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制度、社會、疆域暨東亞跨境」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9 年 8 月 28 日(三)上午 9:00 至 8 月 30 日(五)下午 4:2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館 遠距離會議室
撰寫人: 陳亞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生)
 
2019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制度、社會、疆域暨東亞跨境」場次會議報導
 

 

  「制度、社會、疆域暨東亞跨境」領域由四十七篇論文組成十一個主題組,從各種制度、知識載體與時空背景,來探討不同群體的社會現象及文化互動。各組發表論文摘要如下:

 

第一場
制度與地方:宗藩視域下明史的再思考

主持人:張藝曦教授(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評論人:張藝曦教授
發表人:戰蓓蓓教授(岳麓書院歷史學系)
論 題:洪武初期官定婚禮的等級調整與封藩制度的建立
發表人:呂雙博士(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學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忠義親藩」:嘉靖年間西北邊疆動蕩下的大同王府與國家
發表人:梁曼容博士(東北師範大學世界史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貧困的貴族:明代宗室的階層固化與地位淪落
發表人:謝寧靜(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從惠王之國看明末宗藩生計與藩府權勢


  本場主題將視角置於作為與皇室關聯密切的宗藩上,由於宗藩的特殊身分所引發與地方的各種互動、身分限制所帶來的影響,呈現出宗藩地位的演變、生計問題,提供一個反思明代制度、地方政治發展的角度。

  戰蓓蓓教授以明初禮書,如《明集禮》作為主要材料,藉由分析其與唐宋禮典的不同,考慮禮儀文本編排、組織方式的演變,將禮書內容分級別、禮儀步驟、主次標題等來討論,可以看到皇太子、親王禮儀差異變化,反映明初制度理念。

  呂雙博士以嘉靖年間西北邊疆的大同王府為主要關注客體,分封至邊疆的宗藩由於其地域特殊性,朝廷對待王府的態度便反映出邊塞王府在社會中的功能與角色。以兵變事件為例,朝廷對地方宗室違制行為的默許態度,與之後代王府更積極參與地方事務,體現邊疆地區朝廷與地方社會不同勢力的多層次關係。

  梁曼容博士所欲強調的是明代宗室的地位固化所導致的生計問題,可從身分、階層、權利三方面來解釋,宗室身分本身的限制、富貴分離、宗祿問題,在階層固化、封閉性等特徵下,成為除了人口增加、財政困難的宗室貧困原因。

  謝寧靜關注明代最後一批被分封的宗藩,其中惠王已開始脫離朝廷控制發展經商活動,為增加收入運用其勢力關係而導致聲名不佳,爾後快速轉換角色成為地方建設、保護者,顯示明末王府超越藩禁,參與地方行政的趨勢。

 

第二場
遺民認同、邊區實態暨大清疆域治理

主持人:李仁淵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祁剛博士(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後助理研究員)
論 題:遺民、逸民:明清鼎革之際的江南道士群體
發表人:孔令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與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欽差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與清朝前期西藏地理測繪及情報網絡
發表人:李朝凱教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學系)
論 題:以圖證史:清前期彰化縣村庄聚落的發展樣態
發表人:陳玉美教授(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溢出法律:乾隆時期漢番在邊區社會的對立、夥同、叛離與同番
發表人:劉曉晴 (Ph.D. Student in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Chinese Imperial Architecture in South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論 題:”Chinese Community and Asian Interaction: From the Chen Cihong’s Residence to the transregional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in Chaoshan and Southeast Asia in late Qing period”


  祁剛博士以清代無錫縣的泰伯廟住廟道士作為主要觀察群體,介紹所參考的方志、文集、碑銘等資料,來形塑在明亡清興政治衝擊下,這些道士所會遇到對其宗教生活的影響,描摹易代之際道士、道教在歷史書寫中的形象。

  孔令偉以多語種的史料對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的生平做考究,分析其被派遣至西寧、拉薩進行測繪調查的過程,以及之後這項地理知識如何影響東西方,身為管理清朝邊疆情報負責人,其生平也揭示清代中國的西藏測繪與情報網絡情形。

