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相契——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報導

 
主辦單位: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古典文學的『物』與『我』」計畫研究團隊、二十世紀中國史學會、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時間: 2014 年 11 月 7 日(五)至 2014 年 11 月 8 日(六)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一館國際會議廳 (A302)
撰寫人: 徐秀菁(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物我相契——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報導
 

  「物我相契——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由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古典文學的『物』與『我』」研究計畫團隊和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以古典文學的物質性與主體性為研究主題,邀集臺灣研究明清文學與文化的學者,於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召開為期兩天的會議。本會主旨在探討人與物、人與人、人與自我的關係,在「物」、「我」的反思與觀照中,體現、反映或重構個人與社會文化的互動,為明清文學的研究領域開展新的學術視野。兩天的研討會總共發表十三篇論文。開幕式由中央大學副校長李光華教授、文學院院長楊祖漢教授、中國文學系主任王力堅教授、「古典文學的『物』與『我』」計畫主持人卓清芬教授分別致辭後,接著進行主題演講。以下依會議進行順序,分別簡要記錄主題演講與論文內容。

11 月 7 日主題演講

主持人:康來新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演講人:王安祈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論 題:物我與物用——戲曲篇

  王安祈教授指出,戲曲藝術帶有強烈的虛擬性,因此舞台上的一切實物,如扇、鏡、屏、旗、帳、椅、桌、鞭等,不單是作為裝飾,而是透過演員的表演,達到指示空間、刻劃人物的作用。此外,傳統戲曲的「物」因為受到現代化劇場以及新戲劇觀念的影響,運用更為靈活與別緻,如傳統老戲使用後設技巧自我解構,達到調笑的效果。王安祈教授新編的《水袖與胭脂》一劇則以懸吊的戲服與演員互動,象徵角色與演員自我的拉扯,頗具匠心。王安祈教授還整理了近年來與「物」相關的研究論文和圖像,提出獨到的觀察與詮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場

主持兼評論人:高桂惠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李志宏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論 題:《金瓶梅》的淑世意義與立命選擇
發表人:陳室如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
論 題:晚清海外遊記的博物館書寫

  李志宏教授從家國同構與歷史關懷的角度展開論述,認為《金瓶梅》是透過情色事件的鋪墊,對政治社會的發展及文化病症作出反思與批判。尤其《金瓶梅》主要人物西門慶「無父」的出身設定,以致西門慶後來的失教、失孝、失悌,反映了明代中晚期儒家本位實踐的困境;西門慶最後的遺言,除了顯現他的「存家」之念,以及「齊家」意象的建構,更可看出《金瓶梅》作者對家庭存續所作出的思考,以及在亂世中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寄寓淑世理想。

  陳室如教授透過晚清海外遊記,探討博物館形象從新奇、刺激,到具有教育功能、知識傳遞作用的轉變,也看到中國旅人對博物館認知的局限,尤其從「他者」——博物館的觀看與被觀看中,思考文化的解構與重構,檢視西方現代文明的再現以及中國的被展示與召喚。

第二場

主持兼評論人:王璦玲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發表人:李元皓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十九世紀的善戲運動與影響:待鶴齋刻本《庶幾堂今樂》的成書、刊行與搬演
發表人:林芷瑩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論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對侯方域詩文的借拈與改作——從〈李姬傳〉與〈贈人詩〉談起

  李元皓教授從余治《庶幾堂今樂》的成書、刊行與搬演過程,探討因為啟蒙運動與商業劇場的興起,京劇雅化在十九世紀的轉向,以及善戲與商業兩股力量的消長。李元皓教授認為余治一方面組織新劇團巡演,一方面利用戲劇進行道德宣傳與教化,可視為戲曲改良的先河,對戲曲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林芷瑩教授首先就〈李姬傳〉中的言與未言,以及〈贈人詩〉中的秦淮風月和士妓的相知相重作出分析,進而從孔尚任作為一個有歷史距離和兩度旁觀的冷眼人,探討劇中血筆染桃花的深化,以及桃花源的最終理想,對桃花意涵的翻轉、血性象徵及國破家亡的覺醒,皆有深入剖析。

第三場

主持兼評論人:蔡英俊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發表人:龍亞珍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
論 題:張岱藏物與其詩、銘、贊、序
發表人:王學玲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夢餘春明畿輔——論孫承澤 (1592-1676) 及其帝京書寫
發表人:王力堅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論 題:朱彝尊與康熙十八年

  龍亞珍教授在簡報中展示了明代石硯的圖像,認為張岱的藏物與詩、銘、贊、序等作品,充分體現了惜物愛物的情感,部分收藏更流露出亡國以後張岱的家國情懷。

  王學玲教授今年暑假前往北京實地探訪孫承澤所隱居的退谷,在簡報中呈現孫承澤的行跡、退谷與京城的相對位置。從文獻中發現退谷並非如孫承澤所言為人跡罕至,而是容易造訪,因而提出孫承澤所謂隱居生活的孤寂苦澀值得更進一步探討。透過孫承澤的帝京書寫,王教授對明末清初的貳臣心態,以及孫承澤如何回應不能殉死的質疑,皆有詳盡的分析。

