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文化」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15 年 12 月 10 日(四)上午 9:15 至下午 6:00、11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4:4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 3 樓第一會議室
撰寫人: 孫嘉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
許慈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2015 年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文化」場次會議報導
 

  「2015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研討會」由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 2015 年 12 月 10 日於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盛大開幕。本次會議以兩天、四個場地的方式進行,規劃有「社會文化」、「文學藝術」、「學術思想」、「政經制度」四大主題,每個主題下分 9 個次主題,總計有 155 篇論文。受邀發表的學者帶著最新的研究成果與心得,紛紛自歐亞美澳世界各地雲集,響應此次學術盛會。開幕式由中央研究院王汎森副院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黃進興所長先後致辭,兩位嘉賓共同肯定入選論文具有多元視角、不拘一格的研究特點,並再次對眾多學界同好的蒞臨表示歡迎,也期待接下來兩天的學術交流,能盡情地與各界分享新知、體會人情、感悟生命。

  
  「社會文化」領域共有 7 個主題組,2 場單篇論文的發表,合計 36 篇論文。主題涵蓋中西文化交流、邊疆地區、跨領域的文本解讀等,採用的新觀點衝擊原有的文化認識,激發更多想法,擴大對歷史具深度與廣度的剖析。茲將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論文組主題:清代的物質消費與觀念變遷

主持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雲妍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論 題:〈十八世紀中國官紳的私人物品與文化收藏——1782 年閩浙總督陳輝祖的家產清單研究〉
發表人:巫仁恕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乾隆朝地方物品消費與收藏的初步研究:以四川省巴縣為例〉
發表人:阿風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明清時代徽州的訴訟費用研究——以訟費合同文約為中心〉
發表人:Margherita Zanasi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論 題:“The Changing Discourse on the Consumption in the Late-Qing Period”

  近年來有關明清時期物質與消費文化的研究蓬勃發展,新史料的挖掘更提供了重新觀察與解釋的可能性。本場次論文從不同階層、地域探討明清物質文化與消費觀念,進而對鄉紳生活、全國市場、流行時尚、日常生活、奢靡論等提出新解釋。

  雲妍教授針對 1782 年總督級大員陳輝祖的抄產清冊進行細部研究,通過對不同類別物品的數量與價值的計量考察,探討 18 世紀中國精英階層的物質生活與消費特徵。

  巫仁恕教授以乾隆朝四川巴縣為例,透過對竊盜案檔案中的失竊物品,說明 18 世紀中葉以後,一個非經濟核心地區的物質消費情況,以反映 18 世紀中國人消費質量如何不容小覷。

  阿風教授以現存的徽州訟費合同文約為例,展示當時人們如何藉由集體合作方式減輕訴訟帶來的經濟風險,以呈顯宗族公產等公共訴訟的展開,僅靠個人或家庭其實難以承擔,而訴訟費用也成為當時民眾日常開支的重要內容之一。

  Margherita Zanasi 教授則探討晚清消費觀的轉型,指出明末清初為解決中國普遍的貧困問題,曾以消費促進經濟成長的動力。然而,這種作法擔負了餵養帝國眾多人口的繁重任務,以致混淆了消費觀與生計之間的關係。1839-1842 年的鴉片戰爭為跨越原有經濟觀、促成經濟現代化的初始,中國開始了解人口成長係支撐經濟的重要因素。

第二場
論文組主題:滿蒙藏文地圖中的大地肖像

主持人:烏雲畢力格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評論人:烏雲畢力格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承志教授(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准教授)
發表人:烏雲畢力格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
論 題:〈關於清末民初蒙古手繪遊牧圖〉
發表人:烏雲格日勒教授(中國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論 題:〈清代——民國蒙旗政治地理變遷——以扎魯特左、右翼二旗為例〉
發表人:承志教授(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准教授)
論 題:〈《皇輿全覽圖》東北大地測繪考——以滿文檔案為中心〉

  18 到 20 世紀,滿蒙藏等非漢文地圖所展示的大地肖像,無論從文化或各自的社會傳統來看,不僅對理解中國地圖史有重要意義,也是世界地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場次通過這類非漢文地圖,探討各族群的獨特生活習慣、生態景觀、地理地形等,如何表現和影響地圖的繪製。

