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商民損失檔案的介紹與新的研究課題 (1917-1925)
報告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17 年 11 月 10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由中研院近史所賴惠敏教授主講,講題為「商民損失檔案的介紹與新的研究課題 (1917-1925)」茲將內容摘要如下。

  賴教授首先說明,報告主要分成商民貿易的背景和記載損失的檔案,並進一步透過檔案,提供可以再細緻發展的課題與想法。俄國於 1897 年實施金本位政策,商人購買俄鈔〔盧布〕獲利頗多,然 1917 年 3 月俄國第一次革命後,旅蒙商與旅俄商因俄鈔貶值,遭受鉅額損失。受俄國革命的影響,1921 年蘇赫巴托、喬巴山於庫倫成立兩個地下革命組織。1921 年 3 月 1 日,蒙古革命分子在恰克圖舉行會議,稱為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一次代表大會。蘇赫巴托帶著 700 名士兵,攻佔恰克圖的買賣城,18 日買賣城被佔領。商人的店鋪遭燒毀、金銀財物被搶劫,損失慘重。蒙古獨立後,與蒙古的交涉事務轉由外交部管轄;俄鈔貶值的問題也屬於外交部。近史所檔案館藏《外務部》、《北洋政府外交部商務檔》,從 1897-1925 年約有二百多件檔案,每件檔案包含各地區商號資料多輒上千筆。其他相關記載,如商人向外交部呈請蒙古降低稅率問題、個別商人盧布損失的清冊,以及各省商民損失的總冊等材料可供利用。藉此,賴教授亦順便提出,隨著研究課題進展,資料建置雖已經開始,但後續若要變成可供研究者利用的資料庫,尚需一定加工,故此課題需更多人一同努力。

  接著賴教授介紹有關盧布之研究,運用晚清民國期刊網可找到相當多的研究。舉例來說,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一書提到 1900 年以後,俄國在東北付出五億到六億盧布,主要是建築中東鐵路的費用,因此盧布在東北廣泛流通。1902 年俄國軍隊撤隊後,盧布的信用動搖,持有盧布者紛紛兌成現銀。日俄戰後,盧布的流通範圍大為縮小,僅限於哈爾濱、黑河、滿洲里。據估計清末在東北的盧布約有兩、三億,可能大部分在銀錢業的庫中,做為錢票發行準備金,實際流通大約五千萬元。另外,譚桂戀討論盧布在滿洲廣為流通,是中東鐵路另一項政治績效。中東鐵路修築期間,道勝銀行於哈爾濱設立分行,發行盧布。1903 年,中東鐵路通車營運後,盧布在哈爾濱及鐵路地帶流通,進而成為滿洲的強勢貨幣。至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滿洲的流通量已達一億。1917 年九月,北滿的流通量更擴增為四億。1925 年,外交部彙整全國各地盧布的損失,約四十四億元。民國財政一年歲入和歲出預算不過兩億左右,俄鈔等於損失二十年的國家財政數目。

  賴教授依區域劃分,進一步利用檔案檢視各地損失。根據山西省總冊中汾陽縣、徐溝縣、太谷縣、孝義縣、祁縣、忻縣、平遙、天鎮縣、大同縣、繁峙縣等商民損失,其中旅俄晉商損失達三千一百萬元,旅蒙晉商損失四千六百萬元。北京的京師總商會呈報兩百六十四家商號損失達五千餘萬元。這些商號大都於庫倫、恰克圖設立分號。陸世菼民國四年的調查中,提到庫倫金融業吸收俄鈔買金磅匯上海,於金融界大占勢力。但蒙古獨立以來倒閉者亦復不少,如祥發永、中興和、大升玉、大泉玉、恒隆光、興泰隆等商號,自歐戰發生俄鈔價落,吸收不易,金融週轉不靈。

