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明清研究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坊」報導

 
時間: 2016 年 7 月 21 日(四)、22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2016 明清研究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坊」報導
 

  2016 明清研究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坊於 7 月 21 日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召開,歷時兩天,分八個場次,邀集了來自各地明清研究領域的學者,討論的議題多樣,視角也頗新穎。事實上,這正是籌畫此次活動的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進行的一項新嘗試。為提供國內外學界更多交流機會,委員會於 2016 年暑假期間試辦第一屆明清研究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坊,希望能匯集各種新的研究構想和訊息,並提供與會者一個相對輕鬆的交流環境。除了論文發表,議程中也安排介紹國內與明清研究相關的學術社群與資料庫。

第一場
尋找地方聲音:明清時期帝國法律秩序在地方社會的適用

主持人:姜永琳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ryn Mawr College)
發表人:姜永琳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Bryn Mawr College)
題 目:The Negotiated Order: The Central-Local Legal Dynamics on the Ming Southwest Borderlands(談判的秩序:明朝西南邊疆地區的中央——地方法律互動關係)
發表人:邱澎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題 目:Balancing Risk between Business and Politics: Commercial Lawsuits in Eighteenth-and Nineteenth-Century Suzhou and Chongqing(平衡商業與政治間的風險:十八至十九世紀間蘇州和重慶地區的商務糾紛)
評論人:尤陳俊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姜永琳教授透過分析明代官方處理西南邊疆地區漢族與非漢民族之間或各自法律衝突的態度,探討「漢法」與「土俗」在明代法律文化中的區別、適用情境,以及明帝國法律在西南地區的落實問題,並藉此反思「新清史」研究對明代歷史的些許誤解。

  邱澎生教授的研究則提到,明清商人因為顧忌政府對其之負面態度,而儘量避免上公堂,以往學界對於上述傾向已有不少討論,但邱教授從蘇州和重慶地區的地方檔案著手,指出檔案中大量的商業訴訟,以及十八世紀以降官方針對商業風險進行的法律改革,顯示了從十六到十八世紀,商人面對的政治風險強度已有很大的改變。故應分析更多材料,並注意中國的動態性與區域差異,重新考慮商人面臨的商業與政治風險。

第二場
舊章回,新媒介:明清小說與當代媒體文化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發表人:羅靚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Modern and Classic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Kentucky University)
題 目:The Humanity of the Non-Human(非人之人性:白蛇的三重越界)
發表人:吳逸仙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 Literatures,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題 目:From Woodblock Prints to Music Video: Lin Daiyu in Transmediation(從雕版繡像到音樂視頻:跨媒體製作中的林黛玉)
發表人:古柏 (Paize Keulemans) 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East Asian Studies Depart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題 目:Written in Stone: Database, Interface, and Narrative as Game in Suikoden/Shuihuzhuan(石碑遊戲:《水滸傳》及《幻想水滸傳》比較研究初探)
評論人:Teri Silvio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第二場次的三篇論文,主要討論明清小說如何在後世其他媒體中被轉化和再詮釋。羅靚教授以清末至當代有關《白蛇傳》的各種改編創作、表演形式、討論評議與商業產品為中心,指出「白蛇故事」因主角所象徵的「多重越界」,成為近代東亞文化轉型、政治變遷與商業發展過程中,可以一再取用、表達不同訴求的話題與資源。

  吳逸仙教授由晚清以降各種影像媒體創作中林黛玉的形象及其變動,探討《紅樓夢》傳播史與接受史上的一些問題。她認為,近代以來各種影像媒體對黛玉片面形象的呈現,如「葬花」場景的反覆複製或「多愁善感」面向的放大強調,在深入大眾印象的同時卻也逐漸偏離原著;而當代媒體如 MTV 對《紅樓夢》題材的詮釋,則又受到該類影像媒體「經典」主題與藝術風格的影響。

  古柏教授則比較日本角色扮演遊戲《幻想水滸傳》系列與原著《水滸傳》,認為這部借用「水滸傳」之名的系列電子遊戲,在人物、場景與情節等各方面雖與原著毫無關聯,卻擁有相近的「作業系統」 (operate system)——由一百零八位人物組成的「數據庫」(database) 與反映人物命運、組織結構的「介面」(interface) 石碑,兩者的結合雖可產生千變萬化的遊戲走向或文學敘事,但其實玩家的選擇/讀者的視界,卻只能侷限在特定的範圍內。