  烏雲畢力格教授指出,從清乾隆年間開始,內外紮薩克蒙古各旗定期繪製本旗「遊牧圖》交給理藩院,產生了大量的蒙古手繪地圖。這些地圖大多在清末戰亂和民國年間的社會動盪中毀壞,倖存者則分散世界各處。本文即介紹這批手繪蒙古地圖的分布、收藏和研究情況,討論其繪製特點和歷史地理學價值。

  烏雲格日勒教授指出,清代蒙古各旗曾留下大量遊牧圖,包含豐富的歷史信息。1906年繪製的昭烏達盟扎魯特二旗圖,顯示清初以來遊牧地未發生變化;兩年後,清朝在紮魯特右旗南部設開魯縣,土地不再屬於蒙旗。作者還利用日本人於民國初年進入蒙旗後秘密測繪的地圖,墾務局在丈量土地過程中留下的地理資訊等,討論扎魯特二旗在清末民初二十年間所發生的政治地理變遷。

  承志教授指出,有關康熙帝繪製《皇輿全覽圖》的瞭解,長期以來忽略了主持參與測繪活動係以滿洲人為代表的欽天監官方人員。作者透過滿文等多種語言資料,重新評價《皇輿全覽圖》在東北地區的測繪活動。

第三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運河的城鎮發展與行旅文化

主持人:王鴻泰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評論人:衣若蘭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Luca Gabbiani (Associate Professor, EFEO, Paris)
論 題:“Grand Canal and Its Urban Communities as Seen by Travelers”(荒澤之野?——過客眼中的明清山東運河城鎮)
發表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上京趕考——明清旅行史的一個側面〉
發表人:陳熙遠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論 題:〈從江湖到廟堂:明清之際臨清保標考〉
發表人:簡錦松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兼韓國研究中心主任)
論 題:〈現地研究下由明代大運河行程看屠隆陸行的經驗意義〉

  元明清三朝先後疏濬開通的京杭大運河,動線橫跨半壁江山,無疑是影響中國最為深遠的交通建置;不僅左右中央朝廷決策的考量與政令施行,更強化了南北經濟日益密切的依存關係。若從地方的角度檢視地域文化,可以看到隨著官方漕運與民間輸載的發展,促成了沿河交通樞紐城市的崛起;南往北返的商賈與士子川行於熙來攘往的運河,孕育了面向多元的行旅文化。

  Luca Gabbiani 教授不克出席會議,由陳熙遠教授代讀論文。Luca Gabbiani教授首先聚焦於明末至清中期的旅行文學,說明這類史料是重建社區歷史不可或缺的資訊,從中可以看到居民對於處身之地的城市意識,與周邊農村社區的區別。透過運河服務的爭取,促進了當地商業交通、住宿設施與娛樂產業的發展。

  邱仲麟教授以運河旅行為中心,析論明清時期每三年一次,舉人從全國各地赴京師參加會試的情況。透過士人的詩文、筆記或日記,可追索旅行的條件與現況,以及旅行前後的點滴;例如旅費的籌措、旅途中的住宿、交通工具的僱用及其與駕駛者的互動、沿途經歷的風霜等,皆為討論內容。

  陳熙遠教授以檔案文書為主,尋繹明清之際與保標有關的蛛絲馬跡。研究發現,保標的發祥與山東臨清有深厚的地緣關係。晚明朝廷困於遼東邊關的戰火,臨清的保標還曾轉變成為朝廷臨時收編的民間武力,只是終究難以挽回既倒的歷史狂瀾。

  簡錦松教授則透過屠隆《白榆集》一文透露的旅程訊息,指出此次陸行的決定,可能受到萬曆四年 (1576) 十二月至五年 (1577) 一、二月間,沿大運河北上時曾雪夜捨舟馳馬經驗的啟發。此一行程安排,也涉及了晚明文人生活趣味。

第四場
論文組主題:Making Things Visible: Networks of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Canton Trade

