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筆記史料研讀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真實與虛幻之間:以《祝子志怪錄》與《三岡識略》探討
試從《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看宮中的節慶活動、飲食習慣與生活風尚
固執規範抑或考慮現實?——萬曆松江承繼案新考
主講人: 蔡良昇(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郭偉鴻(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濱島敦俊教授(日本東洋文庫研究員)
召集人: 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18 年 11 月 10 日(六)上午 10:30 至下午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視聽教室(勤大樓四樓)
撰寫人: 林修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明代筆記史料研讀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明代筆記史料研讀會」第四次討論會,邀請到蔡良昇、郭偉鴻及濱島敦俊教授進行史料研讀。講題分別為「真實與虛幻之間:以《祝子志怪錄》與《三岡識略》探討」、「試從《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看宮中的節慶活動、飲食習慣與生活風尚」與「固執規範抑或考慮現實?——萬曆松江承繼案新考」。

  蔡良昇首先簡介《祝子志怪錄》與《三岡識略》,針對史料說明的部分,《祝子志怪錄》使用的是遼寧省圖書館所藏萬曆四十年 (1612) 的祝世廉刻本,然學界多著重作者祝允明的文學成就,如:詩文、書法等,並未關注其所著之志怪小說與明清社會的連結;另外,關於《三岡識略》的研究,學術成果已然展開,當中吳政緯認為《三岡識略》不應歸於志怪筆記之流,而是少數得以流傳的思明作品。

  從《三岡識略》的〈薩真人條〉中有人假借薩真人危害的情況,可以看出清初的宗教信仰與明初的王靈官及薩真人信仰已截然不同。〈淫像條〉討論藏傳佛教的問題,作者考據藏傳佛教,發現藏傳佛教從元代就開始流傳,並對明代社會產生影響,當時的明世宗嘉靖皇帝亦受其影響,大殿內有藏傳佛教的塑像。關於天主教的部分,文本中多對天主教有所污衊,意外的是從被誘者眾可以得知當時信仰天主教的人很多。最後,《三岡識略》與《祝子志怪錄》中皆有張真人與張道士的故事,兩部文本都對張道士的死亡多有討論與考證,蔡良昇認為張道士應該是當地著名的傳說人物,未來可以針對此人物進行更詳細的研究。




  接著,郭偉鴻在演講伊始便說明當初為何要點校《酌中志》,後又與《酌中志》的校正本比較,發現校正本有許多錯誤之處。他亦發現《酌中志》中許多有趣且值得探討的地方。

  郭偉鴻推測《酌中志》可能是唯一記錄明代宮中飲食情況的書,宮中飲食除了皇帝自身喜好的食物外,太監亦掌握決定菜色的權力。從菜色可以得知,明代宮中非常重視中藥材的食補與醬料的調味,還有許多來自江南、漳州的水果與京師本地的肉類,基本上食材來源遍布全國各地。另外,《酌中志》中詳細記錄了整年的飲食與廚藝情況,魏忠賢亦透過飲食討好皇帝與寵妃客氏,以鞏固其地位。




  最後,濱島教授說明此次報告材料為松江府推官毛一鷺《雲間讞略》的萬曆孤本,雖說已不是新材料,但他對這個案件有新的觀點與思考。過去都認為江南是宗族制約的鄉紳社會,但濱島教授指出,因為商業化等社會變動,十六世紀以降(嘉靖、萬曆、天啓、崇禎)的江南已是「非宗族」社會,定義上的江南為五府(常州府、蘇州府、松江府、湖州府、嘉興府),本次將透過松江府富民宋國的財產繼承糾紛作為史料導讀。

  濱島教授認為,透過宋國的財產繼承糾紛問題,按照江南地區的官員審理,發現養子亦有繼承財產的權利,這是高度商業化的成果,已打破宗族間血親繼承的限制,故提出「江南無宗族」的想法與思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