢養為例)五部分講述。

  演講伊始,謝教授首先說明,明代時人累積了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出版許多綜合性與專門性的動物學著作,如楊慎《異魚圖贊》、黃省曾《獸經》、陳繼如《虎薈》等。然而,貓的專著如王初桐《貓乘》、黃漢《貓苑》等,卻直至清代才出版,此二書也成為今日學者們追溯貓的歷史發展、分析種類的重要依據。目前埃及已有證據,可證明貓與人類早在七千多年前便已一起共同生活,金字塔內亦有貓的壁畫與木乃伊,古埃及文甚至以「Miu」為其命名。而中國早期社會的人類起初與貓產生聯繫,則是因「迎貓為其食田鼠也」,看重其實用價值,貓自此逐漸進入人類生活。

  謝教授指出,明代士人多主張中國不產貓,是由印度與泰國兩地進貢得來,此部分還有待商榷;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印度、暹羅二貓種,迄今仍為著名品種。另外,貓名的由來,是因鼠類害苗,而貓能捕鼠,「故貓之字从苗」;貓的異名頗多,其中以烏圓、蒙貴與貍奴等稱呼較常為明人所用。值得注意的是,蒙貴一詞在明代時已備受爭議,透過「捕鼠善於貓」、「類貓而體型大」、「捷於貓」等特徵的比較,明人已知真正的蒙貴是一種與貓體型相似,但實為猴類的動物。謝教授亦統整各類貓名,列出「貓名考異表」,區分貓名的不同之處。

  貓的種類繁多,挑選佳貓自然也成為一門學問。戰國時期已有鑑別牲畜的技術(如相馬、相狗),但明代並未有相貓法,因此明人依據自身經驗寫下一套相貓準則,利用身型、毛色、口坎(指上顎四周的橫突紋)三種地方挑選,認為身形應「金睛、短身、虎面、亮聲」,毛色全色純黃、白與黑者為最佳,口坎則有「三坎捉一季,五坎捉二季,七坎捉三季,九坎捉四季」的說法。另外,謝教授亦談及養貓時須注意的事項,諸如餵食、生病或亡故等因應方式,並指出因各地區文化不同,使得貓在某地區被視為富貴象徵,但在別地方卻被視作禁忌,甚至若有貓出現必殺之,避免不幸之事發生。

  接著,謝教授論及貓進入宮闈的兩種方式,一為外國藩屬的進獻,二為民間地方的上貢。民間每年各地都須進獻歲進、歲辦與歲造,貓與貓皮也在歲辦的項目內。謝教授略舉部分地方府縣獻供貓皮的數額,因貓皮不具珍貴價值與保暖功效,多製成飾品或用以毛筆。

  至於藩屬國進獻的貓,則多挑選具特殊性與珍稀處的品種。其中「獅貓」最受明代的皇室貴族、官宦仕紳及賢淑仕女青睞,在其推波助瀾下,朝野養貓蔚為風尚。獅貓就是今日的長毛波斯貓 (Persian),身大、長毛、蓬尾為其特徵,由暹羅輾轉傳入,在宋代已是皇室的寵物,亦成為炫耀財富的表徵。其中,對世宗愛貓的生活軼事記載最多,甚至熹宗時更設立「貓兒房」,專門伺候愛貓,並立官位、名封,一生備受尊寵。

  然而,宮廷養貓、寵貓的行為看在明人眼中,卻認為此事具兩種潛在威脅:一、阻滯後嗣繁衍。因貓生性喜愛跳躍,往往造成嬰孩過度驚嚇、抽搐成疾而早夭;二、虛耗宮廷財政。若以年度計算,貓隻食用豬肉超過一千五百多斤,獅貓甚至以炙燒豬肝為食料,手續、花費皆十分繁複;孝宗時期當年地方屢傳災傷,光祿寺卿胡恭等建請減省飼料以寬民力,但孝宗僅取消了犬隻食料,其餘仍舊。另外,宮貓因其環境優渥而不捕鼠,造成犬亦不吠盜,當時謝肇淛便呼籲應正視豢養宮貓的偏執現象。

  演講結束後,中研院史語所祝平一教授補充,相六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動物本身的特徵,另一種是動物對人的影響,他好奇是否有資料記錄若貓具有哪些特徵(如黑毛白腳底的貓),飼養了會影響人的命運、帶來災厄?另外,如果貓生病了,治療的方式是否和人類一樣利用穴道治療?又是否有繪製動物經絡的圖像資料?謝教授回應,相貓主要仍以挑選貓為主,但日子、時辰皆有規範;至於是否會影響命運,謝教授表示如湖廣有「貓來孝家」的說法,但對於是否會影響個人疾病甚至死亡的部分則較少著墨;對貓的治療方式,在《本草綱目》和部分小說均有提及,但篇幅不多。祝教授推測,當時明人養貓不注重治療,可能是因為貓生病後便直接將其丟棄,無須治療。

  李仁淵教授也針對本次演講提出見解,認為謝教授將文獻整理得十分仔細,能見其用心,但並未有一個明確的主題論述,看不出貓在歷史上的變化,這樣的資料陳述若淪於明代百科全書,實為可惜。另外,李教授建議謝教授可參考祝教授的意見,將人與貓的關係作為研究主軸,甚至擴大議題範圍,將六畜和非六畜的動物做一比較,便能更深入看出牲畜與寵物之間的差異,以及人對於動物的不同分類及看法。

  謝教授總結,今日演講僅為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另部分包含人、貓相處的生活情形,以及貓帶給明人的啟示等方面,礙於時間關係無法多加詳述,並感謝與會學者提供的問題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