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族群概念的內涵、崛起與轉變:概念史的考察

 
 
主講人: 王甫昌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 黃宣衛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10 月 21 日(一)上午 10:00 至 下午 12:00
相關連結: https://www.ioe.sinica.edu.tw/content/EventReg/content.aspx?&SiteID=530167135246736660&MenuID=530377762456441046&SSize=10&Fid=530167140052471255&View=1&MSID=1036514723774507511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新館3樓2319會議室
摘要
這個演講將探討「族群」(ethnicity)的概念在戰後台灣社會中如何崛起及其內涵的轉變,以定位台灣族群現象的特殊性。過去的研究已經辨識出在1987年解嚴前後,台灣族群概念由原先只是人類學者分類原住民時使用的專有名詞,逐漸轉變為一般人理解台灣住民歷史淵源與組成的普遍化概念。也因此追求與建構和諧的族群關係更成為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挑戰與目標,而「台灣四大族群」論述的浮現,則是此一階段族群概念最具體的表現。這個演講將進一步探索這個轉變發生的時機、機制及歷程,以及它們對於族群概念本身內涵、影響因素、或與族群相關連的重要現象的衝擊。就發生時機而言,西方學界1970年代以後對「新族群性」的討論,除了提供了台灣建構族群意識的行動者當時可以參照的外來的「族群關係」分析架構之外,也影響了新的「族群」概念在台灣本地的脈絡中要面對、挑戰、甚至取代的既有人群分類觀念(不同類型的「地域意識」)。這些因素促成了台灣族群認定的方式由「文化特性」向「社會位置」轉移,也形塑了族群爭議發生的主要場域。就發生機制而言,1980年代出現的「誰才是弱勢族群」的爭論,背後牽涉到不同的「國家(社會)範疇」想像的對抗,也因此和國家認同爭議糾纏在一起。至於影響的因素,民主化轉型過程中,台灣主要政治行動者對於不同族群運動訴求的回應,已經大幅化解了原先以「族群關係」的分析架構討論的「不對等關係」的族群問題,但是也產生了與「轉型正義」有關的新族群問題。而中國的崛起與中國對台灣政治主權宣稱,更為台灣的族群現象帶來新的影響因素。這些因素,加上日益普遍化族群通婚與文化同化,都為如何重新概念化台灣的族群現象帶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