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交流史、全球議題與圖像傳播」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7 年 12 月 18 日(一)下午 1:30 至 12 月 20 日(三)下午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館
撰寫人: 王莛(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高睿隆(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17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交流史、全球議題與圖像傳播」場次會議報導
 

  「交流史、全球議題與圖像傳播」領域共分為十個論文組,共計三十九篇論文。學者分別由圖像傳播轉譯與視覺觀看再現、物質及出版的東亞跨文化交流等面向,探究明清時期海域交流、視覺圖像、物質文化等議題,呈現海內外明清研究學者最新的研究心得。茲將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明代中後期男性視角下關於美人的圖像、品鑒及文學表象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評論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發表人:汪一舟(德國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描繪自我:唐寅繪文士與名妓交往圖像的產生與畫意——兼談其繪畫風格追求
發表人:Lucrezia Botti 教授 (Department of th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China and Inner Asia,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論 題:論王次回 (1593-1642)《疑雨集》中的真實美人
發表人:陳佳妮(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與內亞系博士生)
論 題:慾望世界的藝文實驗:明代南京的花榜

  明代中期到晚期,男性的風流韻事和對美人的強烈興趣在儒家社會被公認為一種值得稱道的文化資本。本論文組試圖探討這一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文化現象,在各種媒介的藝術形式上(包括繪畫、版畫、詩詞、酒牌等)呈現之背後動因及內涵。

  汪一舟根據唐寅三幅妓女題材繪畫《李端端圖》(南博)、《仿唐人仕女圖》以及《陶谷贈詞圖》(臺北故宮),從圖像本身的淵源、題畫詩含義、結合《唐寅集》中其它詩文來解讀畫意的三個層次,探討唐寅如何利用妓女的圖像來塑造自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形象。

  Lucrezia Botti 教授探討王次回《疑雨集》中有關真實美人的詩歌。認為王次回生活中確曾存在的情人詩作有助於詩人為自己創造一個風流才子、「須占看花第一籌」的女色鑒賞家的身分。

  陳佳妮分析花榜創作在明代南京這一名妓文化中心的發展,以及青樓品藻和文人文會的互動。同時,窺見明代名妓在文人文會中的參與程度和身分地位的轉變,以此證明花榜是整個明代社會營造情色慾望和傳播名妓形象的重要角色。

第二場
東亞日、韓、越三國的書籍與出版文化:以傳播、重構、書寫為中心

主持人:王國良教授(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評論人:王國良教授
發表人:林桂如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從胡文煥版《事物紀原》論江戶人眼中的中國書賈
發表人:許怡齡教授(中國文化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
論 題:從「節要書群」論韓越朱子學的差異——以「永樂三大全」和「朱子文集」的接受為中心
發表人:葉少飛教授(紅河學院紅河州越南研究中心)
論 題:黎貴惇《大越通史》的史學研究

  本論文組集中探討漢籍自中國流播東亞後,對日韓越三國書籍及出版文化形成之影響,討論範圍涵蓋東亞三國書籍的傳播者、讀者、刊者、重構者、撰寫者,並分述書籍流播東亞的進程:傳播、重構、及當地內化書寫之文化脈絡。

  林桂如教授以江南書賈胡文煥《事物紀原》作為研究中心,多方面具體分析江戶讀者與刊者的異域之眼中所見江南書賈形象,從中審思漢籍的東亞傳播與中國書賈形象建構之關係。

  許怡齡教授以東亞書籍史上尚未受關注之「節要書」為題,透過比較韓越兩國「節要書」迥異的文本選擇及節要方式,剖析「節要」作為對原始文本的刪節或繼承,在東亞書籍史、思想史上的意義。

  葉少飛教授突破學界對《大越通史》史觀的普遍性論述,從體例、內容與客觀歷史背景探討《大越通史》作者黎貴惇在政治動盪中對《春秋》、《史記》書寫精神之繼承,力證黎貴惇拒撰官方史書卻私撰史書之深意,突顯東亞各國歷史書寫意識之交流與結合。

