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 (2020-2021)

photo
胡曉真 Siao-chen Hu
現職: 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學歷: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2009年1月迄今)
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客座教授)(2009年4月-2009年8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0年4月-2008年12月)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2006年1月-6月)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2006年1月-6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1995年4月-2000年4月)
信箱: siaochen@gate.sinica.edu.tw
   

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明清敘事文學。第一個拓展的主題是清代女性彈詞小說,部份成果已集結成《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一書。我希望重審小說史建構與研究上散文/韻文,短篇/長篇之間的界線,所以一直嘗試以文化、歷史與社會的角度,探索明清時期不同形式之敘事文學的文史底蘊。在時代方面,我希望連結明清文學與近現代文學,重新探討兩者之間的衝突與融合,因此關注二十世紀初的民初文壇,特別是女性文學的發展演變、雜誌編輯的文化視野等問題。在議題方面,我持續探索明清以至近現代的城市文學與文化。同時,由於注意到明清小說中的「非漢」因素,我也嘗試思考漢文化與其他族群文化(例如滿族與苗族)互動的層面。如果自我分析的話,可以說我一貫的思考是相對於某種象徵意義下之中心的「邊緣性」。

我近年對明清敘事文學的研究,涉及不同的類型與表現方式,但核心關懷則是明清文化中突出的個人意識與個人形象,如何透過一種對空間尺度(包括實際的地理空間與非實體的精神空間)的想像而表現出來,並與社會及歷史的情境發生互動。如果把文本視為一種隱喻意義上的空間,我便是在字裡行間追蹤兩個類型的空間尺度,其一是實際的地理空間,例如特定的城市及其歷史、文化與文學表現,或者遙遠邊方的風土人情;其二則是精神空間,例如女性藉由特異的行為與文學創造的活動而為自己塑造的心靈世界。至於「歷史」的層面,則是所有研究課題背後潛存的動力,蓋不論是創作的個人、被創造的文本,以及想像的空間,無一能脫開歷史情境的脈絡。

近幾年我也對清末民初城市文化與文學的蛻變進行考察。我企圖瞭解被後來的文學史視為傳統文化殘餘物的舊派文體與文人(包括閨秀作家),如何對應文壇新興的出版文化、重新塑造的美感價值,以及現代城市的生活經驗。而另一批人又如何自覺的選擇遠離新興都市文化,投身邊地的開發事業,從而展開另一種形式的教育與文藝生涯。這一系列研究一方面嘗試開發新的材料(民初報刊與雜誌),一方面則延伸了我對明清時期彈詞小說以及女性文學的探索。相關成果已集為《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文壇研究》一書。

未來我仍將以古典敘事文學為核心,繼續探索文學中的族群書寫、城市文學與文化等等層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