  李朝凱教授將各類臺灣輿圖加入清前期彰化縣村庄聚落的發展研究,補充方志、民間文獻上的不足,發現方志的村庄紀錄沒有如實反映地方社會生活樣態,村庄社會受到番害、盜賊等治安因素,以及保甲制度規範,應是呈現集村聚落型態。

  陳玉美教授關注乾隆時期漢民、熟番與生番之間所發展的不同競合關係,如:對立、夥同、叛離與同番關係,透過舉出漢番社會犯罪事件實例,來看邊區社會裡,漢、番關係與社會犯罪以及清政權的處置。

  劉曉晴以潮汕的陳慈黌故居為例,探討晚清臣民群體在亞洲區域的互動,以及潮汕和東南亞的中西方建築文化之交流情況。相較目前研究集中在建築空間分布與功能,此報告聚焦在使用群體上,從陳慈黌的經商事業著手,論述互動的多元複雜性。

 

第三場
朝鮮《燕行錄》的層次化研究:以三使、譯官、軍官子弟的觀察角度比較為中心

主持人:葉泉宏教授(真理大學觀光事業學系)
評論人:葉泉宏教授
發表人:李曉源敎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硏究科韓國朝鮮文化硏究室)
論 題:華夷與禮樂——十八世紀東亞的衣冠談論及文明意識
發表人:羅樂然教授(香港公開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
論 題:明清易代的想像與「記憶所繫之處」——譯官的發言位置與朝鮮燕行使節的使行經歷
發表人:許怡齡教授(中國文化大學韓國語文學系)
論 題:白塔派文人的清國物質書寫——以「市肆」為中心


  本主題以朝鮮《燕行錄》為核心史料出發,以三使、譯官、軍官子弟的觀察角度,欲呈現出多元視角下,潛在意識形態對清朝觀察角度之差異。

  李曉源敎授將朝鮮文士與漢族文士衣冠談論,及日本文士與朝鮮通信使的衣冠、禮樂談論並行列舉,分析由此產生的自我主體性與文明意識,在朝鮮是小中華意識,日本則是日本型華夷意識,前者可說由文明圈內部形成,後者則由外部形成。

  羅樂然教授的視角從譯官開展,借鑑法國學者 Pierre Nora「記憶所繫之處」的思維,爬梳十七至十八世紀朝鮮燕行使的書寫,如何受到譯官與其人際網絡影響,譯官與士人互相影響下,形成他們對明朝滅亡獨特的歷史記憶與想像。

  許怡齡教授從廣義白塔派文人,洪大容、朴齊家、朴趾源所留下關於清國「市肆」的描繪專論,來比較文人之間對商業、「市肆」的看法差異,在朝鮮傳統抑商的觀念下,士大夫也存在接受的看法,間接呈現出清朝與朝鮮商品流通差異。

 

第四場
知識轉譯、閱讀媒介及近代性

主持人:陳瑋芬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浅沼千惠(日本東北大學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候選人)
論 題:清末的衛生教育與日本的影響——以中日兩國之教科書為例
發表人:NGUYEN THANH PHONG 教授(阮清風,越南安江大學越南文學系)
論 題:清後期中國書籍流傳越南南部之考察
發表人:宋雪博士(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中國近代「維新」概念的建構
發表人:陳雅齡教授(真理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論 題:《大清律例》英譯本失蹤的意涵
發表人:張雅斐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童女生子:主母馬利亞形象在晚清語境中的重寫



  本場主題環繞在知識傳播上,主要以書籍載體為例,經過轉譯與文化選擇後,知識涵義的轉變與消逝。

  浅沼千惠透過分析清末的衛生教科書來考察衛生教育在近代中國的導入過程、與國民形成的關係,以及同時日本在此過程中的參與、影響,以丁福保的《衛生學問答》為例,書中保衛個體生命的主張、對「衛生」概念的詮釋皆有反映。

  NGUYEN THANH PHONG 教授介紹其實地考察,在越南南部清後期中國書籍流傳的情況與特點,華商及民間教派人士在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學術思想傳至南部,成為大量南部華越人士的知識來源,促使特殊的南部學風形成。