第三場
明淸學術思想的朝鮮受用

主持人:金文京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評論人:金文京教授
發表人:姜智恩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論 題:朝鮮儒學史上的「實學」——以十七世紀東亞為視野的考察
發表人:鄭雨峰教授(韓國高麗大學國文學科)
論 題:朝鮮知識分子對明清書籍的接受及其意義——以鄭瑄《昨非菴日纂》為中心
發表人:朴英敏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
論 題:朝鮮時代女性的學問與著述——由《清閨博物志》的明凊書籍引用看中世女性的知識
發表人:朴京男教授(韓國高麗大學民族文化硏究院)
論 題:《列國志》的朝鮮受用與歷史的真實性問題



  十七世紀以來,實學成為改變明清與朝鮮及日本的主要學術潮流之一,本論文組首先在東亞的視角下審視其意義,而後通過流行於明清和朝鮮的特定書籍與作品,考察書籍受用的脈絡及其意義。

  姜智恩教授根據明清朱子學與十七世紀以降朝鮮文獻指出,實學乃是以儒學價值治國,進而實現儒家精神。至於武士統治的江戶日本,儒學價值無法發揮治國功能,遂轉為展開日常生活實用之學。

  鄭雨峰教授以鄭瑄《昨非菴日纂》為研究中心,從三個方向具體分析該書為朝鮮後期接受的情況,即被視為牧民書、清言書、善書接受的三種情況。除了分析該書為朝鮮後期接受的情況外,亦與中國、日本的接受情況相互比較。

  朴英敏教授指出《清閨博物志》中引用了大量書籍。上自天文、地理等抽象領域,下至醫學、園藝等具體領域,乃至於文學或藝術領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博物志。本文就《清閨博物志》分析憑虛閣李氏的著述態度,考察朝鮮時代女性的讀書傾向,一窺中世女性學問與知識的實相。

  朴京男教授通過手抄本及文集資料等相關文獻,考察朝鮮王室、士大夫與民間讀者們對《列國志》的接受意識,掌握朝鮮時代讀者們對歷史演繹小說的閱讀反應,據以考察擺盪於歷史的事實與創造的想像間歷史的真實性問題。

第四場
東亞海域交流史下的詞彙分析

主持人: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論 題:唐人與十七世紀初的 Selden Map:以日本群島的地名分析及其知識來源為例
發表人:李毓中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論 題:從《漳州話語彙》看十七世紀閩南用語與生活
發表人:康培德(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
論 題:十九世紀荷屬東印度群島漳州裔唐人用語中的地名:以《公案簿》為例
發表人:白偉權教授(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論 題: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新馬華人對地名的標準化與詮釋:以新加坡《叻報》為研究 (1887-1932)



  十六世紀以降,航海、繪圖、印刷等技術進步,歐洲人藉由與東亞世界交流所蒐得的東亞資訊,透過輿圖、辭典、官方檔案、報章雜誌等方式,建構成較為完整的東亞資訊並加以流通。隨著資訊日益發達及語言因素的突破,本論文組以地圖、詞典及地名等面向,探討東亞海域內有關華人詞典及地名詞彙用語的內含及其變遷。

  陳宗仁教授以十七世紀初的 the Selden Map為研究重心,依據此圖本身之文字、圖形,分析有關日本群島的地名及其知識來源。首先逐一討論各個地名的指稱,其次說明這些地名是福建地區海商、水手對日本各地的稱呼。反映十六、十七世紀中國東南沿海福建、浙江一帶人士的日本知識。

  李毓中教授根據《漳州話語彙》手稿所記載的閩南用語,分析十七世紀初漳州移民的日常詞彙,如何反映出當時閩南人的日常生活、貿易商品內容與形式、海內外地理知識等知識,以此建構出十七世紀閩南人的生活樣貌。

  康培德教授從本地名 (endonym) 與外來名 (exonym) 的角度,討論十八、十九世紀荷屬東印度群島巴達維亞當地漳州裔唐人用語中的地名與外來名在三處的分布狀況,並分析漳州裔唐人移民對荷屬東印度群島地理空間命名背後的認知。

  白偉權教授藉由《叻報》當中的地名,討論這些地名在時間軸上的標準化過程以及空間分布趨勢,從中了解早期南來華人地理空間觀的形塑與變遷;以及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華人大量移入馬新地區與不同文化接觸之後,對於該新環境地理知識的形構過程。

