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舜教授演講「生於王土,走向共和︰《「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緒論」紀要

 
講題: 生於王土,走向共和︰《「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緒論
主講人: 陳煒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主持人: 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7 月 22 日(一)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林小涵(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煒舜教授演講「生於王土,走向共和︰《「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緒論」紀要
 
 

  陳煒舜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古典詩文、文論、文學文獻學、藏書史、先秦神話與翻譯研究。著有專書《楚辭: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從荷馬到但丁》、《明代前期楚辭學史論》、《屈騷纂緒》、《世俗想像與歷史記憶:晚明話本帝王故事新考》、《明代後期楚辭接受研究論集》等,並於海內外期刊、論文集、研討會上發表論文百餘篇。閒暇時創作散文隨筆、新舊體詩歌,以及翻譯外文詩歌與歌詞,結集出版者有《卿雲光華:列朝帝王詩漫談》、《被誤認的老照片》、《神話傳說筆記》、《尋找繆思的歌聲》、《話梅》等。

  本次演講為陳教授就即將問世之新作——《「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記憶、想像與認同》展開緒論,綜述全書研究旨趣、所考察詩人之群體及作品、提出問題、架構之設計等。提出「清末一代」(生於清末二十年 [1890-1911] 社會世代)之概念,藉由探析十位「清末一代」舊體詩人:包括遜清皇族溥儒 (1896-1963) 與溥傑 (1907-1994)、袁氏子弟袁克權 (1898-1941) 與張伯駒 (1898-1982)、汪系文人陳公博 (1892-1946) 與胡蘭成 (1906-1981)、國軍將領羅卓英 (1896-1961) 與李則芬 (1909-2004)、中共作家蕭軍 (1907-1988) 與聶紺弩 (1903-1986) 等,尋繹蘊含其詩作中的記憶、想像與認同。

  陳教授首先由語言的問題展開論述,以清代官方翻譯《蒙古源流》中舊題元惠宗 (1320-1370)〈哀二都歌〉為例,認為此首以文言文所寫的自由詩,可呼應鄭毓瑜教授在《姿與言》中對唐鉞 (1891-1987) 說法之闡釋。即自由詩在律度上是文白不分,且文言、白話的書寫在「音律」上仍具關連性等諸特點。認為從語言的角度向上溯源,甚至連舊體詩也未必可以完全納入文言文學的範疇內。陳教授指出抗戰時期有許多學院派文人寫作舊體詩,陳平原教授就曾談到西南聯大許多不同系所的教授經常一同創作舊體詩,如聞一多 (1899-1946) 曾寫下:「勒馬回韁作舊詩」。陳教授認為這批清末一代的學者、詩人或知識分子,他們「生於王土」——接受舊學教育,在清朝滅亡時,年紀最大的約二十一、二歲,故大多對清朝的滅亡無較深刻感懷。由於他們接受舊學洗禮,知識結構與後來者不同,因此他們詩中所展現的古典性∕現代性等問題顯得非常有趣。

  其次,陳教授說明有關「清末一代」舊體詩人之界說,參考西方學界對於「失去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1883-1900)、「偉大的一代」(the Greatest Generation, 1901-1927)、「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 1946-1964) 等世代起訖時間界定,歸納出一個社會世代往往約為二十年。本書所謂「清末一代」,乃指清末二十年間 (1890-1911) 出生,以華語為母語的社會世代。此世代恰好出生於十九、二十世紀之交,亦可視為世紀之交的一代。其中年齡差距大且有關係者多為兄弟(如黎錦熙 [1890-1978]、黎錦光 [1907-1993])、堂兄弟(如溥儒、溥傑)、堂叔姪(如吳藹宸 [1891-1965]、吳語亭 [1897-1997])、師徒(如太虛法師 [1890-1947]、趙樸初 [1907-2000])及友儕等類。

  清宣統元年己酉 (1909) 舉行最後的拔貢,但「清末一代」於此時尚幼,僅極少數由此進入仕途。陳教授引述王麗華之統計,自同治元年 (1862) 開辦第一所近代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開始,洋務派在三十多年間共開辦近四十所新式學堂。不少由此所培養的「清末一代」專業人才,在辛亥前大抵仍處求學階段。能供職官府者,僅曹經沅、吳藹宸等寥寥數人而已。不過進入民國後,「清末一代」在就業方面之高度「結構分殊性」(structural differentiation) 卻是前所未有的。

