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何威萱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周敘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侯潔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6 年 3 月 12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張雅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6/03/12
 

  2016 年第一次「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討論會於 3 月 12 日下午二時,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何威萱、教育部補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周敘琪、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侯潔之報告論文,共 12 人出席。茲將三篇論文提要與討論要點分別摘記如下:

  何威萱教授〈《道一編》三種脞論:版本異同及聶豹的刪削情形〉一文,考察明成化、弘治年間著名學者程敏政 (1445-1499) 的重要著作《道一編》現存三種版本的異同。《道一編》以文獻考據的方式論證朱熹 (1130-1200)、陸九淵 (1139-1193) 二人學術思想「早異晚同」,於明代中後期頗具影響力。論者或謂王守仁 (1472-1529)《朱子晚年定論》取材於斯。目前可見的《道一編》有三種版本,此三種版本卷數、內容均不一致,若未清楚梳理,恐有礙對程敏政乃至王陽明的理解,亦無法正確認識明代中期和會朱陸的論述。經何教授考察,可知「李信刻本」為弘治三年 (1490) 的程敏政原本,「李汛刻本」應為稍後之重刻,二者均為六卷本;五卷本為嘉靖七年 (1528) 陽明後學聶豹 (1486-1563) 於福建巡按任上所刊,除刪去原書卷一之外,更刪削了書中部分內容。刪削的內容與聶豹當時對尊德性、道問學問題的看法頗趨一致;而經此刪削,五卷本旨趣已與程氏原書不同。

  何教授目前正從事《道一編》的點校工作,此文擬作為點校本出版時的序論。與會學者認為此文在版本考校、推論等文本內部研究方面做得十分細緻,但也建議可更多說明版本比對結果的意義為何,以及《道一編》在明代出版的影響力。另外,在探究聶豹刪削的原因時,除了考慮聶豹以自身學術觀點為判準外,可能還有其他社會及政治因素。而「為何刪削」此一關乎「意圖」的問題是否可能說清楚,也值得再加思考。

  周敘琪博士〈明清家政的知識概念及其涵義〉一文指出,明末清初的家政書植基於作者實際經營家務的經驗,書中對於「家」的構想,表現出「同居共財」或「同居共爨」的家庭型態。這種生活共同體不僅有血緣親屬,也包含非血緣親屬的「家人」(家僕)。家務管理的領導階層除了男性家長,家長之妻在禮法上及現實生活裡所掌握的家中事務執行權,也是一種重要的權力。家長作為名義上最高尊者,在無法親自執行家務時有家務代理人,妻子以其最親近之地位,長子為家長外年紀最長的男性,最常成為委託家務的人選。家政書的取材,主要來自「居家必備」類書、農書中的農業耕作技術和農事經營知識;以及輯錄前人管理家務的知識,並在作者對「家政」的定義下重新整編。明末清初家政書最突出的內容就是家庭資產的經管增殖,不僅占了絕大部分,且列於優先首位。有別於明代以前家訓類文獻中的家務管理論述,宋元時期的治家論述強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價值觀,對治生方面的著墨較少。

  周博士榮獲教育部 104 年度 HKR「博士論文改寫為學術專書計畫」獎助,本文在過去數篇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重新改寫,擬列為專書之第一章。與會學者提出幾個問題與建議:一、對於明清家政知識的具體內涵與特殊性,可加強論述。二、注意個案的差異性,以及這些不同的個案分析結果要如何連結至同一概念。三、各部家政書具有不同的讀者對象,導致內容呈現各有偏重,需思考選取作為「明清家政學」個案的代表性。四、明清一些未以「家政」命名的書籍,實有類似的內容,需更多思考史料的選擇。

  侯潔之教授〈從「致知」到「知止」:從黃久庵艮止思想論《大學》的轉詮意義〉一文指出,陽明歿後,王門後學逐漸將工夫重心由陽明即用見體的路數移轉至本體的直契,復加以龍溪以無為宗之說的推瀾,「致知」在內返的工夫中日漸失落了實行義。久庵從救弊意識擴大為對陽明《大學》詮解系統的反省,轉而在孟子義的詮釋甬道上徵諸《易》、《書》、《詩》,從儒家經典強調「盡性盡倫」的共性,以及「講求身心實學」的詮釋前見的交互作用下,轉以「知止」作為《大學》宗旨。他以艮止義處理心體內容、體用等命題,從止之所在於至善、在於體用俱全,力證本體有而非無。在「知止」綱領下,他從艮合內外的模式統貫格致關係,並提出「格物為致知功效」的新解,一方面肯定本體工夫上的優位性,一方面規約致知向外落實人倫的工夫走向,試圖在朱、王學求外與務內之失中,另闢以心地工夫為本、以實學為實踐導向的新途。在思想意義上,儘管久庵於經典解讀與理論建構仍有未臻圓熟處,但是他以艮止為中心所構成的解釋系統,在義理上表現出鮮明的致用性格,以「知」攝「物」的解釋,也使得知、行在知、物關係的重整中更為密合。他以艮止義注入「致知」以強化人倫價值的做法,對明末的王學修正運動,以及清初實學提倡的轉進,可謂具有先驅的意義。

  本文討論的是心學內部重心轉移的論述與發展,與會學者咸認為論文較專門,閱讀不易,另提出討論的問題與建議有:一、從義理上可推演出黃久庵在明末王學與清初實學之間的開展,雖是關乎思想史的重要議題,但推論可能過快,清初經世實學尚有其他脈絡。二、對於黃久庵思想在明末心學多元發展中的角色,以及在經學體系中的位置,可再多加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