第五場
宮廷、地方與世界:十七至十八世紀視覺與物質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主持人:王靜靈教授(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中國部兼亞洲藝術研究中心)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孫悅教授(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
論 題:吳窯小識
發表人:吳文婷教授(德國德勒斯登中國瓷器館藏數位計畫)
論 題:清時期釉上彩大型蓋罐在西班牙宮廷的流傳
發表人:黃忠杰教授(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
論 題:啟蒙的藝術:波蘭王奧古斯都二世收藏的德化外銷瓷研究
發表人:王靜靈教授
論 題:馬國賢《避暑山莊三十六景》銅版畫研究

  明清以來,宮廷與民間的奢侈品、消費品數量激增,海外貿易興盛。隨之而來的是相關藝術領域和物質產品迅猛發展。本論文組集中關注這一時期的宮廷、地方與世界間視覺與物質文化的互動性。

  孫悅教授以李斗《揚州畫舫錄》中載〈吳窯〉為線索,考察吳麐其人的生平及交遊,重點關注其業陶經歷和藝術活動。結合乾隆時期的瓷器實物,分析「吳窯」瓷器的特點。最後結合檔案材料,探討吳窯的屬性,確定其為私窯而非官窯。

  吳文婷教授指出西班牙釉上彩瓷的流傳似乎侷限在宮廷,種類亦有限,大型蓋罐是為西班牙王室收藏的重點。因此,本文試圖就此現象以釉上彩出口大型蓋罐為例,探討清時期釉上彩瓷在十八世紀西班牙王室及貴族階層的流傳、交易運輸管道和接收情況。

  黃忠杰教授通過十七至十八世紀時期最為著名的東方藝術收藏家「奧古斯都二世」切入,以德國考察的第一手資料和文獻佐證,對奧古斯都二世收藏的福建德化外銷瓷展開研究,並將其置入當時的中西方語境中進行考量,既考察西方啟蒙藝術思想如何影響中國古陶瓷藝術,同時也反觀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啟蒙運動的相互關係。

  王靜靈教授以馬國賢《避暑山莊三十六景》銅版畫為中心,討論銅版畫技術引進清宮及其相關問題。首先對其製作過程進行重建;其次就其援引之圖式以及風格等問題進行討論,特別著重分析在不同物質與媒材之間,歐洲銅版畫技術如何轉換中國傳統繪畫之筆墨;最後討論馬國賢《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及其相關作品和銅版畫技術在清宮視覺文化上的意義。

第六場
Manchu Sour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主持人:Mario Cams 教授 (University of Macau-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陳妍蓉教授(比利時魯汶大學講師)
論 題:“A Manchu-language Biblical Narrative in early Qing China”
發表人:Mårten Söderblom Saarela 博士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Berlin)
論 題:“Gottlieb Bayer (1694–1738)'s alphabetic decipherment of the Manchu script”
發表人:Mario Cams 教授
論 題:“Manchu Language and the European Missionaries’ Geographic ‘Discovery’ of the Qing’s Mongolian Frontier”
發表人:Fresco Sam-sin 教授 (Lecturer of Manchu and Manchu Studies, University of Leiden)
論 題:“The Strange Tale of a Fake Manchu Coin in 19th Century Paris”

  本論文組重點關注兩個主題,其一是滿族研究,側重於清代豐富的文本檔案以及物品;另一個則是探討明清時期歐洲與中國文化接觸交流的現象,並從跨文化研究中理解傳統的明清歷史研究中經常忽略的訊息。

  陳妍蓉教授追溯拉丁文聖經中的兩個片段,並將故事轉化為滿州聖經文獻,補充其缺失的部分,並揭示當時多種語言的文本文化中聖經被接受的歷史。

  Mårten Söderblom Saarela 博士探討歐洲傳教士深入中國偏遠邊境地區,探究清朝建立這「西方世界報導的第一件大型中國事件」,並分析在十七世紀後期,這批歐洲傳教士如何將旅程中收集到的資料傳遞至巴黎。

