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許惠敏博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
黃崇修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劉德明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6 月 26 日(三)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楊自平(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本次「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由許惠敏博士、黃祟修教授及劉德明教授宣讀論文。

  許惠敏博士〈析論周濂溪《太極圖說》〉一文,旨在探討周濂溪的《太極圖說》,藉以勾勒出宋明儒學理論之藍本。《太極圖說》表現儒家本體宇宙論的內涵,以無極而太極作為創生萬物的本源,說明宇宙萬物生化的過程;以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之道,強調人在天地中的分位,且必然要求為善的使命。此外,周濂溪也藉《太極圖說》說明人不善之由,以及復其善之法。於此可知,周濂溪《太極圖說》所表現出來的哲理,確實體現出宋明儒學理論的框架,但也有許多義理尚待釐清。然無論如何,《太極圖說》對後儒的影響,不容忽略。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將周濂溪《太極圖說》放在《易》學中討論,問題增衍太多,反而讓文章產生爭議。二、周濂溪《圖說》首句「無極而太極」或「自無極而有太極」,論述始終聚訟紛紜。作者欲通過義理的闡釋,將無極不只視為太極的形容,更納入本體的意涵之一:太極表示本體的創生義,無極表示本體的虛靜義。然此點有無需要?可否成立?三、《圖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之道」,據此即可證明周濂溪思想為儒家思想嗎?報告人回應指出,將《太極圖說》放在《易》學中討論,主要根據潘興嗣〈周敦頤墓誌銘〉一文。將「無極」視作本體的虛靜義是嘗試性的解釋,最終目的在於尋得後儒以虛靜之體作為本體之理論脈絡。畢竟這些儒者之所以肯定虛靜之體,皆歸本於周濂溪《太極圖說》。最後,就濂溪思想肯定道德實體之創生義,應屬儒家思想。

  黃崇修教授〈朱子人心道心說之身體詮釋——以朱丹溪對〈太極圖〉的思維重構談起〉一文,首先針對朱丹溪〈相火論〉「人心聽命乎道心,而又主之以静」之說提出一種哲學性反思,認為朱丹溪身為朱子學者,若貫徹朱子人心道心說可歸攝於「主敬」思想的話,則無須在此之後另提出周敦頤的「主静」思想,故認為朱丹溪必受周敦頤、張載的影響。為了證成此論點,論文分為三部份說明:第一部份主要以朱丹溪文獻為基礎,建構出以〈太極圖說〉為藍圖之〈相火克化圖〉;第二部份則以金華朱子學者對朱子「人心道心說」之詮釋及發展,來呈顯朱丹溪的儒學傳承;第三部份再以第一部份所還原出的〈相火克化圖〉與第二部份的內容對觀,以展現朱丹溪在醫學、儒學之「心—氣」互攝的模式中,所具有人心道心說的特殊性格。

  會中學者提出幾點疑義︰一、朱丹溪的「人心」、「道心」、「小心」三種類型在其思維中如何定位?就文末所提出的朱丹溪「人心」、「道心」參考圖中,「道心」屬於哪個位置?二、論文所言「陽有餘陰不足」與一般說法不同,其涵義為何?與圖中「神」之關係又如何解釋?三、就朱丹溪嚴格看待相火問題的角度,是否其可能是「佛醫」?而其曾以藥物對治相火的作法,是否顯現偏向氣學的性格?報告人回應指出,「小心」即是「相火」,而「人心」與「道心」皆是圖中間五行部份的「君火之心」,惟「道心」因認理,有清明之神為助,故位於圖中之頭部。至於「陽有餘陰不足」有著存有論及生理現象兩種指涉,不過對朱丹溪而言,皆是氣有餘而精血不足。最後因朱丹溪於家學、文獻及性格上皆為儒醫,且因其授為儒醫,並受張載氣學影響,故以「心—氣」互攝模式進行論述。

  劉德明教授〈高閌對《春秋》中災異的詮釋與相關問題〉一文,以宋代高閌《春秋集注》為研究對象,討論高閌對《春秋》中災異的詮釋及其相關問題。高閌是宋代知名理學家楊時(龜山)的學生,也就是二程的再傳弟子,而《春秋集注》一書則是高閌對《春秋》重要的註解,其不僅以程伊川的觀點為主,亦兼納諸多唐、宋儒者的意見,故《春秋集注》為一個很好的觀察點。論文主要討論的重點有三:一、整理高閌對於《春秋》災異相關記錄的說明,理解高閌對於《春秋》中為何要記錄災異事件的看法,以及歸納整理高閌對於《春秋》災異之「書法」的解釋。二、探討高閌對於災異事件之所以出現的看法。高閌認為災異事件基本上是起於「感應」,在基本方向上與董仲舒等人的說法相同。但高閌反對董氏事事相應之說,認為這樣太過於機械與固著。三、從理學家理/氣的兩個面向,討論高閌的看法是否可以成立?若可,高閌與漢儒的災異之說差異為何?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災異的界定問題?由現代的科學知識觀之,何事屬「災異」。二、孔子對於災異的看法?孔子是否贊同災異之說?三、災異與感應的問題,人事與自然災異之間若真有「感應」,則這種「感應」是如何產生的?四、理學家,尤其是朱子,對於「感應」的看法問題。五、高閌的政治經歷與災異的關係問題。報告人回應指出,現代科學知識是否真能成為災異的唯一判準是變動的,因為衡諸科學史,對於科學、非科學的分界並非是截然二分的。至於孔子對災異的態度問題,端視我們如何界定哪些「文獻」是值得參酌的,就方向而言,孔子或不反對天人存有感應的可能。至於感應如何可能的問題,楊祖漢教授提供榮格的「共時性原理」做為可能的說法。與會學者也提到朱子對於感應是相信的,此與其對《易》之興趣有關。至於天人感應與政治關係,確實相當重要,應再補充說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