  民國時期為「清末一代」由青少年步入中年之階段。陳教授以五四運動為例,指出「清末一代」中的胡適已是北大青年教師,瞿兌之 (1894-1973) 、羅家倫 (1897-1969)、蘇雪林 (1897-1999)、易君左 (1899-1972) 等則是大學生。1949 年大陸易幟,華人群體大幅離散,有許多南奔臺、港,遠赴歐美者。

  在中國大陸以外(如香港、臺灣、東南亞、歐美等地)屬於此世代的舊體詩人,雖未必親歷上述歷史事件,卻也受到影響。如李慶年《馬來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具體而微地呈現出在二戰結束、本土化浪潮興起前,世界各地華人群體對文化母體中國大陸的記憶、想像與認同。故此,陳教授亦將流寓於中國大陸之外、出生於二十世紀之交的舊體詩人目為「清末一代」。




  在辛亥革命前,香港、臺灣已從清朝的版圖割讓,但兩地居民仍保持著華人的母語生活習慣。以香港為例,新界原居民大族的歷史往往可追溯至宋代。如位於北九龍的宋王臺,相傳是幼帝駐蹕處,成為「記憶之場」(lieu de mémoire),提供民初陳伯陶 (1855-1930) 等遜清遺老設計景觀、寄託黍離之思的場所。「乙未割臺」之際,多數臺籍「清末一代」尚未出生。陳教授以張達修 (1906-1983) 為例,援引李知灝的看法,指出張氏透過自父、祖的傳述,雖無易代經歷,卻常自居「遺民」,詩作亦常透露出「遺民」認同、串聯出想像的故國。陳教授認為這種自居遺民之心態,因出於文化層面,故較基於政治因素的文化認同更為穩定。

  再次,陳教授聚焦於「清末一代」舊體詩詞,認為「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的思想情感、際遇、知識等層面,皆反映於其舊體詩作中。這些為數雖夥的詩人、詩作,長期缺乏整理、研究,直到近二、三十年才漸受學界關注,他們可分類如下:一、因政治影響力或遭遇受關注者,如毛澤東 (1893-1976)、聶紺弩的詩詞;二、因學術影響力受關注者,如陳寅恪 (1890-1969)、錢鍾書 (1910-1998) 等;三、因文化影響力受關注者,以「南張北溥」之張大千 (1899-1983)、溥儒最具代表性;四、因文壇影響力受關注者,如郁達夫 (1896-1945)、臧克家 (1905-2004) 等人;五、因區域影響力受關注者,如江蘇武進文人謝玉岑 (1897-1935)、香港女詩人冼玉清 (1895-1965) 等。而這些「清末一代」作者的詩集與詩作散佚情形,可歸納為;一、因世變亡佚,如范煙橋 (1894-1967);二、詩作未整理出版,如國軍儒將羅卓英;三、詩集刊行後流傳未廣,如袁克文 (1890-1931)、易君左;四、所編為選輯,刪汰或遺漏大量作品,如張達修、錢鍾書。

  復次,陳教授論及整個研究之問題與架構,指出將研究視野聚焦於「清末一代」舊體詩人,可為思考民國初建、白話文學時代到來後,舊體詩存在意義,並為清末到民初不同世代作者對舊體詩態度之差異等問題提供解答。此外,此際舊體詩流派碎片化,不易從文學群體的角度展開研究,故提出以政治或文化群體作為切入點,藉剖析探討若干具代表性的詩人,描繪其文化記憶想像與集體身分。

  最後,陳教授簡要歸納,指出「清末一代」舊體詩人無論所屬政治或文化群體,在「走向共和」過程中,其舊體詩中所蘊含的鄉愁、記憶、想像和認同,皆展現他們的遺民意識。緊接著主持人廖肇亨教授及與會學者就「清末一代」定義、時序,詩人群體的階級、性別問題等問題,與陳教授進行對話,演講於熱烈討論中圓滿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