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蘭教授演講「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紀要

 
講題: 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
主講人: 努爾蘭 (Nurlan Kenzheakhmet)教授(哈薩克紮爾巴耶夫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客座教授)
主持人: 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時間: 2018 年 4 月 17 日(二)下午 3:50 至 5: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 301 會議室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努爾蘭教授演講「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紀要
 

  本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寰宇漢學講座,共有兩場演講,一場是由魯大維教授 (David M. Robinson) 主講的「明朝也有天可汗嗎?明前中葉帝王形象的內亞面目」,另一場則是努爾蘭教授主講的這場「十五、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各國關係研究」。這兩場演講都凸顯內亞局勢與相關政治經營對明朝的重要性,向與會者揭示傳統明史研究較少觸及的面向。美國「新清史」潮流席捲華文圈歷史學界,近年引發諸多討論與反思,兩位教授的研究成果恰好能為學界提供元、明、清三代在統治策略、國際政治處境及其認知,乃至君主與政權形象塑造等方面異同與聯繫的思考。

  努爾蘭教授來自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曾負笈新疆大學、北京大學,並於 2007 年取得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先後任職於哈薩克馬爾古蘭考古機構 (The Margula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德國波昂大學 (Bonn University),現為哈薩克斯坦納紮爾巴耶夫大學 (Nazarbayev University)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客座教授。努爾蘭教授主要研究十五至十六世紀明朝與歐亞大陸的關係,今年獲漢學研究中心獎助來臺研究,亦以此為研究主題,而此次演講內容便是其近年的研究成果。努爾蘭教授通曉漢語、俄語及土耳其語,其研究亦致力於整理和比對相關諸國的史料,考證明朝時期來往諸國的歷史發展,對過往的諸多陳說亦有所修正。在本次演講中,努爾蘭教授主要介紹帖木兒帝國瓦解之後,明朝在西域面對的幾支勢力,這些勢力在明代史籍中可能擁有不同的名稱,亦難以與今日的地名相對應,故在討論與考證的過程中不時出現混淆,努爾蘭教授透過大量中外史料乃至古今地圖的對照,對這些勢力的地理位置與概況進行考察。

  首先是金帳汗國 (Golden Horde),在元代時被稱為「月祖伯」(可見於〈元經世大典西北地理圖〉)或「月即別」(《元史》),明代時則被稱為脫忽麻 (The Tuqmaq),在永樂、正統和景泰年間都曾遣使來朝。

  其次是十五世紀中葉,白帳汗國末代統治者巴拉克可汗(?-1427,或譯八剌汗)之子賈尼別克(?-1480,或譯劄尼癿)建立的哈薩克汗國,在明代稱以「額即癿哈辛」。「哈薩克」一名最早出現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代文獻中,目前研究哈薩克歷史的學者亦普遍認為,清以前的漢文文獻並未出現關於哈薩克的記載,但努爾蘭教授注意到十五至十六世紀的突厥-波斯文獻中,哈薩克汗國被稱為 Uzbek-i Qazāq。以此為線索進一步考察便會發現,明代文獻中確實存在關於哈薩克人和哈薩克汗國的記載。《明英宗實錄》及《明世宗實錄》皆曾以不同名稱提及此勢力,如「阿思癿」、「額即癿」、「額即癿哈辛」、「哈辛」等,這些名稱都是 Uzbek 或 Uzbek-Qazāq 的音譯。關於「額即癿哈辛」的詳細討論也可見於《嘉靖各部新例》等明代文獻中。

  接著是阿布海兒可汗(Abul-khair Khan,1412-1468,即《明實錄》中的脫忽麻地面卜剌孩王)死後,其姪昔班(Shaybanid Khan,1451-1510,即《明實錄》中的撒馬兒罕番王沙亦癿王)南下河中地區,在帖木兒帝國廢墟上建立的昔班王朝 (The Shaybanid dynasty)。明人稱之為「撒馬兒罕」或「撒馬兒罕地面」,稱其統治者為「番王某某」,以區別先前的帖木兒帝國統治者。從 1508 年開始,《明實錄》便出現關於昔班王朝的記載,一直延續到 1618 年。

