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第四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陳慧宏(台灣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召集人: 王正華
時間: 2012 年 5 月 26 日(星期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台灣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室
 
「明清藝術史」第四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講題: A Chinese Treatise Attributed to Paul Xu: How the Jesuits in China Defined “ Sacred Images ” (一件晚明中文天主教聖像文獻:中國耶穌會傳教士如何定義「聖像」)

  2012 年 5 月 26 日下午三點,明清藝術史讀書會假台灣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教室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現任國立台灣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陳慧宏,講題為「A Chinese Treatise Attributed to Paul Xu: How the Jesuits in China Defined “ Sacred Images ”」。主要討論明末託名徐光啟所著的天主教聖像文獻——《造物主垂像略說》,企圖透過文獻探討,釐清在明末中國社會認識宗教的過程中,聖像所扮演的角色。

  若就耶穌會在世界各地的傳教方式略加比較,傳教士僅在中國地區運用中文著述,且為數不少。其餘地方,如日本,則多採文獻翻譯,而非使用當地語言著書。此一差異性是否代表傳教士意識到中國地區與世界各地的不同?而「聖像」在中國傳教過程中,是否如傳統所認為:在於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明末託名徐光啟的《造物主垂像略說》現存共九件,採用口語化方式書寫而成,似為民間傳教所使用的講稿,與文學性著述差異甚大。徐光啟晚年乃中國教區中官階最高者,於 1603 年受洗,人生中有三次聖像觀看經驗,對其影響至深。首先在 1597 年,於廣西韶州初見聖像;再次為 1603 年,受洗時見聖母像;最後為 1608 至 1611 年間,徐光啟請 Lazzaro Cattaneo 至上海為其友人父親臨終受洗,然因 Lazzaro Cattaneo 不及趕赴,故予徐光啟一幅聖母像代替之,可見聖像在傳教過程中或具有特定使用意涵。而傳教士對於教義的闡釋,似隨接受者身分高低與教育層度深淺而有所不同,如在《造物主垂像略說》中,天主與耶穌的概念似有所混淆。《念珠規程》一書將祈禱文翻譯成白話文並配置插圖,其圖像即是經由轉化後的再呈現。

  本次演講,與會者積極與主講人交流對話,尤其對主講人提出「聖像」的使用深感興趣。不但深入討論 icon、idol、sacred image 等詞彙所代表的意涵,更提出相對應的圖像作解釋。此外,與會者亦認為對於中國地區教徒的反應,或可與佛教作類比性的比較研究。在中國,救世主的形象與傳統觀世音菩薩的形象,是否有相容或相斥的情形出現?最後,多數與會者認為,圖像在傳教上的重要性,除具輔助傳教的功能外,亦有代替神職人員的特性。在與會者與主講人歡愉、熱烈的討論氣氛中,讀書會於晚間六時許成功圓滿地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