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戴震哲學之重估(一)——勞思光評議戴震哲學的幾點討論〉、〈《管子四篇》「內靜外敬」思維對《太極圖說》定靜工夫形〉
報告人: 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黃崇修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105 年 2 月 25 日(三)下午 3: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陳繪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沈享民教授〈戴震哲學之重估(一)——勞思光評議戴震哲學的幾點討論〉一文認為,勞思光中年的名著《中國哲學史》對戴震哲學的批判之激烈,在全書對各家的解說與討論中並不多見。無論就歷史標準或理論標準,彷彿戴震哲學坐犯雙重論過,不可救矣。沈教授對此認為有待商榷,因此針對勞先生對戴震之批評,討論其合理性。

  勞思光指出,戴震以《易傳》與《大戴禮記》之語解孔孟,這是「戴氏立論分寸不明」。然而沈教授認為,戴震雖是乾嘉考證訓詁的中心人物,但不必諱言也受限於當時的考證成績。依戴震,孔孟之道具體表現在《六經》與《論語》、《孟子》,這些儒學聖典打成一片,彼此融貫互釋,在當時的學術背景下毋寧是極自然的事。在今日,學者可以自覺地以孟釋孟,甚至可以切割孔孟之間的義理聯繫,這在戴震絕不能想像。戴震囿於傳統視域,其《孟子》詮釋是隸屬於《六經》的《孟子》。要求戴震在考證上跨越時代,似乎沒有多大意義。

  其次,勞思光批評:「戴氏雖運用考訓以支持其哲學論點……蓋戴氏之哲學論點自始即先受感覺主義及素樸實在論傾向之限定,反影響此一方面之考訓工作矣。」哲學影響文句解釋的這一方面,勞思光此語確是的評。但非難戴震「在知識問題一面取『感覺主義』,在存有問題一面取『素樸實在論』之立場」,沈教授以為,恐未必如此。再者,戴震已意識到存有語詞(「實體實事之名」)與價值語詞(「純美精好之名」)之區分的問題;而勞思光的主要攻擊在於戴震哲學以存有說明價值,以實然說明應然,此絕不通,乃戴震一大論過。針對這一點,沈教授引述當代哲學大家 Hilary Putnam 的論證為戴震說解,扼要說明了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的絕對區分並不成立,「事實/價值」、「實然/應然」的二分法面臨倒塌,存有語詞與價值語詞的意義乃一糾結 (entanglement) 而不可截然判分。是故,戴震哲學是否犯了存有解釋價值的論過,則可以重新考慮。

  然而,價值這一哲學問題在戴震哲學中應有更具體而積極的說明,這也是戴震的終極關懷,否則戴震念茲在茲的「善」仍缺乏堅實的基礎。沈教授嘗試以當今西方物理主義哲學的「附現」(supervenience) 觀念,以及遞迴定義 (recursive definition) 代為說明,以回應勞思光對戴震哲學的苛評。

  會後幾位學者提出幾點問題:一、關於戴震批評宋明儒之說並不成立,只是另立標準。二、「實然/應然」之二分法何以依賴「分析/綜合」的二分法?命題分類及其意義有無之論定是否窮盡?針對第一點,沈教授回應,戴震當然另立標準,乃因宋明儒之天理與良知都不能說明道德實況。無論是戴震還是宋明儒皆有一共同的問題,即是道德現象及其說明與實踐。而針對第二點,其回應此乃邏輯實證論者的慣技,就其種種區分言,似乎既窮盡且排斥。然而,自 Quine 以後,分析與綜合的區分已站不住腳,其論證與 Putnam 的後續討論為多數哲學家接受。但晚近也還有翻案文章。

  黃崇修教授〈《管子四篇》「內靜外敬」思維對《太極圖說》定靜工夫形〉一文,引用勞思光、荻原擴等先生之說法,認為《太極圖說》「中正」概念之原始語境因被朱子解構,而進入了孟子心性論之解釋系統裡面。在此情況下,《太極圖說》中原本具有的義理張力或廣度因此被隱蔽,失去了開發的任何可能。黃教授為了還原「中正仁義而主靜」之具體概念指涉及實踐模式,在周敦頤之學術背景探討上,經由朱丹溪氣鬱思想之思路找到了《太極圖說》與《管子》之間的連結可能。

  會中,黃教授以醫學哲學的論述觀點、解構朱子「中正」言說下的《管子》回溯、由學派屬性分析看《太極圖說》與《管子》的思維相似性、《管子》定靜思想之再回溯、「中正而誠」義理解析下的哲學境界問題等面向,試圖打破儒學傳統之一般認知,而提出《太極圖說》與《管子》之間具有微妙之內在思想相似性關係。

  此論點獲得與會學者熱烈討論。其中有學者認同黃教授說法,認為《太極圖說》「中正」概念與《易傳》中強調「當位」與否之中正概念是不同的。也有教授認為以醫學探討儒學之工夫論問題,是一個很好之切入點;並指出論文中前三節採取學派屬性分析方式,可能導致思想史研究學者之質疑,不如以醫學觀點直接論證更為有效。另外,有教授認為以朱丹溪思維解釋儒學問題有創見,不過作為朱丹溪的體會是否能夠達到宋學所論述的本體境界,需要再確定。最後,也有學者認為由醫學解釋儒學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從身心之角度掌握一些功夫實踐的問題,期待黃教授日後能在《管子》、《黃帝內經》、《太極圖說》之聯繫關係上進一步探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