第三場
文士儒者的著述世界

主持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發表人: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題 目:「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之緣起、活動與展望
發表人:楊正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人文社會教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題 目:「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介紹
發表人:高野実 (Ph.D. Student,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題 目:Old Phraseology and Popular Songs: Authorless Authorship(古文辭派於民歌:無名的作者身份)
發表人:劉家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題 目:大海一味:明末清初渡日華僧著述的初步考察

  高野實教授在其研究中,考察明代前、中期復古派文人對民歌的推崇現象,提出「無名的作者身分」(authorless authorship) 的概念,藉以探討 author 與 authority 的關係。

  沈享民教授介紹「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之緣起、活動與展望,提到此社群源自一個培育宋明理學人才的長期計畫,後來才成為結合常態讀書會、座談與研討會的工作坊。成員以中文、哲學學門的學人為主,至今已累積了許多研究成果。目前注意到一些學科分化造成的問題,正思考因應之道。

  楊正顯教授則結合自身參與經驗,介紹「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的成立背景、運作概況與未來方向;進而談及此類研究目前的發展困境,並期望在相關材料越發多元的現今,能有更多新血投入該領域。

  劉家幸博士除介紹「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專題計畫的階段性成果,也分享了她對渡日華僧創建並長期經營之分紫山福濟寺的考察研究。

第四場
明清的小說與性別

主持人:黃克武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發表人:林子龍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題 目:Rewriting the Hero as a Failure: The Image of Wu Song in Shuihu zhuan and Jin ping mei(「英雄」重寫為「敗雄」:《水滸傳》與《金瓶梅》中武松角色描寫新探)
發表人:譚彥冰 (Ph.D. Candidate in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Department,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題 目:A “Glorious” Dream of Awkward Romance(拙情華夢)
發表人:衣若蘭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題 目:「以誰之名」?清代臺灣婦女與家族認同

  林子龍透過比較《水滸傳》與《金瓶梅》中對武松的描寫,探討前書所強調之「義」與「好漢」形象,如何在著重「人欲」的後書中被批評為一種不現實的存在;而《水滸傳》中武松智勇雙全、熱情卻也重禮的形象,又如何在《金瓶梅》上述脈絡與作者對前書情節的反思下虛幻化,由「英雄」被重寫為「敗雄」。

  譚彥冰分析由女性創作之清傳奇《繁華夢》的書寫與點評,指出該劇並非只反映前人研究中所謂「女性夢碎的冷寂」,實可視為對以往「才子佳人」故事的戲仿;而作者王荺之父對該劇的點評,則消解了其幽默描寫的反叛性,試圖掩飾女兒創作中釋放的慾望能量。

  衣若蘭教授則以清代臺灣為例,利用法律檔案、契約、碑銘等材料探討華人女性冠夫姓現象的原因,發現這是一種面對官府時辨別身分的習慣,並藉此將女性由家族之「外人」轉化為「內人」。此舉雖強化了傳統婦女的夫家認同,但也讓她們較易融入婚生家庭。衣教授亦指出,從現有材料來看,作為邊區與移墾社會的臺灣,婦女冠夫姓的現象約普及於十九世紀,但也必須考慮文本、場合等稱謂語境的問題。

第五場
清代社會史研究新探

主持人:謝國興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發表人:David Porter (Ph.D. Candidate in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Harvard University)
題 目:The Household Selected Soldiers and the Mid-Eighteenth Century Transformation of Banner Status(家選兵與八旗身份在十八世紀中葉的變化)
發表人:段磊 (Ph.D.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History, Maxwell School, Syracuse University)
題 目:Between Social Control and Popular Power: the Circulation of Private Guns and Control Policies during the Qing, 1781-1911(社會控制與民間力量之間:清代民間槍支的流通與管控之演變,1781-1911)
發表人:蘇成捷 (Matthew H. Sommer) 教授 (Professor of Chinese His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題 目:How to Document Social Practice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Question of Abortion(如何論証清代的社會行為:以打胎問題為中心)
發表人: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與新清史和華南學派的初步對話