  宋雪博士關注中國近代「維新」概念的建構,如何與傳統語彙調和,如:「明治維新」、「變法」、「革命」等,其經過「現代化」這個相當複雜的過程,分析「維新」概念的變遷,記錄當時政治思潮、社會心態、文化傳統等多方面思想。

  陳雅齡教授分析 George Thomas Staunton、William Jones 兩本《大清律例》英譯本中幾項條例的翻譯,嘗試由兩部譯作失蹤的意涵出發,反駁西方對東方法律不與時俱進、缺乏人權等刻板印象,重新建構對東方法律的解釋權。

  張雅斐博士主要以晚清傳教士米憐、憐為仁、何天爵、慕維廉所著的各種耶穌傳記為研究文本,其對童女生子故事中馬利亞形象的改寫,塑造一個在世俗層面和神聖層面皆守貞的女性基督徒形象,透過符合晚清道德標準的書寫看到形象如何塑造。

 

第五場
越境.交涉.互視:跨文化視域下的東亞認知與知識建構

主持人:戴琳劍(高麗大學韓國史學科博士候選人)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林侑毅(國立政治大學韓國文化教育中心研究員、韓國高麗大學韓國語文學系(所)韓國漢文學組博士候選人)
論 題:事大交鄰的崩解與重構——十九世紀寧越嚴氏家門的對清、對日使行及其東亞認知
發表人:劉海仁(韓國高麗大學國語國文學系古典文學專業博士生)
論 題:中、韓、越文人知識人應對社會動亂之樣貌——以〈愛卿傳〉、〈李生窺牆傳〉、〈麗娘傳〉為中心
發表人:戴琳劍
論 題:清代日本漂流民之送還及朝鮮的應對——以1644年日本越前漂流民為例
發表人:松本智也(立命館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日本史學專修博士課程後期課程)
論 題:1811 年朝鮮通信使往來日本文士的明清學術認知


  本場試圖就一個事件、一個文本在中、日、韓、越間泛起的效應與互動中,從跨文化視角思考明清時期東亞人的相互認知與知識建構。

  林侑毅主要以嚴世永、嚴錫周往來清朝與日本,途中所寫的《燕行日記》、《日本聞見事件》為考察對象,從朝鮮知識人的立場,來看在劇烈變動的時代中,他們如何看待清朝與日本國家實力的消長、如何對待各種族,以及「事大交鄰」的崩解。

  劉海仁以〈愛卿傳〉、〈李生窺牆傳〉、〈麗娘傳〉三篇冤魂敘事為主要文本,分析中、韓、越文人如何應對當時代的社會動亂,東亞文人知識人在創作中反應,如何在戰亂下立身處世,以及無法停止憂國的憂世意識。

  戴琳劍以 1644 年日本越前漂流民事件(韃靼漂流事件)為例,在本國與漂到國之間的接送中,朝鮮作為第三國轉送角色,同時要處理清朝、日本外交企圖及自身問題,提供一個從第三者呈現的外交技巧視角,來看明清易代時期的三國關係。

  松本智也在報告中,聯繫當時日本思想史的新動向,探討 1811 年朝鮮通信使和日本學者交流本身的歷史意義,比較前次與此次來訪,從雙方對古學與朱子學進行論爭,到日本逐漸轉向朱子學思想,並以此為基礎淺談當時各國間的相互認識。

 

第六場
東亞科舉與文化的比較研究:以中國、越南、韓國、琉球為例

主持人:張亞群教授(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張亞群教授
論 題:科舉困境中的文化選擇——晚清士人考試心態之嬗變
發表人:朴賢淳敎授(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學硏究院)
論 題:朝鮮後期慶科的科舉文化史
發表人:水上雅晴教授(中央大學文學部)
論 題:琉球「科試」的成立和制度特徵
發表人:Phan Thanh Hoang(潘青皇,復旦大學古籍所博士生)
論 題:後黎朝科舉核心區之研究
發表人:張毓芬教授(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
    Phạm Vũ Lộc(第二作者,范武祿,越南國家天文中心研究員)
    侯李偉(第二作者,廣州昊博益海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論 題:越南進士哪裡來?時間與空間的分析