  Mario Cams 教授通過比較滿文和歐洲製圖,以及有關傳教士的手稿和公布的日記,分析這些旅程中收集的地理信息是如何返回歐洲,又是以何種形式返回歐洲。

  Fresco Sam-sin 教授分析了清代翻譯和外交官張德彝 (1847-1918) 的日記,內容記載他在十九世紀訪問巴黎的一個硬幣工廠。本文圍繞兩個涉嫌偽造的清代硬幣,並深入探索十九世紀歐洲的仿冒市場。

第七場
晚明清代的行旅體驗與圖像轉譯

主持人:談生廣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藝術博物館)
評論人:談生廣教授
    谷卿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發表人:杜娟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
論 題:紀游詩文與實境山水畫:王世貞對紀游文圖轉換的興趣與推動
發表人:谷卿教授
論 題:石濂大汕的行跡記述與身分書寫:兼及其詩畫遊記之互文
發表人:尹彤雲教授(美國麥克林藏品亞洲藝術博物館)
論 題:溯源報本:美國馬克林收藏《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東巡謁祭道路里程圖》研究
發表人:談生廣教授
論 題:「狀元」理想的一個夢幻泡影——從《江天行旅圖》再談弘治己未春闈舞弊案與唐寅

  古往今來,人們熱衷於將行旅中的種種體驗,述諸於文字和圖像,便產生了紀游文學和紀游畫。本論文組旨在多維度呈現晚明清代多形式的行旅體驗,以及由不同「體驗」所轉譯而產生的不同的圖像類型,呈現當時面貌紛呈的行旅文化。

  杜娟教授探討文人王世貞是如何切身推動晚明以後十分流行的紀游文圖互轉,特別是「實境山水」概念的提出,從文字與圖像的雙重層面強調了「行旅」的自我體驗。

  谷卿教授探討清初僧人石濂大汕的豐富經歷,行跡所到之處,多有詩文圖畫紀之,如《海外紀事》《行跡圖》。通過詩文圖畫記錄行跡,隱含了兼具禪僧、遺民、文人、旅者、國師等多重角色的身分書寫。

  尹彤雲教授通過「路程圖」地圖冊,研究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東巡謁祭的具體線路和天數,該地圖冊創造性地將時間和距離同時在畫面中呈現,反映了跟從皇帝的製圖者獨特的「行旅」體驗。

  談生廣教授結合學界新近研究與新見材料《江天行旅圖》,說明此作可能寄託了即將進京趕考的唐寅對狀元志在必得的夢想,而此一夢想隨著次年他被捲入禮部春闈舞弊案而化成泡影。而後,再談及弘治己未春闈舞弊案與卷涉其中的唐寅,最大程度還原當年發生的實情。

第八場
流動的目光、凝視的眼--十七世紀以來東亞各國對他者的觀看與映現

主持人:劉序楓教授(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評論人:互評
發表人:沈玉慧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清朝對外政策與東亞國交關係再探——以中日朝琉之往來為例
發表人:孫欲容(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唐土行程記》與十八世紀東亞異國知識的交流
發表人: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論 題:片帆敵愾震四海——日本漢文小說《海外異傳》中英雄書寫的敘事結構
發表人:羅景文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誰的富強之業——中、日、越三國參與者對於 1902 年河內博覽會的觀察與書寫

  本論文組欲透過多方視角,考察十七世紀以來東亞各國間之互動及信息流動、轉化的過程。

  沈玉慧教授藉由考察清代中日朝琉之間遣使往來、貿易、情報蒐集及漂流民送還等多元之往來型態,重新檢視清代中國對外政策之內涵與東亞國交關係之實態。

  孫欲容透過十八世紀的日本儒者清田君錦對於十五世紀漂抵中國的朝鮮人崔溥之見聞記錄——《漂海錄》的翻譯、增補及出版過程,考察十八世紀東亞知識的交流中,對他者認知的建構。

  劉家幸博士分析十九世紀的日本儒者齋藤正謙在《海外異傳》中,如何運用對十七世紀鄭成功反清復明、濱田彌兵衛來台抗荷及山田長正(政)於暹羅建功立業等事蹟的書寫與意識形態的操作,探討其對於近代日本帝國主義推動之影響。

