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地權的再現與分析-以歷史GIS為整合工具的經驗分享

 
 
主講人: 李宗信博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副教授兼所長)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時間: 2018 年 01 月 26 日(五)上午 10:00 至 下午 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新棟2420R

演講摘要:

 

    過去有關平埔族地權存在的狀態及其空間分布的研究,主要在探討清廷統治臺灣族群的政治策略為何,以及平埔族在面臨漢人優勢社會與貨幣經濟體制下,如何保有其租業(權)的問題。

    就前者而言,早期的研究主要從政策面與經濟面來切入,並發展出「理性國家說(如邵式柏的研究)」與後來的「國家剝削論(如施添福的研究)」兩種幾近抵觸的論述。有別於邵式柏參照Arthur Wolf所蒐集的19世紀末臺北三峽、樹林一帶的地籍資料而提出的「理性國家說」理論架構及施添福奠基於竹塹地區的研究案例所發展出來的「國家剝削論」,柯志明則提出了「族群政治說」的替代性理論。近年來,陸續有部分的個案研究,發現在日治初期殖民政府收買大租之前,仍有一些平埔族社群的戶口以及足以維持其番社組織與社務運作的番租及口糧,依然大量地分布於清代番界以西的「鄰近地帶」,不過由於缺乏較為明確的統計數額,無法展開更全面性的分析和討論。

    本研究試圖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藉由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日治初期的地籍檔案(如土地申告書、抄錄契字等),完整且精確地呈現清末以來大甲溪以北至林口台地以南平埔族的口糧、番租數額及其分布狀態,並展開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其地權存留的原因與空間分布的意義,希望藉由這次的演講,介紹並分享應用歷史GIS於平埔族地權研究的方法與經驗。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