  除了關注檔案的細節之外,賴教授更說明此一研究還應當檢視交通運輸方式的變換對商貿網絡的影響。藉由中俄邊境地圖,可見商號分布於西伯利亞沿線鐵路上。因此看這些商號貿易的時候,其地理空間能跟西伯利亞鐵路沿線連結。這種空間網絡的思維,也與中俄長期貿易發展相關,畢竟中國與俄羅斯貿易的歷史約有兩百年,原有的網絡已經完備。因此除了關心特定地區的損失狀況外,更該把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大型網絡建構。例如:山西太谷曹家的經營案例,便可知他們沿鐵路發展拓展貿易。因此,要將這些檔案串起來看,需花費一些時間,因為紀錄中可能有一些材料是重複的,需要梳理方能使整體脈絡更為清晰。

  總結來說,商民損失地域主要分布於華北、北京與東北,上海、福建等地有零星資料。根據檔案分類,損失內容分為間接者(盧布買賣)與直接者(物產與不動產)。買賣內容損失的以絲綢為多,茶葉貿易已然下降。此外,賴教授反思過去研究,以往研究商人都將傳統商業衰落歸咎於商人奢華、吸鴉片,或經營手法落後無法與西方商業競爭等等。但實際上,蒙古獨立、俄國革命和俄鈔貶值才是北方商業最大致命傷。

  報告結束後,與會學者分別就賴教授所關心的課題,以及其介紹的檔案材料討論。暨南大學歷史系李今芸教授指出,從報告中看到的損失數字可謂巨大,但還是有商號挺過危機。因此或許檢查商號在對俄貿易中獲取多少利潤,也對此研究有幫助。其次,從總體發展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商號也許利用西伯利亞鐵路開通之便,同時賺取進口與出口貿易的利潤,才得以存活。賴教授同意這一思考脈絡,但仍需思考細部的材料取得。

  中研院近史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毛昇博士提出三點疑問,此事件背後是否有更大的研究問題可以考究?商號貿易貨品中,是否有茶?而當時海運與陸運均可通行,其品質與價格是否有差別?毛昇博士也提到,關於商人選擇使用哪種貨幣的議題,可能需要考量各地區差異,例如新疆本地的貨幣體系並不穩定,促成俄國貨幣在當地較為強勢。賴教授回應,是次討論俄國貨幣對於中國商號貿易的影響甚大,這非常少見,因此值得進行多方面研究。至於運茶的相關問題,中俄貿易仍有茶業這一項目,但中俄貿易的茶葉與英國相比價格較高,可能跟購買的群體有關。對於地區差異的建議,賴教授同意此點觀察,也提出所看到的例子,並鼓勵進一步發展。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內陸歐亞語系蔡偉傑博士則對晉商房屋置產與損失提問,並進一步詢問是否有內蒙地區貿易損失的材料。賴教授回應,晉商於恰克圖置產就檔案所見,至道光年間才有徵收官房地租,原先可能是商人自蓋房屋,至於其損失,則可能與恰克圖城區被燒毀有關。另外,內蒙的檔案應去近史所檔案館找尋外交部檔案,有 1947 年外蒙入侵內蒙的檔案,但這類檔案必須到檔案館查詢。

  中興大學歷史系游博清教授則認為,若檢查商人貿易操作手法,再進一步看出他們每年面對盧布貨幣價值變化的反應,或許能看出商人如何避險。賴教授回應,這部分確實還不太清晰,目前只分析總體的彙報情況,商人立即反應的資料尚未處理,此議題可能還需結合各個商號家族的應對差異,才能更細緻。最後,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蔡松穎先生則請教貿易者利用西伯利亞鐵路的狀況。賴教授回應,利用地圖分析,我們可以看到貿易者的貿易據點仍然沿著中俄邊境發展,他們可能是以點為中心,向外擴張。最後,賴教授感謝與會學者提供的意見,並希望透過此次發展,可使本讀書會有新的發展方向,並集結專刊作為成果。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