  本場以中國、越南、韓國、琉球為例,比較科舉制度在各地不同的樣貌,其發展使得漢字與漢學可轉換成權力與金錢,進而對社會階層的塑造產生各種影響。

  張亞群教授結合晚清科舉改革歷程,考察和分析晚清士人考試心態演變的軌跡、動因和影響,從一個側面揭示考試與文化的互動關係,科舉制度的改革,對士人的考試心態和文化選擇產生重要影響,這些轉變促成了科舉制的終結。

  朴賢淳敎授以慶科簡介朝鮮後期的科舉文化史。慶科是國家遇有重要慶事時而施行的科舉,與稱慶儀禮相伴,到了朝鮮後期,實際上科舉是以慶科為中心運營,雖國王及朝廷和儒生所持的企圖不同,但慶科對雙方來講都是有效的。

  水上雅晴教授使用大量一手資料,嘗試恢復琉球王國晚期舉辦「科試」的成立和制度特徵情況,琉球「科試」有許多科目,主要與採用官職相關、關注實用性,考試內容因科而異,並從士人的漢籍中留下之筆寫文字推測考試內容。

  Phan Thanh Hoang 的後黎朝科舉核心區之研究,利用統計數字表格,分析出越南科舉家族的分布與進士的分布一致,大部分進士家族集中在「核心區」,並以此為基礎解決核心區科舉家族在黎朝扮演的角色問題、新舊家族如何更迭。

  張毓芬教授等以比較歷史社會學手法、透過 GIS 歷史地圖繪製,來呈現越南自舉行科舉考試以來進士出身地區的沿革及原因,檢驗史學家的說法,目前來看無合適資料來測量科舉對促成社會流動的影響,進士集中於沿海地區則與書籍買賣有關。

 

第七場
清代越南朝貢之諸問題:以黎貴惇《北使通錄》為中心

主持人:城地孝教授(同志社大學文學部)
評論人:城地孝教授
發表人:吉川和希博士(學習院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
論 題:從《北使通錄》看黎朝的文書運用
發表人:多賀良寬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 PD)
論 題:《北使通錄》中所見派遣朝貢使節的準備過程
發表人:藤澤聖哉博士(大阪大學文學研究科特任研究員)
論 題:《北使通錄》中所見清朝隨使人員的私人貿易
發表人:山本一教授(立命館大學文學部東亞細亞研究學域)
    辻高廣教授(桃山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
論 題:黎貴惇的袞冕調查及其國際禮制上的意義


  本場以黎貴惇的《北使通錄》為主要研究文本,不限於朝貢研究,探索從文書制度、禮制、國家與社會間的經濟關係等視角,運用越南史與中國史視野,發展更多研究可能性。

  吉川和希博士關注《北使通錄》中收錄黎朝與地方總督平行來往的咨文,以位於中、越間使節往來路線,與作為與清朝交涉窗口的諒山鎮為中心,試圖復原文書行政及統治狀況,理解黎朝地方級別的文書行政、地方首長在對清關係中起的作用。

  多賀良寬博士探討 1760 年黎鄭政權派遣朝貢使節前往清朝的準備過程,解析過程中各項賞賜、花費,其中用來餽贈旅途中接觸的清朝官員物品甚多,可見討論派遣朝貢使節的經濟負擔,貢品之外的其他支出也不容忽視。

  藤澤聖哉博士以《北使通錄》中乾隆年間,陪同越南使節的清朝人員在途中的行動紀錄為中心,清朝的官僚、船戶或水手會藉機進行私鹽販賣,由此可見不僅朝貢使節,清人亦會藉著越南朝貢謀取私利,如此情景應可視為常見事例。

  山本一、辻高廣教授試圖從近世的「國際禮制」角度分析黎朝對清朝要求袞冕的意義,從黎朝國內對袞冕的重視,可見其以清朝服制為基本國際禮制的挑戰,隨著清朝廢止袞冕和鄭王的專權,國內問題也直接關係到國際問題。

 