  羅景文教授則是探討 1902 年中、日、越參加河內博覽會,彼此於西方知識與殖民處境下,對博覽會的體驗與態度,進而理解東亞各國乃至於東西方在相互觀照之下,彼此的認知差距與國家想像。

第九場
全球史與物質文化視野下的清朝與準噶爾

主持人: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評論人:蔡偉傑博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內陸歐亞學系)
發表人:林士鉉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論 題:消逝的存在——《皇清職貢圖》裡的衛拉特人
發表人:Dordzhi Kukeev 教授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Archeology, Kalmyk Institute for Humanitie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論 題:“Some Features of the Modern Historiography on the History of Oirat-Manchu and Oirat-Kazakh Relations: the Focus on the Objects of Material Heritage”
發表人:沈昊成(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準噶爾國與清朝之間的貿易關係:以邊市和入藏熬茶為中心
發表人:孔令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暨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Intelligence Networking between Ladakh, Tibet and the Qing Dynasty, 1724-1759”

  本論文組結合全球史與物質文化視野,重新探討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清準關係,主題充分涵蓋了清準關係史的重要面向。

  林士鉉教授分析陽瑪諾《景教流行中國碑頌正詮》書寫的歷史脈絡及其「文本政治」(textual politics),以理解傳教士與晚明的天主教信徒如何藉由此歷史遺物表彰其信仰和政治訴求。

  Dordzhi Kukeev 教授通過結合俄、中文史料與今日哈薩克斯坦等地所出土的準噶爾遺物,探討了清朝和衛拉特物質文化的交流。

  沈昊成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滿漢文檔案資料,詳細考察清朝與準噶爾國間互市和熬茶貿易的具體狀況,進而說明準噶爾國如何參與當代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銀金屬流通。

  孔令偉使用滿、藏、波斯文史料,勾勒出拉達克對十八世紀清朝歐亞情報網的建立所發揮的關鍵作用,探討清朝究竟是如何通過拉達克認識準噶爾、南亞乃至中東等地。

第十場
明清的藝術與圖像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侯米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生)
論 題:十八世紀中法藝術的交會——以 Huquier 的五套中國風設計圖冊為例
發表人:詹鎮鵬(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帝國戰圖與江南貢品——以乾隆朝《平定台灣得勝圖》雕漆掛屏為中心
發表人:沈淑琦教授(東南大學藝術學院)
論 題:國家、權力和圖像:中國清末民初醫藥廣告的國家認同和西方想像
發表人:白莉民教授(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語言文化系)
論 題:西國教育的中國想像:晚清的教科書及插圖
發表人:楊玉君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想像與現實的交融:近世民俗版畫中的財富與神仙

  本論文組著重探討明清的藝術與圖像,利用圖像探討中西藝術交會、國家認同與想像等議題。

  侯米玲以一位十八世紀初期的重要版畫家和出版商,Gabriel Huquier (1695-1772),在當時製作的一套版畫(共七十二幅)作為觀察對象,希望藉此瞭解當時中法藝術交會的情形,以及交會後所迸出的火花。

  詹鎮鵬以一組稀見的《平定台灣得勝圖》剔彩掛屏為核心資料,結合視覺分析及第一手檔案史料,重構其物質生命史,以及得勝圖像之政治宣示對地方官臣所產生的迴響,嘗試為清代宮廷文物的源流提供多元的詮釋視角。

  沈淑琦教授由物質史與性別史兩方面,探討清末民初中國《申報》中「艾羅補腦汁」和「人造自來血」等醫藥廣告圖像中「視覺性」、「現代性」的國家認同和西方想像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白莉民教授以晚清識字教科書的插圖為索引,分析晚清文科教科書的插圖及類型,梳理新式教科書中顯示的中國對西國教育的想像與理解,以圖像說明晚清教育改革者如何闡釋西方教育,並將其教育理念溶解、消化於中國語境中,從而創造中國版的現代教育。

  楊玉君教授說明,大部分具有吉祥意味的圖案母題都已有研究,然而屬於現實世界的人物扮像、器物反而少有人著墨。因此本文由物質文化的觀點出發,檢視年畫中的人物服飾、使用器物,指出其現實中的實物基礎,年畫如何呈現其中細節,並分析其中呈現的價值觀。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