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研究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何淑宜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副教授)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104 年 9 月 25 日(五)下午 4:30 至 8: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
撰寫人: 吳冠倫(科技部計畫專任研究助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
刊登日期: 2015/09/25
 

  2015 年第四次「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討論會於 9 月 25 日(週五)下午四時三十分,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何淑宜、國立交通大學人社系副教授張藝曦報告論文,共 11 人出席。

  何淑宜教授提出討論的論文是〈明代中期台州府理學家與地方歷史的編寫:以謝鐸為例〉,文章摘要如下:

本文以明代成化、弘治年間浙江台州府理學家謝鐸 (1435-1510) 主纂的《赤城新志》為討論核心,旁及他所編寫的地方人物傳記,以及他跟友人合編的台州 府士人詩文彙編等資料,探討理學的因素對編寫一地歷史有何影響。如前所述,南宋時期的地方志已發展出注重人事活動記錄的傾向,《赤城新志》即是如此,不過謝鐸編寫方志時是否只是沿襲這個「傳統」,或是別有一番看待台州過往與現在的方式和用意?謝鐸在鄉里所從事的修志、編書等文化活動並不是單一個人的行動,而是結合友人一起進行。因此,本文雖以謝鐸為研究核心,但重點並不在討論理學家謝鐸的生平與思想,而是期望以個人為引,連結個人與群體、個人與地方,嘗試勾勒明代中期理學思想與地方社會互動的樣態,以及這樣的互動如何影響時人對地方歷史的理解、闡釋。

  與會成員對本文提出了一些問題:文章前言和題目與全文探討謝鐸編纂《赤城新志》為主的內容,不太搭調。何教授認為謝鐸編輯志書受到理學所強調的倫理秩序影響,與會成員對此討論最多,認為謝鐸的理學色彩並不特別強,如何界定其編纂《赤城新志》是出自於個人關懷的問題?還是基於理學思想?如何界定理學思想和選取標準?謝鐸編修方志時,人物取捨的標準是什麼?另外,與會成員建議,將謝鐸編修的地方志放在明代方志史的脈絡中討論,例如可以與明永樂十年公布的「纂修志書凡例」做一個比較,應可有更多的討論。或者考慮選擇探討明代台州府理學家地方書寫的主題,將謝鐸作為其中一個個案。

  張藝曦教授提出討論的論文是〈明中晚期江西文學社集活動及制藝發展〉,文章摘要如下:

關於明末文人社集的研究,過去較偏重在江南一帶以復社為主的活動,而對江西的社集注意不多。明末江西參加制藝社集的士人,主要目標固然是練習制藝以考取功名,但又不止於此。如陳弘緒,他頗有一種以文章來重新維持世風世教的抱負;如涂伯昌則明言,自王守仁倡隆聖學以後,人既明理,不再能蒙翳不達,彰顯文人的自我期許。這篇文章以江西為研究範圍,主要想討論:明中期以來,詩文結社及陽明心學的講會皆頗為流行,但制藝文社在明末取而代興,三者間的勢力消長,以及制藝文社如何在此競逐中勝出?以上均是本文想處理的問題。

  與會成員咸認為本文對於明末江西社集、人物網絡的整理有重要開創的工作,但也提出若干建議,包括:目前僅有社集的組織和人脈說明,未觸及作品和文學主張,似應考慮增加篇幅,對江西社集的文學主張進行說明;文章出現的人物太多,可做圖表,讓讀者容易理解人物之間的互動關係;文章的章節安排有些紊亂,譬如小節就有十個,這樣的論述架構,讓讀者難以理解文章推論的過程等。與會成員也對張教授提出建議,可以針對文社、詩社,做概念性的說明,讓不熟悉文人社集研究的讀者,有個背景知識的補充。張教授也說目前學界有一種「江南以外,沒有地方史」的風氣,以至於其他地區的地方特色變成江南的註腳。雖然江西在明代文風興盛,但學界普遍對江西了解不夠,這也是本文書寫的困難之一。另外,雖然晚明社集興盛,但作品大多未傳世或亡佚,此也是研究面臨的困難。不過,此文是專書稿的一部分,且是初稿,未來將會繼續根據大家所提供的建議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