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 (2018-2019)

photo
王明珂 Ming-ke Wang
現職: 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歷: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
經歷: 本所助理研究員 (1984.8-1993.8),副研究員 (1993.8-1999.6),研究員 (1999.6-2014.9),特聘研究員 (2014.9-)
本所人類學組主任 (1999.7-2000.11),本所副所長 (2000.10-2002.12)、(2003.11-2004.10),本所所長 (2017.3-)
代理本所文字學組主任 (2001.4-2002.1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1992-1993)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兼任副教授 (1994-1996)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副教授 (1997-1998),兼任教授 (2002-2004)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 (Visiting Scholar 1998.9-1999.4)
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客座教授 (2000-2002)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2004-2005)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 (EALC) 訪問學者 (2005.8-2005.11)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兼任研究員 (Research Associate 2005.12-2006.7)
國立台北大學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2008-2009)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者 (2009.1-2010.1)
國立中興大學「(林)萬年人文講座教授」、歷史系教授、文學院院長 (2010.8-2013.7);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2011.8-2012.12)
美國史丹福大學訪問學者 (2013.9-2014.5)
日本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2014.7-2015.3)
本所集刊編輯委員 (2015.9-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2015.10- )
信箱: directorihp@asihp.net
   
邊緣與反思性研究

近十多年來,我一直從事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華夏邊緣研究,我的學術與現實關懷表現在四本專著上。在《華夏邊緣》(1997) 一書中,我說明公元前2500年以來華北的氣候與人類生態變化,如何導致華夏邊緣與華夏認同的形成,以及華夏邊緣人群如何接受某些歷史記憶以成為華夏,或在近代中國國族建構中成為少數民族。在《羌在漢藏之間》(2003) 一書裡,我探討「羌人」如何在歷史發展中成為漢、藏的雙重邊緣,在近代中國國族建構中他們又成為漢、藏與西南民族間的黏著劑。另外,我指出流傳於羌、藏族中的「弟兄祖先故事」是一種特殊歷史心性下產生的「歷史」。基於此,在2006年出版的《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中,我重新詮釋文獻與口述資料中各種英雄祖先歷史(另一種歷史心性產物)與弟兄祖先故事,以說明華夏的擴張以及華夏邊緣人群的認同變化。《游牧者的抉擇》(2008) 一書,是以人類學游牧社會研究成果來探索早期(漢代)中國北方三種游牧部族(西羌、匈奴與鮮卑)與華夏帝國間的互動,及其在人類生態上的意義。

在理論與研究方法上,《華夏邊緣》主要依藉的是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理論。在《羌在漢藏之間》中,基於文本與情境(或表徵與本相)的對應關係,我以更細膩的文本分析來探索社會歷史記憶,以發掘隱於其文本與表徵中的社會情境與歷史本相。在《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中,我進一步提出文本敘事結構與情境結構亦有其對應關係;藉由歷史心性、文類與模式化情節三層次敘事結構,以及個別文本對它們的依違,我分析相對應的華夏與華夏邊緣人群之認同情境與社會本相。

在現實關懷上,我的研究並非解構也非附和傳統的民族史知識,而是期望經由「化陌生為熟悉」到「化熟悉為陌生」之過程,產生反思性知識 (reflexive knowledge);讓人們因此認識「歷史」的深層意義,藉此體會今人或古人在宣稱或接受一個「歷史」時的驕傲、期望,或卑屈與無奈。希望建立一體會、體諒與反思的民族史研究傳統,以消弭爭論「歷史事實」之史學所造成的各民族與國家間之敵對與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