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八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導讀《聖境》:第七章
報告人: 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8 年 10 月 4 日(一)下午 3:00 至 6: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八次討論會紀要
 

  此章名為 “Sagely Ease and Moral Perception”,沈教授建議可譯為「從容聖境與道德知覺」。所謂「從容聖境」,即孔子的自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問題是,此從容聖境如何與「道德知覺」(moral perception) 相關連呢?王陽明說:「『從心所欲,不踰矩』,只是志到熟處。」一般說來,立志就是尋求「發展」(develop) 某事物;安靖如 (Stephen C. Angle) 認為,即發展一「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王陽明語)的傾向 (disposition)。若如此,P. J. Ivanhoe 論證立志屬「發展模式」,有違於王陽明哲學一般強調的「發現進路」。「發展模式」孟子盛發之,著重道德情感的成長發展;王陽明集中在「見在」的道德能力 (already existing moral capacity) 之發現,工夫在去欲除蔽,不同於孟子。

  沈教授論證:Ivanhoe 的區分的意義是有限的,有流於「言詞之爭」(verbal issue) 之虞。

  安靖如詮釋有進於 Ivanhoe 之處,在於指出培養志向有兩個主動的面向,乃一體之兩面。消極面一如 Ivanhoe 所極力論證的,就是去私欲。積極面,是安靖如的理論貢獻之一,但為 Ivanhoe 所忽視,如:「去除私欲的反面,就是主動尋求和諧以至於全幅宇宙」。安靖如凸出的論點,在於把「志」與「知行合一」相連結,如:「我們會看到是志使得此合一為可能。既藉由『知行合一』學說本身,又透過王陽明的教示與西方哲學傳統中對道德知覺的討論,這又讓我們進一步理解聖者行動的從容中道。『志』概念不只是讓我們更好地瞭解王陽明的幾個頗具挑戰性的訴求,也照明了具有跨文化旨趣的重要議題」或「當志熟之時,我們就有一穩定的傾向尋求實現和諧,這裏頭包含了(在其他諸事物之間)看到我們道德能動性的意識能如何有助於實現和諧。此一穩定傾向當然就是朱熹與王陽明所謂的『德』,……」均可見安靖如認為自家的說法結合王陽明的知與行。「因著志熟,亦即不只是注意到以道德眼光觀照世界;我們也主動地看待這世界……因為這個看待是主動性的,我們就回答了主要的挑戰:也就是,我們瞭解到知覺和行動如何能夠以王陽明所訴求的方式相互連動。」

  與會學者探問提出討論:「Iris Murdoch 與 Lawrence Blum 所提出的思想實驗,用意何在?」沈教授回答:「設計一可能的具體場景,測試有否道德知覺及其作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