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比較視野中的宗教與世俗化︰一些初步的想法

 
 
主講人: 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11 月 15 日(五)下午 2:30 至 下午 4:30
相關連結: https://www.ios.sinica.edu.tw/msgNo/col1294
地點: 社會學研究所802會議室
社會學一度以為,科學與理性的興起帶來世界的除魅,進而會促成世俗化,終必導致宗教沒落。但現代社會卻用活生生的經驗反駁了這個預測,逼得社會學家不得不反省,是否是觀察工具有問題。現實中的「政教爭議」,以及語言學轉向的學術發展,促使研究者的反省漸漸聚焦於「宗教」概念本身,而理論的辯論則環繞著宗教與世俗的關係展開。
愈來愈多歷史研究發現,認為信仰只屬於私領域,不該在公領域發言,在公開場合占一席之地,其實是十六世紀以來,西歐鑑於「宗教戰爭」的慘痛經驗,以及海外探險及殖民的特定歷史脈絡而來的發展。
主張回到語言脈絡考察「宗教」一詞的實際使用的「批判的宗教研究」,有力地揭露了,現有的宗教概念其實是宗教╱世俗二分下的特定「發明」,而且不只所謂的世界宗教,就是古代宗教同樣是「現代的發明」,而種種的政教爭議,往往便源自於把實際上是歐洲中心,卻偽裝成或誤以為是普同的宗教概念,應用到其他「宗教」上。這些解構的研究清楚指出了問題與盲點所在,卻略過了十九世紀「宗教」與「世俗化」同步擴張的現實,更未對如何界定宗教的理論問題,提供任何的解答。
個人以為,純粹把宗教當歷史語意,完全拋棄其作為概念與範疇的可能,失多於得。面對如何理解宗教與世俗化的艱鉅智識挑戰,考慮不同文化經驗的交互比較視角,或有助於突破。本演講將拋出個人的初步想法權充引言,邀請大家一同來思考與反省此一複雜而困難,但又不能不面對的問題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