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六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清帝巡幸期間的政務溝通:以留京辦事人員為例
報告人: 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時間: 2019 年 6 月 21 日(五)下午 12:00 至 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大樓 二樓會議室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六次讀書會紀要
 
  2019 年「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六次讀書會,由謝仁晏報告,主題為「清帝巡幸期間的政務溝通:以留京辦事人員為例」,為其博士論文寫作內容的一部份,茲摘述與問答。
  報告人首先說明清代皇帝巡幸期間如何處理政務之議題,牽涉到兩個專題研究領域:巡幸與奏摺、軍機處制度。現有研究成果中,前者專注於討論巡幸之目的,如清帝如何透過四方巡幸展現自己統治的多面性;反而忽略巡幸移動過程中,政務討論、奏章往返運作的議題。而奏摺制度與軍機處制度的討論,則多以制度起源,或者京師內制度運作、文書流轉為討論重點,沒有對巡幸期間與在京時期的政務運作加以比較,討論其差異。因此講者從巡幸期間留守京師的王大臣與巡幸在外的皇帝之溝通機制著眼,以期開拓新領域。
  從制度規章來看,康熙朝以來,共有「本報」與「宮報」兩類文書。前者歸屬內閣事務,後者則以宮內、內務府事務為主。在巡幸之前,會先由內閣相關部門上奏確定遞送時間,按照巡幸地點差異,遞往皇帝所在處。長程巡幸(如巡幸江南、盛京地區)採取三日一報;巡幸熱河地區採兩日一報;前往東西二陵則每日一送本報。嘉慶二十年 (1815),再將熱河更動為口內每日一報,口外兩日一送的規定,並影響到後來兩次東巡盛京的遞報模式,此後制度則較無變動。
  至於宮報,則是由宮內敬事房總管太監封交內務府,轉交內閣或者由內務府的果報體系送到皇帝所在處所。相較於本報的發送頻率,宮報並無明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內閣大庫所藏乾隆朝部分檔案,可見每兩次本報,發一次宮報記載。要言之,官書記載之本報資訊,較宮報來的詳盡。然而從時代變遷觀察,康熙朝的宮報或者果報往往有較機密的訊息。這點從《清聖祖諭旨》與《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本》所錄親征噶爾丹時與北京宮內往返信件、奏摺都可看出。雍正朝後的宮報紀錄減少,僅剩下內務府果物與活計的「果報」傳遞紀錄,講者推測與奏摺制度的完善有關。
  說明機制的分別後,報告人以嘉慶十年 (1805) 東巡為例,說明本報三日一送的制度,係指由京城發出,但皇帝收到京城本報的時間,會隨著距離有所變動。利用已出版之《軍機處隨手登記檔》與相關巡幸路程輿圖,可以推算收發時間差。從嘉慶十年統計的遞送平均速度來看,與兵部馬上飛遞(即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差距不遠。至於果報速度,可由《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簡稱《現行則例》)得知。《現行則例》載有乾隆年間已規定本報速度需速於果報,同時也規定遞送果報者,每日至少二百里,兩者速度差異可見一斑。講者認為,從嘉慶十年所見的遞送速度,可以進一步思考留守京城官員,檢視其任務,以及何時需要以更快的速度遞送政務訊息到皇帝之手。
  留守京城官員,史料多稱為「留京辦事王大臣」,康熙與雍正朝的資訊不多,但自乾隆朝以後紀載,組成者為宗室親(郡)王與大學士,就檔案所見職責,主要是驗看較低品級的月選官員。乾隆八年 (1743),皇帝首次東巡盛京時,曾強調皇帝離京與在京實無分別,要求奏摺先送往留京辦事王大臣處,再與本章一同遞呈皇帝批閱。但這一制度後來有所變化,留京辦事王大臣僅負責彙報京內事務,外省奏摺便由上奏者直接遞送到皇帝所在之地。初步研究發現,留京辦事王大臣上奏事務,除了上奏部院事務外,也上呈京城晴雨摺與科考狀況等項,這些事件多半都未採加急件辦理。講者尚需系統性整理京城與外省加急件遞送的狀況,但也例舉緊要事件,如嘉慶十八年 (1813) 林清攻入紫禁城一事,便由六百里加急遞送到皇帝之手。因此待未來分類加急件的案例,會有助於對皇帝巡幸時期政務訊息傳遞的討論。
  報告結束後,在座學者紛予提問建議。主持人中研院近史所賴惠敏教授建議,目前的課題牽涉到外朝政務與內務府體制,恐還需限縮課題,才有利於研究盡早完成,另也應對遞送文書的工具,如牲畜等加以討論。吉林師範大學滿學研究所許富翔教授也認為,內務府的資料量大且複雜,要如何限定研究範圍,是當務之急,同時應提供相關史料與地圖訊息。中研院台史所李佩臻博士指出,目前的研究雖有趣,但實例部分太少,若能以更多案例呈現,而不單是統計歸納與制度梳理,會讓研究更為立體。臺大歷史系博士候選人鹿智鈞則就康熙朝史料解讀與講者商議,並認為康熙親征的案例與一般的巡幸,實有情境差別,應更詳細說明,才會使制度變動的背景更為完善。講者感謝師友批評建議,此次講題與論文整體間的關連性有待更仔細的思考,並以案例呈現制度變動的實況。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