  再來是西亞的奧斯曼帝國,該國亦與明朝建有密切的外交與經濟關係。在伊斯蘭地理文獻中,東羅馬帝國被稱為「魯米」(Rūm)、「魯米地面」(Bilād al Rūm) 或「魯米國」(Mamlakat al- Rūm)。賽爾柱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建立國家後,該地被稱為 Rūm,奧斯曼時期也沿用此稱號。而在不同時期的《明實錄》中,奧斯曼帝國被賦予了不同的譯稱,如「肉迷」(1423-1445)、「戎地」、「戎地面」(1437-1459)、「魯迷」(1524-1618) 等。

  努爾蘭教授在介紹奧斯曼帝國時,向與會者展示明代中葉宮廷製作之絹本地圖〈蒙古山水地圖〉的片段畫面,當中即有標示為「戎地面」的城池。雖然目前學者多認為該城是古埃及港口城市貝勒尼斯 (Baranis),但這其實就是《明實錄》中提及的「戎地面」,即今伊斯坦堡。努教授也介紹他對地圖中其他城市的考證,例如在過往的研究中,「卜兒思」一地被讀成「十兒思」,並等同於阿拉伯半島上的夏爾迦 (Sharja),但其實卜兒思就是今日土耳其的布爾薩 (Bursa)。

  最後介紹的,則是一群出現在明代文獻中、分布於今日西亞和歐洲地區的人群「俱漢兒人」。明代〈西域土地人物略〉和〈西域土地人物圖〉(收入嘉靖《陝西通志》)等關於西域的歷史文獻、歷史地圖中都有出現「俱漢兒人」。他們分布於文谷魯(Bagras,巴格拉斯,今屬土耳其)、也勤朵思(或作也勒朵思,即羅得島Rhodos)、撒黑四寨(Shaizar,沙伊札爾,今屬敘利亞)、菲郎(Farang,義大利或歐洲之泛稱)和魯迷等地,這些城市或地區主要位於西亞或地中海沿岸。目前學者們普遍認為,「俱漢兒人」就是在明代時期西遷的漢人。但努爾蘭教授認為,「俱漢兒」其實是阿拉伯語 Kuffar(Kafir 的複數形式)的音譯。Kafir 是伊斯蘭教用語,意為「異教徒」,與穆斯林對立,特指西亞和歐洲的基督徒。而「俱漢兒人」分布的城市和他們的髮型,均可證明這一點。

  努爾蘭教授在展示〈西域土地人物圖〉的片段時指出,該圖在安各魯城(今土耳其安卡拉)附近標出「巡檢司」。巡檢司在元、明、清三代為管轄人煙稀少地區的非常設單位,除了無行政裁量權之外,也沒有常設主管,其功能性以軍事為主。但明代並無資料可證明,曾在小亞細亞地區建立巡檢司。故努教授認為,當初嘉靖《陝西通志》的編者趙廷瑞、馬理和、吕柟等人,應是以儒家思想為準編纂〈西域土地人物略〉和〈西域土地人物圖〉,以迎合明朝之政治目的與願望。

  演講後的討論,與會者提出許多不同層面的問題。例如明朝對當時西域各國可能抱持哪些政治意圖?那時前往西域的旅行者是否留下相關紀錄?而從元朝到明代所產生的各類地圖與文獻,當中地名譯稱的系統彼此存在哪些關聯?還是說這些文本中其實蘊含了多套系統?此外,也有與會者進一步詢問演講中展示之〈蒙古山水地圖〉的相關資訊。努爾蘭教授在回應時,指出帖木兒帝國在尚未瓦解前,其實是明朝相當忌憚的一股勢力,故當時明朝與西域諸國建立關係,亦有從中尋求盟友,以制衡帖木兒帝國的意圖。努教授也提到,明朝對當時歐亞各國地名的譯稱,有許多是譯自阿拉伯—突厥—波斯文,而在突厥-波斯文獻中便保留許多此類地名,他自己在從事相關研究時,便大量參考波斯的文獻及研究,目前這些文獻也有不少已譯成英文,在使用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