主持人: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施靜菲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論 題:“‘Canton Enamel’: A Channel for the New Colour Palette in Qing China”
發表人:唐慧 (Ph.D. Candidate, The Global History and Culture Center, University of Warwick)
論 題:“‘The Finest of Earth’: Enamelled Porcelain Trade at Canton 1729-1742”
發表人:Roslyn Lee Hammers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論 題:“Trading Places: Images of Chinese Farmers Working Overseas”
發表人:Yee Wan Koon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論 題:Marketing Memories: Nostalgia in 19th Century Export Painting

  廣州貿易的研究成果,近期不但已超越傳統交易系統的框架,還加入世界文化和經濟觀點;然而,對廣州出口的藝術品,其背後網絡的瞭解仍不夠清楚。本場次,即從廣州當地的文物製作、買賣,揭示更完整的藝術品市場概況。

  施靜菲教授指出,17 世紀末到 18 世紀初,琺瑯瓷從歐洲引進廣州後,中國繼承了這項新藝術與技術。透過目前保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館中的海關資料以及帝國檔案,梳理清廷工作坊、景德鎮等製作的琺瑯瓷作品,在廣州流通的範圍、出現的過程以及對外出口的現象。

  唐慧以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紀錄,講述 18 世紀中國的瓷器如何進入全球消費市場。研究發現,1720 到 1730 年間是一個重要的創新期,從帝國工作坊出現色彩繽紛的上釉瓷器,到景德鎮開始大量生產出口,揭示了特殊商品對於國內外的回應;此亦包括 18 世紀中瓷器店的成立、大帆船貿易與特殊訂單的出現等。

  Roslyn Lee Hammers 教授指出,耕織圖源自 12 世紀,是一種描繪農民種植水稻和養蠶的圖像,原來只有帝王可以欣賞。清康熙、雍正、乾隆特別喜愛這類圖像,康熙更振興耕織圖,並大量印刷在國內流佈,甚至透過外交管道傳播到歐洲。其中, George Macartney (1737-1806) 不但把圖像攜回歐洲,更促成農民勞動圖像的製作。18 到 19 世紀初,耕織圖已從表述生產的意象,轉變為商品。

  Yee Wan Koon 教授指出,清代的廣州是一個國際貿易城市,吸引許多遊客與商人在此留下足跡。透過一組 1850 年 Tingqua 工作室的水粉畫,本文檢視廣州和西方的關係變化,從中發現藝術家的高度自我反思,以及在貿易網絡的快速變化,新興藝術品出口的競爭壓力。

第五場
論文組主題:清代社會信息與知識傳播中的媒介與人

主持人:錢雲教授(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評論人:錢雲教授(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陳喆教授(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鄭冰瑜 (Ph.D. Candidate, History Depart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趙瑩(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近代中國研究所講師)
發表人:陳喆教授(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論 題:〈1700 年巴黎外方傳道會上教宗書與「禮儀之爭」在法國〉
發表人:鄭冰瑜 (Ph.D. Candidate, History Depart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論 題:“Manchu Experts and the Pedagogy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in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Qing China”
發表人:趙瑩(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近代中國研究所講師)
論 題:〈「丁戊奇荒」中《京報》譯介的國際影響〉
發表人:蔡燕梅(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修士)
論 題:〈清初杭州的文人交遊網絡與《尺牘新語》〉

  在中國,無論社會的內部或外部,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信息交換非常活躍,不同體系的知識碰撞也頻頻發生。本場次的核心問題環繞於清代信息和知識流動中的媒介、傳播者,以及信息與知識的受眾。相關討論,對清代以來中國社會變革以及中外關係的演變,具有啟發意義。

  陳喆教授指出,「禮儀之爭」是近代早期中西關係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一種文化和哲學觀念的衝突。1700 年,巴黎外方傳教會上書教宗請求裁奪,其背後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與各方勢力的較量,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鄭冰瑜指出,清代認為滿語為滿族人的基礎,曾大力提倡滿族語言教育。但具備族語能力的人數,卻在乾隆年間開始下降;到 19 世紀,滿語已成為一門專門的知識領域。本文以清代滿族專家的出現為研究中心,探討他們如何建立官僚機關外的社會網絡,並重新評估 19 世紀前半滿族的知識水平。