  David Porter 的論文主要以「家選兵」為中心,探討八旗身分在十八世紀的變化。家選兵是在雍正九年 (1731) 因戰功解除人身隸屬關係而成為另計檔案人的從征奴僕,雖僅在清代歷史上存在十六年,卻反映出雍正至乾隆初年朝廷對旗人及其身分轉換概念的變化。不過由出旗政策中被歸入綠營來看,朝廷似乎仍自認對這群人負有照顧義務,而當中也有些人仍保有滿文能力甚至以此為生,可見滿文的延續並不只限於經由出旗篩選剩下的「滿洲人」群體。

  段磊討論清中葉以降 (1781-1911) 民間槍枝流通與管控情形的演變,認為此一過程反映清代國家於壟斷暴力、維持社會與政治秩序等方面的漸趨無力;而私槍在地方社會的擴散,也與國家擺盪於「壟斷武力」、「仰賴社會力量維持地方治安」兩極之間的立場有關。

  蘇成捷教授以其重新評估清代婦女墮胎原因與難易度的研究為例,思考論證清代社會行為的方法。他認為晚近學界對明清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提出了具反思性卻過於樂觀的評估,以墮胎作為計畫生育或婦女自強手段的論點即是一例。結合人類學研究成果與清代司法材料進行考察,可發現當時墮胎藥物不僅昂貴、取得不易、需要專業知識輔助,而且多具危險性,效果也不可靠,故更可能是一種處理危急情況的干涉手段。

  林文凱教授則嘗試讓臺灣族群史研究與近年盛行的「新清史」與華南學派研究進行對話,探討在歷經日治時期以來數次典範遞嬗後可能的發展方向。林教授認為「新清史」研究的「清帝國族群政治」視角,以及華南學派對地方社會「如何整合入國家」、「如何操弄利用國家制度」的研究關懷與思路,都能對臺灣族群史研究有所啟發;而後者也能為前二者提供不同的案例,進而點出現有研究上的不足。

第六場
回收與再製:明代末葉文本的生產與再生產

主持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張珠玉 (Scarlett Jang) 教授 (Professor of Art History, Art Department, Williams College)
題 目:Who Killed the Editor? A Seventeenth-century Imperial Reader Unbound(誰殺了《御世仁風》的校訂?試解讀一部十七世紀圖文並茂的皇家讀物)
發表人:戴思哲 (Joseph Dennis) 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History Department,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
題 目:The Pub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Songs to Encourage the Cessation of Litigation(息訟歌的出版和傳播)
發表人:戴彼得 (Peter Ditmanson) 教授 (Senior Research Fellow, Pembroke College, University of Oxford)
題 目:Rewriting History: the Publishing and Republishing of Chen Jian’s Huang Ming Tongji(改寫歷史:陳建《皇明通紀》的出版與再版)
評論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珠玉教授,介紹了晚明一部由宦官編纂、校訂、出版,具有規諫性質且預備獻給皇帝的著作《御世仁風》。張教授分析該書序跋、版面、插圖、字體、徵引書目等副文本,考察其編纂過程與晚明內廷、外朝鬥爭的關係,指出宦官金忠欲透過編纂該書並獻呈天子,達成特定的政治與文化目的,而為其作序的官僚亦在對朝政感到無力之餘,期望該書能發揮勸諫皇帝的作用。

  戴思哲教授發表的論文,是關於息訟歌於明代以降出版與流傳的情況。明清與民國時期都有不少官員具有反對訴訟的心態,甚至創作息訟歌勸民,宣傳訴訟的風險與代價。這些歌謠的傳佈形式多元,但其篇幅大多很長而難以記誦,故印刷文本成為最重要的流通媒介。戴教授認為,息訟歌不僅反映許多地方官員「減少訴訟」的思想,也是中國印刷文化與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

  戴彼得教授則以明嘉靖年間廣東文人陳建 (1497-1567) 所編《皇明通紀》的出版與再版為核心,探討明代中晚期對國朝史的興趣與反思。明中葉以降開始出現對實錄等官方記載的質疑,民間對當代史的興趣也越發濃厚,甚至產生以紀傳體修纂「正史」的倡議,進而促成萬曆年間朝廷修纂國史的嘗試。《皇明通紀》及其後續版本的問世,即與上述背景有關。戴教授形容,由不同編者持續刪修增改、產生新版本的《皇明通紀》,就像是可由各方編輯者不斷更新的「維基百科」一樣,無論從明代史學或出版的角度來看,都是相當有趣的現象。

