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高瑋謙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助理教授) 黃信二教授(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黃瑩暖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主持人:
總結人: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與談人: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4 年 8 月 28 日(四)下午 3: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生)
刊登日期: 2014/08/28
 

  高瑋謙教授〈王門二溪工夫論型態之比較〉一文,旨在從工夫論的形態來比較王門二溪思想之異同。王龍溪與羅近溪並稱王門「二溪」,兩人皆主張「見在良知」說,也都強調「無工夫之工夫」,但表現出來的思想型態卻不同。根據黃宗羲的評論:「龍溪筆勝舌,近溪舌勝筆」可知,龍溪文筆比口才好,而近溪口才比文筆好。然而僅僅依據這兩句描摩兩人才性的評語,似乎很難窺知彼二者在思想型態方面之異同。對此,牟宗三先生嘗評論道:「如果以羅近溪與王龍溪相比,王龍溪較為高曠超潔,而羅近溪則更為清新俊逸,通透圓熟。」這樣的說法似乎已勾勒出二者思想風格的差異,但是具體的內涵又是什麼呢?目前學界對於王門二溪思想之比較研究,似乎仍停留在類似上述簡括評論的階段,至於關於二者思想形態之比較研究則未見。這對於了解王陽明之後兩個最重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彼此之間思想同異,不能說沒有遺憾。因此,高教授此文擬從工夫論的型態來比較王門二溪思想之異同,冀能彰顯陽明後學義理開展之豐富與精微,而使整個陽明心學譜系有更清楚而深入的理解。

  與會者提出關於儒家圓教理論如何建構的問題?高教授指出,王龍溪與羅近溪可分別代表儒家圓教理論之兩種不同型態,前者屬於分別說型態下之圓教理論,後者屬於非分別說型態下之圓教理論。此一觀點尚待進一步證成,值得繼續深入探究。

  黃信二教授〈《論語》中「天」概念的宗教性之轉換分析〉一文,首先討論牟先生以道德形上學解釋儒學之宗教性,並堅持此種宗教性是既超越又內在之說是否合理。在高教授看來,此觀點與西方的超越性完全不同,西方是僅超越而不內在。且牟先生此種觀點並不為西方學者郝大維與安樂哲所接受,他們認為牟先生在分析「天」的內在性特點時,都強調了天、人的不可分割性(天人合一),但就超越指獨立不依而論,他們的觀點似乎是不恰當的。此一爭議的關鍵點即是雙方對「超越性」內涵的不同界定,即儒家並非如其以「獨立與不依」看待超越的意義。

  與會學者提出,文中提及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李明輝教授的觀點,是否真為牟先生原意?李教授言:「新儒家學者並非(如西方)在『超越性』與『內在性』對立的二元架構下使用『超越性』底概念」,「他們只是借用超越性與內在性這兩個概念來詮釋儒家思想」。但在郝、安觀點裡,孔子的「天不是生出、哺育獨立(超越)於自己的世界的先存的創造原則,而是自然發生的現象世界的一般表徵,天是完全內在的」。同時亦分享其習讀牟先生作品心得,認為牟先生不僅以超越講「天」,亦以超越講良知與性善。但亦有學者認為良知是發用流行,故應是內在,而非超越。

  黃教授則認為,在理解前提不同之情況下,吾人談論儒學之宗教性時,即必須精確地理解超越義是屬於郝、安心中僅屬完全內在而不超越類型,抑或是當代新儒家既內在又超越的類型。黃教授指出依據《論語》中諸多文本內涵的分析,他個人較贊同牟先生的觀點;然而,由於「超越」(Transcendence) 概念屬中西文化共同使用之詞,因此容易形成誤解。另外,由於「外在超越說與內在超越說,並不是可以一刀切開來的兩種學說」,為避免造成更多爭議,故以「終極義」與「命運義」兩種屬性為分析宗教性的架構,用以詮釋儒學的天道思想。

  與會學者提出,牟先生曾說儒學之「天」乃在一神論與泛神論之間,但其泛神論又不同於西方泛神論。儒家的宗教性是既超越又內在,此點可從康德的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來分說超越與內在兩事可知;思辨理性要肯定上帝是不可能的,故實踐理性有其優位性,要求踐仁以知天。另外,也有學者補充,文中所引許慎《說文》一書論「天」觀點應屬可靠的,許慎不只有文字學能力,亦屬有義理分析能力者。

  黃瑩暖教授〈朱子「心」義的再探討——當代詮釋的反省〉一文,說明當代學者對朱子思想中「心」的屬性有「形而下的氣心」、「非理亦非氣」、「理與氣合」等諸多看法,以是對於朱子之「心」是否具有道德心體之義,亦有爭議。近年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楊祖漢教授從文獻證據提出朱子之「心」是「理與氣合」的說法,是從朱子「心具理」之說論證「理」是在「心」中起作用,因此具有道德心的意涵,非僅為形而下的氣心,並以此來修正牟先生之說。黃教授肯定楊教授之說,並通過對牟宗三、唐君毅、陳來、吳震與楊祖漢等人觀點的討論,認為在證成朱子之心具有道德心義之外,或許應更深入論究朱子「理與氣合之心」,及其具有道德心體義的論述之間如何整合的問題,同時應再簡別「理與氣合之心」(朱子)與「心即理之心」(陸王)在道德理論脈絡上的差別,此亦關涉朱子心性工夫論詮釋的重建問題。

  與會學者認為,目前對於朱子心性思想的研究,宜對其道德本心含義、道德動力根據加以肯定,並進一步對朱子窮理主張中「心如何通過對理的了解以達致真知」加以證成。另有學者認為,關於朱子「心」義,目前眾議紛說,亦各執己見;大抵而言,可以有「性之郛郭」與「理氣合一」兩種看法,此二者在朱子文獻中皆有證據。最後,有學者提出,在朱子「心本具理」與「必須通過格物以使心對理有進一步的了解」兩者之間應如何理解?楊教授近年突破牟先生對朱子論斷的研究成果,即是借用康德之道德形上學理論,當中以朱子「心本具理」相當於常人對道德的理解,而「格物窮理」則是由道德的「常知」進到「真知」(道德形上學的理解)的歷程,以此證成朱子「格物窮理」非僅為橫攝認知,而是真能使人成聖成德的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