第八場
離道多門:晚期帝制中國各種「不道德」論述的再思考

主持人:潘光哲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潘光哲教授
發表人:孔德維教授 (The King Faisal Centre for Research and Islamic Studies,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論 題:異端為官:雍正年間穆斯林官僚的不道德嫌疑
發表人:鄭睦群教授(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淫風流行」與「臺故多娼」: 「淫」與「娼」作為關鍵字視角下的清領臺灣
發表人:李雅詩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論 題:海上風流︰清中葉海盜的男色觀
發表人:衞婥怡 (Ph.D. Candidate i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China and Inner Asia,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與母同床:明清時期艷情小說的母親角色


  本組主題探討晚期帝制中國各種相對於「正統」的「不道德」論述,從性別、宗教、倫理關係等,關注「不道德」實際上具有的多元層面,並探討這些「異端」的歷史如何被看待、認同何在,及其與主流社會的關係等。

  孔德維教授關注雍正年間穆斯林官僚所遇到的不道德嫌疑指證,藉由疏理其遭受的道德懷疑、儒教價值與官僚體系的緊密,嘗試回應杜贊奇 (Prasenjit Duara) 等學者所提出中國獨有的「世俗主義」等,是否能套用於伊斯蘭教在中國的遭遇。

  鄭睦群教授藉由分析以「淫」與「娼」作為關鍵字所搜尋出的資料,考慮女性自主性、方志傳抄、語境時空差異等條件,爬梳清代臺灣方志書籍中對臺女「淫風流行」、「臺故多娼」的印象,其中反映的「道德」論述又隨清領時期臺灣情勢而有微妙差異。

  李雅詩教授以十九世紀初史料為據,考察張保仔的發跡過程,討論清中葉海岸族群對同性關係的態度,並將之與清國內地及同樣活躍於南中國海水域的歐洲海商、海盜的同性關係觀念比較分析,說明清中葉海盜的男色觀念特色。

  衞婥怡透過比較明清艷情小說《浪史》、《肉蒲團》、《桃花影》、《繡榻野史》及《燈草和尚傳》中對母親角色的處理,分析其年齡、身分、作用等,和其敘事道德限制,並探討明清艷情故事有關母親象徵以至直系親屬亂倫的底線。

 

第九場
國境之南.淡水以北——十七至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的帝國遭逢與生計變遷

主持人:康培德教授(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
評論人:康培德教授
    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發表人:康培德教授
論 題:帝國知識與界外人群:臺灣南部山區的南島語族
發表人:詹素娟教授
論 題:劃界政治下的原住民——以十七至十八世紀「雞籠社」的村落關係為例
發表人:鄭螢憶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以海為田、以山為業:十八世紀以來北臺灣大雞籠社的生計模式與部落變遷
發表人:簡宏逸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社船與頭家:試論十七世紀後半以降百年間臺灣北海岸地區的商業運作


  本組以位於清朝劃界政治下處於國境之南、淡水以北的「境外地域」,十七至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遭遇的政治變動影響與生計變遷為關注點,選定南臺灣屏東至恆春半島的原住民,以及北臺灣以金包里社、三貂社、大雞籠社為主體的馬賽人為研究對象。

  康培德教授以南臺灣屏東的大武山系、古稱瑯嶠的恆春半島,以及卑南覓 (Pimaba)、離島小琉球等上述地域單位,為研究番界劃分及清朝對山區認知的研究標的,闡述福建商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合作發展的經濟秩序分區,如何被清帝國延續。

  詹素娟教授藉著分析「雞籠社」的「番社」組合(金包里社、三貂社、大雞籠社),以說明臺灣「番界」成立前後,國家對地方經貿活動的務實態度,及劃界政治與地域切割,對原住民社會如馬賽人的村落關係所產生深刻的影響。

  鄭螢憶教授使用大量田調資料,從較長時間段的角度,看十八世紀以來北臺灣大雞籠社的生計模式與部落變遷,部落長期以社寮島為據點、主要倚靠貿易活動維生,反映出馬賽人的商業性格,發展出受海洋性影響的生計特徵。

  簡宏逸博士探討馬賽人在十七世紀後半以降百年間於北海岸地區的商業運作。馬賽人具有海洋貿易人特性,甚至壟斷了東部貿易一段時期,其後為了提高效率,與漢人合作發展出社船貿易形式,馬賽人在社船貿易中依然握有相當的主導權。

 