  王力堅教授指出康熙十八年是清朝由武治走向文治,亂世走向盛世,也是士林心態由抵抗轉變為歸順的關鍵,其中朱彝尊應博學鴻儒科召試,更具有指標性作用。作為文壇領袖的朱彝尊,推動《樂府補題》的刊刻以及仿《樂府補題》唱和的風氣,聚焦於形式藝術之美,並推崇南宋姜夔、張炎等清空醇雅的詞作,使詞壇風氣為之轉變,影響直至乾隆時期。

11月8日主題演講

主持人:王力堅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演講人:康來新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物我與物用——小說篇

  康來新教授首先回顧上古文學、清初史學、國際漢學的文本風景,既而針對小說的發跡變態,以及從《風月鑑》、《十二釵》至《石上書》的文本生成,並就扇、墜和《紅樓夢》中的靈玉有眼,分別作出分析與闡述,最後探討「物我」與「物用」的關係和發展,並思考物的價值,旁徵博引,對於物質文化的研究,指引了新的方向。

第一場

主持兼評論人:王偉勇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
發表人: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清初琉球冊封使徐葆光〈奉使琉球詞〉釐探:東亞使節詩學中之詠物書寫
發表人:王偉勇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院長)
論 題:《全清詞》編纂之省思

  廖肇亨教授指出,徐葆光〈奉使琉球詞〉中對於自鳴鐘、千里鏡、針盤、沙漏、龍涎香、鹿毛筆、寄生螺、板舞等事物有細膩的描寫與刻畫,與一般認為須有比興寄託涵義的詠物詞不同。徐葆光直接描摹「物」的特質與形象,除了體現作者的航海經驗與海外見聞之外,更勾勒出琉球王國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圖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異國風情,在文學史上別樹一幟。

  王偉勇教授比對《清代詩文集彙編》所錄清詞與《全清詞》收錄作品,發現有 48 家共 2,393 首作品未被收錄在《全清詞》中,認為清詞材料眾多,蒐羅不易,編纂更應嚴謹;又因《全清詞》編纂工作尚未完竣,正體字與異體字也未能統一,〈凡例〉之訂定與實際情形有所不符,且引用書目未能切實掌握,以致詞作漏收情形嚴重,使讀者未能窺見作品全貌。王教授指出 21 世紀的編纂工作,應較前人作更縝密的思考,解決編纂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方能展現新世紀古籍整理的成就。

第二場

主持兼評論人:曹淑娟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林宜蓉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助理教授)
論 題:明清易代「療疾/治國」論述譜系之敘述策略與傳播模式
發表人:楊晉綺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論 題:從物我交融之境談石濤山水畫中的「我法」與「非法」

  林宜蓉教授將明清易代「療疾/治國」的相關論述置於文化譜系脈絡下檢視,探討其中的傳承和轉變,剖析「假國體喻人體」、「假療疾以治國」的敘述策略和傳播模式,指出救亡圖存的心理,嘗試建構了明清易代之際「療疾/治國」的論述譜系。

  楊晉綺教授首先針對石濤的《山水人物》,探討石濤如何在傳統的模擬中,加入個人主觀經驗和對東坡詩意的理解,提煉出個人新意;其次,從石濤的《黃山八勝圖》與《廬山觀瀑圖》,探討石濤記憶山水的表現方式,以及一層又一層的記憶壓縮和再現,探索個人主體與歷史傳統以及現實對望,認為石濤的山水畫是心象的表現,也是自我的真實表白。

第三場

主持兼評論人:王力堅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發表人:林淑貞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系主任)
論 題:世變中的賡續與新創: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在詩話史中的定位與文化意義兼論「精神性/物質性」的對應態度
發表人:曾守仁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天眼所觀迄於悲歡零星——遭遇現代與王國維之抒情實踐

  林淑貞教授認為梁啟超的《飲冰室詩話》對傳統詩話之摘錄式批評、比較風格式批評、印象式批評、述記詩歌本事、轉錄他人詩作等方面有承繼的一面;但在義理內容方面則有創新的一面,尤其倡言詩界革命,提出破舊革新的觀念,要以舊體詩歌的書寫形式摹寫新時代的事物、思想與內容,並以報刊雜誌為載體,作為變法利器,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

  曾守仁教授探討王國維在新時代所做的中西調適與努力,以及如何回應抒情傳統等相關問題。認為王國維從哲學轉向文學,有關抒情主體的觀看與書寫,不但顯現王國維哀樂無著,從飄零到離散的破碎心境,更是對於傳統之將變以迄於崩毀的預告。

  本次會議廣邀國內知名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物」、「我」研究的主題,從舊有的典範中開創新域,展現國內學界明清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豐碩成果,為跨文化的研究視野續寫新頁。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