  趙瑩指出,1876 至 1879 年間,中國北方的山西、山東等五省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饑荒——「丁戊奇荒」。在華英國人發起了「洋賑」活動,參與中國救災,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支持。災情消息的傳播路徑,對「洋賑」活動的具體進程、「丁戊奇荒」的國際反響,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中英外交的新嘗試,「洋賑」活動牽涉的一些中英關係重要問題,也發人深思。

  蔡燕梅以刊刻於康熙初年的尺牘總集《尺牘新語》為例,考察在清初的「禁立盟結社」下,杭州文人交遊活動的展開及其網絡的構建。此外,《尺牘新語》的編選群體,利用豐富的人脈,通過手授、郵寄等方式廣泛收集作品,形成一個小型的文人交遊網絡,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清初杭州文人的交遊現象。

第六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江南的政治變動與社會發展

主持人:馮賢亮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評論人:張海英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馮賢亮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黃敬斌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張海英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論 題:〈明清政府對雙林鎮的管理〉
發表人:馮賢亮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論 題:〈明末清初江南的政治與社會——以《武塘野史》的記述為中心〉
發表人:黃敬斌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論 題:〈郡邑之盛:明清松江的空間形態與經濟職能〉
發表人:楊茜(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論 題:〈聚落與家族:明代紫隄村的權勢演替與地域形塑〉

  本場次聚焦於明清時期江南的地域社會,討論基層市鎮與行政管理、政治變革與社會控制、城市發展與經濟脈動、村落型塑與權勢演替等論題,廣泛涉及明清中國地方行政實踐、王朝演替與秩序重建、城鎮變化與經濟發展、地域社會與全力建構等重要問題。

  張海英教授探討明清時期政府對江南基層社會的管理模式,以明清政府對雙林鎮的管理為分析個案,揭示在傳統社會「國權不下縣」的狀態下,政府如何維持對江南市鎮的有效治理。

  馮賢亮教授透過對《武塘野史》的解讀,討論地方社會動態變遷的真實圖像,以及值得特別注意的歷史關鍵片斷或故事。研究詳細闡明在地方社會中,官吏、鄉紳等有力階層,是與權力中心最接近、利益獲得亦多的重要人物;且即使權力交替,一切依然如故的各種狀態與表現。

  黃敬斌教授以明清時期的松江府城為中心,從城市形態、經濟職能兩個面向展開討論。在關注此一城市個案的同時,亦試圖對相關研究的一些傳統看法,提出反思。

  楊茜選擇明代中期形成的商業聚落——紫隄村(諸翟鎮)為個案,藉由長時段的考察,探討有明一代大姓家族在此一地域市鎮聚落中的類型變化,及其如何反映於聚落發展上,以突顯明初到明末鄉村社會權勢轉移的問題。

第七場
論文組主題:明清時期的山西區域社會

主持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胡英澤教授(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
論 題:〈宗藩與宗教:明代山西宗藩的宗教活動與地方社會〉
發表人:張俊峰教授(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
論 題:〈宗族研究中的分枝與立戶問題——基於山西曲沃靳氏宗族的個案研究〉
發表人:周亞教授(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論 題:〈誰主沉浮:明清以來汾河流域的水利秩序〉
發表人:李嘎教授(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副教授)
論 題:〈海子邊:明清民國時期太原城內的一處濱水空間〉

  本場次以山西區域社會史為中心,分別從明代的宗藩與宗教、明清時代的宗族與水利、明清時代的環境與水利、明清時代山西城市環境史四個面向展開研究;並試圖立足於過往的研究基礎,輔以田野調查所發現的新史料,提出新的理解和認識,深化並推動以山西為中心的區域社會調查。

  胡英澤教授利用碑刻資料,結合其他文獻,以探討明代山西宗藩的宗教信仰與活動。有明一代,宗藩是影響山西地方社會的重要因素;晉王、代王、沈王建藩後,均以當地重要寺廟作為香火院,從而改變了地方社會原有秩序。胡教授的研究焦點尤其集中於佛教與寺廟的討論。

  張俊峰教授以山西曲沃靳氏宗族為研究個案,指出「戶族」只是宗族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側面,有其限度。而對靳氏此一歷史久遠的宗族而言,並未因定居入籍政策的施行而分裂;所謂的「戶族」,只是宗族系譜上附加的功能而已,並非新生的事物。