第十場
聖訓、正統、皇權及文本與教化

主持人: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錢雲教授(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論 題:明清時期的「重修《宋史》」風潮及其史學意義
發表人:鄭旦(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論 題:繼承與斷裂:清初的會推與專制皇權的強化
發表人:黃麗君教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歷史學系)
論 題:乾隆皇帝的民人嬪妃
發表人:吳兆豐教授(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論 題:模範與教化:循吏文化傳統與明代中期鎮守中官善政
發表人:朱冶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
論 題:明初教化性敕撰書在朝鮮王朝的傳衍



  錢雲教授〔本人不克前來與會,由吳政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代為發表〕的論文從學術、政治與社會的多重脈絡來考察作為學術話題的「重修《宋史》」,同時也是對「一代之風」的探討,如:明代士人不只對《宋史》有異議。歷史編纂需考慮受學風轉型、時風轉向的影響,還有史料剪裁等具體問題。

  鄭旦欲從分析清初的會推制度與比較明清的演變,來探討清朝專制皇權的強化現象。會推原由廷臣推舉人選,然而清朝發展成由皇帝對官員的特簡,此改變成為皇權強化標誌,不僅展現皇帝個人意願,更是政治文化與環境互動下的結果。

  黃麗君教授梳理乾隆時期民人嬪妃的故事,探討乾隆皇帝在制度限制下的言行不一,以及原為民女的嬪妃如何奉旨入內務府三旗而轉變身分,在入旗後其家屬的管理問題如何被處理,這些情形皆顯示清代旗民族群界線的流動性、階層差異。

  吳兆豐教授關注消失的群體——鎮守中官,分析明代中、後期發展出的中官善政現象。舉鄧原為例,藉由塑造這類德政典範,並流傳至後代紀錄中,形成有標準程序的美政循吏文化,以此手段上升至教化場域,影響後人書寫,達到感召目的。

  朱冶教授透過將明初編纂的教化性敕撰書,如《皇明祖訓》、《孝順事實》等,與受其影響而衍生出的作品進行形式、排版比較,如朝鮮王朝的《三綱行實圖》、《二倫行實圖》等,可看到教化思想在東亞漢文化圈諸國的流傳、延續與演變。

 

第十一場
知識與權力:明代經世知識的形成、傳播與實踐

主持人:解揚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解揚教授
論 題:尋祖制以治當世:《皇明經世實用編》中的權威政治話語
發表人:連啟元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
論 題:《萬用正宗不求人》與晚明地方社會的法律知識學習
發表人:謝忠志教授(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從《海語》看明代的海洋世界觀
發表人:Barend Noordam 博士 (Postdoctoral fellow,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論 題:The Technological Reception of the Imjin War in Late Ming Statecraft Writings



  本場主題聚焦在知識的產生與運用,透過多角度的觀察、分析核心史料,形塑出在明代時空下,士大夫如何運用知識來經世、實踐理想,及探討史料所反應出知識的力量。

  解揚教授從馮應京因抗衡税使而身陷詔獄,在其中編寫的《皇明經世實用編》來看,馮氏如何用「祖制」,給出對當時政治期望的暗語,反映在書中則是章節編排方式、強調祖宗之法與太祖之言,實際是指施政手段應符合適當法度、官制。

  連啟元教授從民生角度切入,從日用類書著手,以明代萬歷時期的《萬用正宗不求人》為例,探討法律知識在民間社會如何被取得與學習,分析出法律知識理解可透過歌謠背誦、附有契約格式使實用性更高,以及勸息訟和止訟的法律精神。

  謝忠志教授以黃衷所著《海語》為主史料,考察明代的海洋世界觀,從黃衷的生平與撰寫原因為始,書中談及海洋生物、行船海況、風土民情,有意識的連結故鄉與海域。整體來看,在眾多偏向軍事邊防的海洋書籍中較少見,重塑海洋學與海洋美感。

  Barend Noordam 博士以國家軍事知識開展,嘗試反對中國戰爭缺乏革新性質的傳統看法,並使用《皇明經世文編》為核心史料,側重討論在萬曆朝鮮之役中擁有軍事經驗的趙士楨、周孔教、徐光啟三位代表人物。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