第七場
中外文化交流與宗教實踐

主持人: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林麗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題 目:Depicting Nagasaki: From Nanban Screens to the Tōjinyashiki and Dejima Pictures(圖繪長崎:從南蠻屏風到唐蘭館圖)
發表人:徐婷婷 (Ph.D. Student, Department of Art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題 目:Prince Yihuan and the Photographer Liang Shitai: The Photographed Princely Mansion and Gardens in an 1888 Album(奕譞與梁時泰:一本1888年相冊中的王府與園林照片)
發表人:張格物 (Murray A. Rubinstein) 教授 (Senior Research Scholar, the 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題 目:The Christian Encounter with Late Ming and Middle and Late Ching China(基督徒與中國於晚明和中晚清的相會)
發表人:李仁淵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題 目:陳道士的書箱:閱讀實踐與文本知識在鄉村的傳播

  林麗江教授透過對一系列長崎港圖和唐蘭館圖的解讀和分析,展示日本長崎地區在與中國人、荷蘭人的「多方文化交涉」之下,所產生的多樣視覺文化。荷蘭商人居住的出島、中國人居住的唐人屋敷,是日本鎖國時期長崎港最著名的地標,相關圖像亦常出現在各種工藝品上。比起以往描繪西方事物的南蠻屏風,唐蘭館圖雖也混有想像成分,表現出特殊的異國情調,但已增加很多細節,既顯示繪者掌握了相當的資訊,亦反映訂購者對唐蘭館的興趣。甚至有些畫家融日本、中國、西洋繪畫技法於一圖,在畫風上已呈現出不同文化的多方交涉。

  徐婷婷由一本現藏美國國會圖書館,以醇親王奕譞 (1840-1891) 府邸、園林、別院為主題的相冊,分析奕譞與掌鏡攝影師梁時泰,如何藉由拍攝作業的細緻籌畫和對相片的「補筆」,以攝影進行自我表述,並對此一西洋媒介造成了新的本土化挑戰。奕譞這三組建物照片的攝製,各有具體的歷史語境與訴求,但都延續了盛清君主對皇家園囿政治、文化功能的想像,以及晚明以降園林文化的傳統,並融入了奕譞個人的生命體驗和精神寄託;梁時泰則透過為朝廷眾臣拍攝照片並進行題寫、補筆,將自己與一般商業攝影師區分開來。而這些相片正可說是兩位作者在思想上互動與協商的結果。

  張格物教授以列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方式,分期簡述晚明至二十世紀基督教在臺灣與中國發展的歷史。張教授指出,從利瑪竇開始,引介來自西方的知識、科技與思想文化,便成為各方傳教士持續採用、獲取世俗與宗教關注的策略。而經歷長時間的發展,基督教確實已在臺灣和中國取得了一席之地,甚至對許多信徒而言已是一種在地的信仰。

  李仁淵教授以福建屏南縣龍潭村陳氏家族及其藏書為例,探討過往閱讀史研究較少關注的中下層讀者和普及讀物,如何在閱讀的過程中彼此互動。李教授指出,抄本成為將刻本內系統化之普遍性知識帶進當地社會以供閱讀的中介,人們從刻本中學習操作文本的知識和技能,用以製作適合在當地社會使用的文本。此一過程反映了中下階層讀者於閱讀過程中的策略性與主動性,及其所讀文本因而產生的改變。這種對實踐知識文本的需求,又與屏南地區在十八至二十世紀初,由山間村落整合進更大政治、經濟與文化框架的歷史進程有關。

第八場
資料庫介紹

主持人:賴毓芝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王健美女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檔案工作室編纂組組長)
題 目:中研院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明清檔案資料庫
發表人: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題 目:簡介中研院近史所藏清代資料庫

  最後一個場次,是介紹中研院有關明清研究的兩個資料庫。首先由王健美女士介紹該所內閣大庫明清檔案資料庫;之後則由王士銘介紹近代史研究所清代資料庫。兩位講者都針對資料庫的建置緣起、檔案概況、操作介面與申請方式進行了簡要說明,現場也開放提問,提供有興趣利用上述資料庫的與會者進一步的資訊。

  此次工作坊雖然規模不大,但涉及的層面相當豐富多元,既有國內學術社群和資料庫的介紹,亦不乏綜合性的研究嘗試與反思,故吸引許多相關領域的學人到場參與,討論交流的氣氛相當活絡。此次新形式的交流工作坊頗為成功,期待未來能夠持續促進國際明清研究的交流。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