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書名: Asian Borderlan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China’s Yunnan Frontier. By C. Patterson Giersch.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召集人: 林文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10 月 18 日(五)下午 2: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本書是美國 Wellesley 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C. Patterson Giersch 有關中國西南邊疆史的著名作品,有著不同於我們之前閱讀的新清史研究的方法論觀點與參照視角,值得與其他新清史研究並而觀之。作者在書中細緻地呈現出 1720 到 1850 年夾在亞洲中國、緬甸與暹邏間於「新月地帶」(Crescent) 上活動之人群的歷史。作者強調要從不同行動者的角度來檢視與呈現該地區的歷史,並挑戰了漢化,以及政治與文化和平朝向統一這兩個概念。本書分兩個部分來探討這個區域的歷史:前半部談政治,包括政策與戰爭;後半部談社會,涉及貿易、市場、城市化與商品化。

  第一章交代新月地帶的地形、氣候、人群,以及 1720 年以前這個區域的歷史。首先,作者引用徐霞客的遊記,描述該地地形山高谷深、東北高西南低,氣候則乾濕分明。接著,介紹八種高地人群與兩大類傣人(傣撣與傣泐)的生活方式、語言、服飾與宗教信仰等等,並強調漢人的異質性。十三世紀之前,南詔與大理國都用新月地帶的軍隊對付中國,西雙版納國王則接受大理國王冊封。1282 年,蒙古人攻進西雙版納;明朝建立,對傣人王國之影響越來越大;雍正時期,清政府對西雙版納產生重大影響。另一方面,1530 年,緬甸東吁王朝 (1531-1753) 勢力強大後,也改變了新月地帶的政治生態。傣人因此視中國為父,視緬甸為母。

  第二章主要談被雍正派到邊地的「新人」(new man) 對新月地帶的鹽與茶之管理,以及清擴張所引發的衝突。清政府控制新月地帶的井鹽後,鹽產量大增,卻造成土著與地方官員暴力相向。鄂爾泰派兵攻打高地人群與傣人,以平息本地人與外地商人因茶產生的衝突,導致西雙版納分成兩半,普洱府設立。1732 年,普洱府知府要求更多稅收,土著推派首領反抗,清朝在一些土著首領協助下平定亂事,並授與有功首領官職。平亂後,胤宜山(Yinjishan,音譯)建議朝廷從新月地帶撤軍,將軍力集中在思茅,其他地方仰賴土司軍隊維持秩序,並說服北京把井鹽還給傣人首領。

  第三章分別從中國與傣人的歷史材料來理解他們對彼此的認識,以及這樣的認識如何影響統治者制定政策。清朝對「蠻人」有兩種看法:一種是人性皆同,蠻人可以被文明化;另一種是人性皆異,蠻人無法被文明化。清代對「蠻人」的紀錄良莠不齊,過時的敘述、互有衝突的記載與正確的資料都混在一起。傣人以巴利文寫編年史,顯示出他們的世界觀,認為中國與他們相同,也是一個勐。他們主要透過聯姻、神話起源與立誓維繫與中國、緬甸的合作關係。張雲歲(Zhang Yunsui,音譯)採用以夷捕夷的政策,聯合忠誠的傣人首領平亂,乾隆支持此一方法。 清朝治理的最高原則是保持邊地和平,地方官員落實政策時具有彈性,可以尊重地方文化與運用地方風俗。

  第四章談亞洲幾大勢力對新月地帶的擴張情況。緬甸對新月地帶數次擴張,清政府一開始沒介入,儘管最後派遣最好的軍隊到此,西雙版納仍變成緬甸領土。當時清朝採行一連串的措施,包括增加清兵數量、禁止與緬甸貿易、禁止漢商人入土司地區開礦等。清朝與緬甸分別支持傣人家族中不同的人成為首領,導致家族紛爭。回亂之前,西雙版納領袖在亞洲幾大帝國間求取平衡並不容易。西雙版納的首領 Tsau Su Vann 在一連串爭鬥中勝出,繼承王位,後來被回軍殺死,其後的繼任者則面對更大的挑戰,包括十九世紀末的內戰、英法在印度和支那的擴張,與 1911 年占領此地後便不肯離開的國民黨。

  第五章描述新月地帶的各類人群,以及這些人群的互動及其對該地帶的影響。直至清代,漢人才成為貴州、四川與雲南的多數民族,不過漢人移民並非清朝的代理人,有軍人、礦工、商人與農人等職業別。漢人與土著在市場交易,但生活空間上並不重疊。生產方面,漢人的定居農業與某些土著的山田燒墾有衝突。清政府在新月地帶建立一些新的城鎮,這些城鎮往往由官方築城牆、建文武行政機關的建築群與興建官方的宗教建築;漢人移民則建立宗祠、家鄉的廟、商人會館等。威遠府的地景中,除了官方與漢人的建築外,傣人的佛寺、佛塔與村落仍然存在。傣人與漢移民之關係非常複雜,漢人會參加傣人群體反抗清政府。

  第六章,Giersch 運用中國、東南亞與歐洲的材料,生動地描述了新月地帶的貿易活動,呈現了該地區大量的經濟成長,以及漢人商人如何在中國與東南亞邊境上掀起商業革命。新月地帶的幾個中心市場是騰越、景棟與思茅。十八到十九世紀,漢人把地方市場與更大的貿易區結合,新月地帶的各類人群越來越倚賴商業,靠貿易為生。該地有貝幣、緬甸的銀、清朝的銅錢與銀兩等貨幣在市場流通。1790 年,中國與緬甸的通商禁令解除後,「馬幫」商人大量從緬甸與暹邏進口棉花到中國,從新月地帶出口生絲與茶葉。中國商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選擇移民到東南亞主要的貿易與政治中心,由家族與結拜兄弟構成的商業組織與同鄉會是城市中的重要關係網絡。這場商業革命徹底改變了邊地的地景,土著被迫參與不熟悉的土地利用方式與市場運作模式,人群不再有土著/漢人之別,而是依據職業分類。

  第七章主要是從新月地帶各類人群的文化展演,探討文化涵化現象。Giersch 認為該地區的文化涵化是受不平等的權力與聲望系統影響(頁 188)。清政府抗拒涵化,認為這會讓漢人與其他人群之間的界線模糊。1830 年代,新月地帶的人認為採用漢人的方式,如帝國的禮節、講漢語與接受儒家思想可以帶來好處。不過邊境的交際語言還是很多元,有雲南話、傣語與克欽語。漢人的影響顯示在婚姻與姓氏上面,傣人編年史也同時採用傣/緬與中國的曆法。建築方面,傣人的儀式、建築物與首領住所的配置則受小乘佛教影響。傣人傳統的神靈概念與家屋、村落與勐緊密結合且持續地實踐。儘管目前看到的是少數民族慶祝火把節,不過文獻上記載清代該地漢人也參與此一節日。

  最後,作者認為清朝並沒有成功的「同化」邊地人群,因為這並非清朝政府的初衷,儘管最後呈現出「同化」的結果。雍正時,運用「新人」與因地制宜政策;乾隆時,策略重在保護土著;道光一朝則主張漢人殖民政策。雲南「回亂」顯示漢人與官員眼中不容許差異存在,民國時期,研究者來到邊地時,還是看到族群的多樣性。中國共產黨與傣人領袖合作才得以控制該地,不過土改與禁止種種象徵權力的宗教與儀式,成功地削弱傣貴族的勢力。與乾隆時期邊境語言的多樣性比較起來,今日的少數民族被要求說漢語,文化作為具有異國情調的商品被消費。最後,作者提及當代新月地帶有新的交通與經濟模式正在發展。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