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辺美季教授演講「日明“勘合”交渉と琉球、そして台湾」紀要

 
講題: 日明「勘合」交涉中的琉球與台灣
(原題:日明「勘合」交渉と琉球、そして台湾)
主講人: 渡邊美季教授(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
主持人: 岡本弘道教授(縣立廣島大學人間文化學部)
與談人: 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時間: 2018 年 8 月 21 日(二)下午 2:00 至 3:4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李侑儒(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生)
 
渡辺美季教授演講「日明“勘合”交渉と琉球、そして台湾」紀要
 

  本場次報告者渡邊美季教授專長為近世琉球史,長年研究琉球與明、清、日等東亞各國關係,著有《近世琉球與中日關係》一書及多篇相關論文。


  渡邊教授首先介紹十七世紀初期的東亞國際情勢背景,指出琉球在日、明外交之間的重要性。即便琉球經過島津氏的侵略,卻仍能維持王國的型態,其原因即在幕府企圖藉由身為明朝朝貢國的琉球從中斡旋,恢復十六世紀中葉以來斷絕已久的日明「勘合」(國家貿易)。然而明朝由於對日本保持強烈的警戒心,面對琉球的態度也改為強硬,也使得琉球的斡旋工作趨向消極,轉而致力於恢復琉明關係。日明雙方雖然並未締結正式國交關係,卻藉由與彼此兩國同時具備國交關係的琉球,形成間接相連的狀態。換言之,近世時期的琉日中三國關係,在歷經「琉球侵攻」以及之後日明「勘合」交涉的過程之後,大致可謂底定。


 

  另一方面,經過豐臣政權進攻朝鮮以及德川政權侵略琉球之後,日明雙方都認識到必須讓彼此之間的地理疆界更為明確化,清楚區分敵我關係,使琉球與台灣的重要性和戰略地位隨之提升。日明之間的邊界,與東亞的秩序變動密切相關。值此瞬息萬變之際,身處前線的琉球非常迅速地解讀並即刻利用當下的局勢變化。

  在這段過程中,琉球政權對於日明兩國在外交上一貫採取兩手策略。對琉球而言,最重要的並非選擇向其中任何一方靠攏,而是如何在兩者之間的夾縫中求取王國的存續,並確保自身的地位。因此,琉球曾經主動且積極地進行一些嘗試,其中一項即為利用「日本出兵台灣」的軍事情報。渡邊教授援引《歷代寶案》及琉球送給福建官員的咨文,指出琉球曾對明朝提出 1609 年肥前大名有馬晴信「台灣偵察」事件為背景的論述,以及向明朝通報 1616 年長崎代官村山等安的「台灣遠征」行動,兩者都可以解釋為琉球為宣傳自身的存在意義,抑或是為改善琉明關係而採取的策略。


  到了 1680 年代,隨著清朝統治地位的確立,地理意義上的日清邊界也相對穩定,精神意義上的邊界反而受到重視。直到 19 世紀歐美列強來到東亞,衝擊既存的國際秩序,才使得琉球與台灣的重要性再次提升。渡邊教授引用若干先行研究及薩琉史料,基本上同意島津齊彬所採取的積極對外政策,日後透過薩摩藩士影響明治時代的征台論。除此之外,其實十九世紀初年薩摩方面的史料已有琉球漂流民遭台灣原住民殺害的記載,顯示此事早為薩人所知。因此渡邊教授推論,日後明治政府利用琉球漂流民遭台灣原住民殺害一事出兵台灣,其發想或許同樣也源自齊彬。

  評論人劉序楓教授針對報告內容進一步補充。劉教授首先指出,十六世紀末日本對台灣(高砂)的認識大多來自西洋傳教士,實際上仍一知半解。直到鄭氏控制台灣,派遣貿易船隊到長崎,幕府才透過各種風說書得知台灣情況,但隨著台灣納入清朝版圖,貿易船限制由乍浦出航,也使得日本對台灣的認識停留在鄭氏時期。其次,薩摩對外國情報的蒐集,除了主要來自琉球之外,還包括薩摩藩出身的漂流民、漂流(多為偽裝)至薩摩的貿易船,以及十九世紀中葉後前往琉球的西洋船。齊彬對台灣的知識確實透過琉球,但消息來源可能來自西洋船,才以此為基礎在 1857 年提出台灣出兵論,因應西洋勢力的入侵。此外,劉教授也分享個人對漂流民的研究成果,提供清朝史料中有關琉球漂流民的各項事例,並特別介紹《清國漂流記》、《朝鮮漂流日記》、《漂流臺灣チョプラン島之記》等書。


  中研院近史所巫仁恕教授提問,何以十六世紀末的日本人將當時尚未繁榮發展的雞籠、淡水列為侵略目標?渡邊教授回應,在日明「勘合」斷絕的情況下,當時的貿易型態是以雙方共同前往第三地進行的交易,因此港口的地理位置相較於規模更為重要。浙江大學尤淑君教授則提問,本文中的地理境界與精神境界,與 1879 年「琉球分島改約論」時期用來界定疆界的「主權國家」概念是否有所關聯,或許可以進一步深入討論。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