  周亞教授分析明清以來汾河流域的水利秩序,指出在特定的技術條件下,地理環境是水利秩序建構和變革的基礎,甚至是截流引水灌溉類型水利秩序的決定性因素。此種灌溉,均以「自上而下」為用水順序;地緣政治、經濟實力、宗族勢力,在水利秩序的運行與維繫具有決定性作用。

  李嘎教授指出,明正統年間由文瀛湖及其鄰近地帶組成的「海子邊」,是太原城內一處十分重要的濱水空間,也是自然與人為雙重營造的地點。明清時代,該地表現的「城市蓬萊」式幽靜特色,使國家認為沒有必要控制這一空間;但到 1930 年代太原省會公安局主管市政工作後,則在此設立派出所,擔負起控制該地社會秩序的職責,國家力量由此發展至頂峰。

第八場
論文組主題:醫療與社會

主持人:張哲嘉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陳秀芬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論 題:〈徐渭的狂與病:一個理解晚明社會的新取徑〉
發表人:馮玉榮教授(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論 題:〈上醫醫國:一位晚明醫家日常生活中的醫療與政治〉
發表人:蔣竹山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論 題:〈藥物、商業與文化相遇:從人蔘流通看明清中朝的醫藥交流〉
發表人:林宜蓉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論 題:〈妖異、魑魅與鼠孽——明清易代攸關家國之疾病隱語與身分認同〉

  陳秀芬教授由徐渭作為山人、幕客的遭遇,理解其「狂」的社會意義;再從徐渭的自殘、殺妻與病症的關係,探索其「狂」的身體經驗。陳教授希冀藉此重構一名自殘者與殺人犯在明代社會的諸多處境。

  馮玉榮教授試圖以晚明儒醫繆希雍行醫交友處事的日常生活,揭示江南文化、政治生態與生活際遇的緊密聯繫,以展現晚明政治對日常生活的滲透路徑,探尋儒醫在政潮風雲中的濟世之道。

  蔣竹山教授則透過朝鮮文集中有關人蔘文獻的考掘,將視野拉回朝鮮史的脈絡,以考察當時燕行使者帶到中國的人蔘,究竟是在何種歷史脈絡下流通。

  林宜蓉教授的研究,以易代士子的「疾病」書寫,以及末世妖孽語彙為核心文獻,指出這是一個極度壓縮語義的文化載體,並據此勾勒隱語系統的象徵網路。

第九場
論文組主題:文化與建構

主持人:黃克武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發表人:陳瑤教授(廈門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論 題:〈明清以來湖南漣水上的船戶宗族〉
發表人:Jose A. Canton (Ph.D. student, University of Granada, Spain)
論 題:“Opium Poppy and Opium in the Global Spread of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in Early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Ming Dynasty (1368-1644)”
發表人:五味知子教授(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
論 題:〈清代審判史料當中的鞋子:性別和規範〉
發表人:羅曉翔教授(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論 題:〈在城鄉關係下解讀士紳:無錫顯應橋故事的建構與記憶〉

  陳瑤教授利用新發現的清末民國湖南湘鄉縣漣水船戶陳氏、鄧氏、潘氏家族文獻,與相關方志以及《湖南省例成案》等官方文獻互相印證,提供一個生活在內陸河道上,以運輸、捕魚為生的船戶宗族歷史個案。

  Jose A. Canton 重新梳理西方醫學知識傳入中國的脈絡,透過罌粟與鴉片在中國的醫療實踐,說明了東西方之間象徵性的科學交流雖始於元朝,但因政治與醫療本質的不同而受到阻礙;並認為罌粟和鴉片在同時間構成了一個中西醫學混雜的關係。至少到晚明,人們還是偏愛傳統中醫;直至光緒年間,鴉片也一直未納入傳統中國的醫療實踐。

  五味知子教授認為鞋子象徵了中國男女的關係,他針對清代「審判」此一公共領域對這類私人物品的處理方式及其賦予的意義進行考察,以分析清代中國的性別及相關規範。

  羅曉翔教授試圖分析歷史、文本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並以此審視無錫一地的城鄉衝突,以及在晚清社會背景下,地方士紳與底層民眾文化權力網絡的變遷。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