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的文化交流與知識生產」學術座談會紀要

 
講題:
書名:
主講人:
發表人:
報告人:
主持人: 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總結人:
召集人:
與談人: 孫衛國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島尾新教授(日本學習院大學人文科學研究科教授) 陳彝秋教授(南京曉莊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 黃立芸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助理教授)
主辦單位:
網址連結:
與會者:
時間: 2014 年 10 月 6 日(一)下午 2:00 至 5:4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簡凱廷(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刊登日期: 2014/10/16
 

壬辰倭亂中的中國將領

  孫衛國教授的講題是「壬辰倭亂中的中國將領」,以中朝史料中兩個不同形象的楊鎬為個案,談「從周邊看中國」的重要性及其省思。孫教授指出,歷涉「壬辰倭亂」的明朝將領楊鎬,在中朝史料的記載中不僅詳略不均,其評價也有天壤之別。經過詳細的史料比對分析,孫教授認為,中國、朝鮮對楊鎬的評價之所以產生落差,原因在於:其一,中國古代對於周邊國家史料的認識,失之粗疏;其二,與中國傳統史學對於人物評價的態度大有關係。楊鎬在薩爾滸之戰大敗,最終被正法,編修《神宗實錄》的史官基於自古以來「蓋棺論定」的評價標準有所貶斥,從而造成他在中國歷史中的負面定位。

  孫教授以此為例指出,進行中朝史料之比勘時,即使如「壬辰倭亂」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朝鮮方面的記載大多更詳細亦更接近真實,然而一旦發現雙方記載有所出入,不能就此便認定朝鮮史料正確。反之,朝鮮對中國王朝內政的記述,雖有赴中國的使節親見耳聞的記載,然不免道聼塗說,因此需要利用明清史料加以比勘,以剔除謬差。尤其重要的是,當研究者「從周邊看中國」的同時,也該有個「從中國看周邊」的視角,因為兩者皆有其侷限也並非絕對。關鍵在於要以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運用多重史料,採取多重視角,才可能更加趨近真實,還原歷史真相。

使臣與明代中朝文學交流——以玉河館時期為中心

  陳彝秋教授演講的主題為使臣與明代中朝文學交流,以朝鮮使臣在北京玉河館的活動為中心,考察其文學交流活動。內容分成三個部分:一、使臣與玉河館管理人員的文學交流;二、使臣與明朝官民的文學交流;三、朝鮮使臣、明人彼此對中朝文學交流的心態。陳教授指出,明朝官方對中朝士人文學交流的態度冷淡,有著自古「人臣義無私交」的心態。此外,亦以文化宗主國自居,在文學與文化交流場域中盡顯優越與傲慢的心態。反之,朝鮮官方卻高度重視彼此文學交流,從《皇華集》書寫傳統的建構,可看出朝鮮官方在文學上投映的是小中華意識。

  陳教授總結說,受文化宗主國意識的影響,明朝官方的身影在朝鮮使臣居玉河館期間的文學交流中缺席;加上使臣、明朝官員受「人臣義無私交」觀念支配,雙方對文學交流抱持著相當謹慎的態度。基於朝鮮使臣的應酬與功利心理、明朝官員與士林的文化自矜心態、玉河館頗為嚴厲的門禁制度等種種因素,使得此一時期中朝文學交流遠不如太平館時期那樣熱烈。從此時期朝鮮使臣與明朝官員、士子、百姓間文學交流情況的考察中,可以看到使臣的交往對象多以玉河館官吏及其親眷、極少數相關的明朝官員,以及曾經使東之明使及其從人為中心。這些人之中,較少有精於詩文創作者,這不僅使朝鮮使臣難以對明朝的整體詩文創作水平做出客觀評價,同時也不利於雙方更進一步的深入理解,不能不說是東亞漢文化圈文學交流史上的一個遺憾。不過,此時期的中朝文學交流依然表現出一些值得關注的特點,除了人際間的詩文酬答之外,書籍的贈受、貿易與交流亦是不容忽視的文學交流方式,值得就具體的個案做更為深入細緻的研究。

水墨表現の比較——中國と日本

  島尾新教授講題是「中日水墨畫比較」。島尾教授認為過去臺灣較少討論室町時代的水墨畫,此次以「渡唐天神像」為例,討論此時期中日水墨畫的傳播與接受。繪畫文化過去多由中國單方面傳入日本,少有相反的例子,「渡唐天神」即為中國式的天神像,然而其傳播卻有著從日本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日本的流轉過程。「渡唐天神像」其中一個版本是東福寺圓爾的版本,這個版本最後成為「渡唐天神」的基本形象。

  此時期是日本僧人前往中國留學的主要時代,渡唐天神畫像因而呈現出中國化的傾向。渡唐天神畫像造型一般是仙冠道服,然而頭頂的寶珠則代表了佛教元素,頗為有趣。因遣明使西渡中國,促使了中國地方畫家也開始創作渡唐天神像,此可以寧波文人方梅厓為代表。方梅厓活動於明嘉靖時期,並非高階文人,但在地方上頗具名氣。他所繪製的渡唐天神更像中國人,如著履以及具備道教神明形象,但整體仍與日本渡唐天神像相似。當時在寧波店舖所販賣的渡唐天神畫,並非廉價商品,訴求的主要消費客群多為日本來的遣明使。

  島尾教授最後總結指出,日本神祇在中國以中國化形象出現的情形很特別,而中國所畫的天神像傳回日本的過程更值得進一步探究——中國繪製的天神像在日本形成新的天神形象版本,從而出現了日本人繪製的中國風渡唐天神像。在渡唐天神畫像的中日傳播流轉與形塑過程中,我們當注意的不只是物的流轉,更當措意文化意念及概念上的互動與交流。

圖像的生產、媒介與傳播——以十七、十八世紀中琉花鳥圖像為例

  黃立芸教授演講主題為圖像的生產、媒介與傳播,以花鳥圖像為例,聚焦於親至中國的琉球宮廷畫家的中國經驗,考察十七、十八世紀中國與琉球的花鳥圖像之流傳與衍生。其中包括了師從中國花鳥畫家孫億的琉球畫家吳師虔(山口宗季),旁及其弟子殷元良(座間味庸昌)的花鳥畫。孫億的花鳥畫即是透過琉球傳進日本,從而受到當時日本貴族和武士的賞愛。黃教授藉由作品和文獻史料的分析比較,探討花鳥圖像在不同區域、文化間流傳時,風格、圖像及意涵所產生的異同,進而重新檢視十七、十八世紀中琉花鳥圖像的發展,以及在東亞繪畫史上的定位與意義。

  演講最後,黃教授提出關於琉球繪畫的幾點思考與展望。清代陳文述《畫林新詠》有一段話論及琉球繪畫:「琉球國畫大致與日本相似,而賦色稍為清疏,曾於李墨莊兵部齋中見之,蓋其出使時所得也。」這段話概括出中日琉三方繪畫交流的片貌,黃教授從而指出可從中國、日本、琉球三方視角的交互審視中,重新思考琉球繪畫的主體性與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