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何淑宜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10 月 13 日(六)下午 2:00 至 6: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陳胤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近世儒學工作坊於 10 月 13 日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一樓會議室舉辦第六次論文發表會。本次討論的兩篇文章,亦在十月底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

  第一篇為何淑宜教授的〈清初河南理學對治術與地方政治的議論〉。該文以康熙年間的幾位河南理學家為主軸,探討當時的兩種文化現象:理學家對外界批評理學空疏、不切實際的回應,以及清初官方的政治意識型態與理學思想之間的互動。何教授認為,透過對河南幾位理學家的觀察可以看出,上述兩種現象是相交疊而不可分的。文章主要分成「理學與舉業」、「祠廟興復與地方治理」與「理學家知縣」三節。何教授先舉了竇克勤及耿介有關舉業與理學的論述,說明當時河南的部分儒者對於出仕已經沒有心理掙扎。接著,又舉張沐為例,說明他與知縣楊廷望對上蔡古蹟重建所做出的貢獻。最後,又以許三禮、李來章兩位知縣為例,看他們如何利用文治武功來達臻在地方政治上移風易俗的理想。

  第二篇是呂妙芬教授的〈儒門聖賢皆孝子:以家庭人倫為主的儒學成聖工夫〉。呂教授發現,晚明陽明學代表自我意識的高峰,而明清之際理學論述中也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對個體性不朽的重要,此似乎未必與家庭人倫有關。然而,明清之際理學對於陽明後學及佛道二教的批判強化,則又有強調家庭禮法的現象。以此,論文主要探究:明清之際的儒學思想是否具有某種屬於個體追求與家庭責任之間的張力?若否,儒者又是以何種論述將個人與家庭,仁人與孝子緊密聯繫?論文分兩大部分:一為「家庭倫職與成聖工夫」,一為「自古無不孝之聖人」。前者匯集了明清儒者關於家庭及人倫對於儒學成聖工夫之重要性的論述;後者則考察明清學者如何從孝的角度來描述儒門聖賢。

  與會學者對兩篇文章皆提出有益的建議。以何教授的文章而言,選擇「河南」是否有特別原因?「理學家」的定義尚不明確,尤其從重視舉業這點來看,竇克勤與耿介和一般理學家更重視心性修養的思路顯有不同;何以他們對舉業持正面的態度?這都是值得進一步探究的問題。至於呂教授的文章,與會學者普遍認為,該文前言論述過於宏大,未能切實指出個別思想家言說的背景及用意,結構不是很清楚。對於上述意見,何教授表示會思考如何重新書寫舉業一節;呂教授則指出論文主要從檢視當時理學論域 (discourse) 的方法進行研究,無法照顧個別儒者思想的脈絡,不過文章結構確實不夠清晰,會聽取意見著手修改。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