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二程初期的關係網絡:頂層士大夫家族網及其性格、學術
山西湖泊的資源辯證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0 年 10 月 24 日(六)下午 1:3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2020 年「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於 10 月 24 日(六)假中研院近史所一樓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共有二名報告人報告論文,共八人出席。

  首先,由紀晏如報告〈二程初期的關係網絡:頂層士大夫家族網及其性格、學術〉一文。過去學者忽略二程與身居高位的親族聯繫緊密,且早於嘉祐元年 (1056) 便開始於洛陽建立人際網絡。作者認為釐清二程兄弟早期的關係網絡,有助於理解洛學興起之過程與特質。因此,作者爬梳史料,指出二程家族與呂夷簡、韓億等顯赫官宦世家世代交好,韓、呂兩家為首的世家子弟成為二程學術最早的接受與傳播者。除此之外,早在二程隨父定居洛陽時,便建立與張載、侯可、席延年、張子直與劉立之家族的緊密關係。洛學初期就是在這個以婚姻、學術關係結合的士大夫網絡中開始發展。接著,作者分析二程早期交游圈內士大夫家族的學術性格與特質,指出韓、呂等大家族展現出重視儒家規範,並有排佛傾向的家風,其中嚴肅安靜、喜怒不形於色、不動心的特徵,與後世理學家的特質近似。

  與會學者認為本文試圖聯繫二程學術特色與其家族網絡之門風特徵,有其學術貢獻,然而兩者之間除了「家風」外,有沒有更直接互相影響的證據?是否能由此解釋二程學問的成形?此外,該群體有沒有區別於其他群體的「家風」認同?與會學者建議作者應思考這些形容家風高度一致性的史料,是否涉入記錄者與闡述者在「詮釋」上的「文獻層次」因素。並應考慮加入「家族」因素後,是否能就學術思想史研究中挖掘出其他現象,甚至開發新的問題意識。

  接著,由張繼瑩教授報告〈山西湖泊的資源辯證〉一文。張教授指出,湖泊作為「資源」的性質,是眾人由「行動」中產生定義,換言之,是人們集體理解環境與資源特色,決定如何運用資源後,以行動回應現實。本文討論位於山西汾陽的文湖,分析相關文獻中存在著水土之間的辯證,以及官方與民間意見的交鋒。文湖的消失與區域性水患,更使得官員與文人的理解夾雜著虛與實,現存有關文湖的史料也存在許多不符史實的成分。

  張教授根據方志,勾勒隋唐、南北宋以至明清時期文湖的發展與形象,以及其中官員們對文湖的想像與措施。張教授指出,在明清時期,地方士人與宦遊汾陽的官員多會以「文湖漁唱」為題彼此唱和,使消失的文湖不斷重生於文學的領域,也讓士人將積水的景象附會到文湖的意象中。多數外來者想像湖光山色的景致而附庸風雅,本地人心中的文湖則是由肥沃土地、灌溉的渠道與無情水災交織而成。此外,遷徙不定的汾河、文峪河以及西山突發性大水與區域性積水,也促使人們不斷汲取歷史記憶,思考是否應該恢復文湖以解決水患。

  報告結束後,與會學者同意百姓的聲音總是「隱微不顯」,因此要如何透過旁證材料探詢百姓真正的看法始終是一大難題。此外,學者建議張教授,可進一步闡釋何以在清朝,地方官員對於文湖早已消失、汾河氾濫的事實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卻以歷史文獻為依據,認為百姓疏忽水土保持,甚至試圖恢復文湖。何以如此「有違現實」的政策,卻能獲得多數人同意,並影響清代後續官員、方志看待文湖問題的態度。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