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勝教授演講 「『動手動腳』的樂趣──以明末秦藩世系為例的討論」紀要

 
講題: 「動手動腳」的樂趣——以明末秦藩世系為例的討論
主講人: 梁志勝教授(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
主持人: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5 月 26 日(一)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 703 室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梁志勝教授演講 「『動手動腳』的樂趣──以明末秦藩世系為例的討論」紀要
 

  梁志勝教授曾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專長為明代軍事史、制度史,近年主要從事有關明代衛所制度的研究。此次在中研院史語所的演講「『動手動腳』的樂趣——以明末秦藩世系為例的討論」,是由梁教授 2010 年與其指導學生王浩遠先生合撰之〈明末秦藩世系考〉一文發展而來。[1]

  該文的撰寫,肇因於兩則關鍵史料的發現:一是秦景王朱存機 (1595-1641) 的墓誌,二是秦世子朱存樞 (1592-1629) 的墓誌。透過這兩篇墓誌,梁教授發現以《明史》為代表之諸多史籍中,以朱存樞為「末代秦王」的記載大有問題。而在
2014 年 5 月下旬訪問史語所期間,又從所藏清初檔案中取得進一步的訊息與佐證。在這次演講中,梁教授除了分享他這段發現史料、考察記載的過程,也嘗試探討《明史》等文本書寫問題的背後因素。

  演講一開始,梁教授便展示數張和學生考察秦藩墓葬群的照片。這些秦藩墓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境內的杜陵原,現多與民居、農田雜處,或是緊鄰公路,保存情況普遍不佳。1949年以來的政治運動對此地的文物已造成不少破壞,[2]再加上當地對唐代以後文物較不重視,讓人對未來相關維護作業難以樂觀看待。陝西地區的開發歷史悠久,境內的西安市更因作為秦、漢、唐等朝國都而擁有大量歷史文物,相較之下,晚至千年之後才形成的明清文物遂被視為「較不重要」,在資金和人員均有限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獲得妥善的處理。事實上,類似當地明代藩王墓葬文物的保存問題,在很多其它的地區都存在,甚至更為嚴重。梁教授以曾考察過的甘肅平涼韓王墓為例,指出韓王墓遭受破壞的程度又遠較秦藩墓群為甚。

  讓梁教授注意到明末藩王世系記載問題的兩份關鍵史料,都是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的:秦景王墓誌碑刻,是梁教授與學生走訪陝西長安區博物館時,於散置一地的館藏文物中瞥見;朱存樞墓誌銘,則是王浩遠先生翻閱一部收藏陝西碑刻書法的出版物時所見。後者這份「隨手翻出」的史料尤其重要,記載當中朱存樞尚未繼承王位便已過世,顯見《明史》的說法不實。然而《明史》「欽定正史」的性質,卻使其說廣為流布,不僅後出的官私史著均沿用之,近代相關論著亦多以之為準,形成一「陳陳相因的錯誤」。梁教授以朱存樞墓誌為據,再考察秦景王墓誌與康熙六年 (1667)《陝西通志》中的相關記載,重建了隆慶朝 (1567-1572) 以降的秦藩世系:

  靖王朱敬鎔——敬王朱誼澏——肅王朱誼漶——景王朱存機——嗣王朱存極

  釐清明末秦藩世系的狀況後,梁教授復利用明末清初的私纂史籍、清初滿文檔案、《清實錄》、朝鮮《李朝實錄》、史語所館藏之明清檔案等材料,追索明清之際末代秦王朱存極父子的遭遇。他認為朱存極很可能如《崇禎實錄》所載,在崇禎十七年 (1644) 李自成 (1616-1645) 兵敗山海關、撤出北京返回西安的途中,被大順軍處死在山西境內。至於朱存極的兩個兒子,綜合清初檔案、《清實錄》的記載和近代學者的考察,一位「為土賊所擄」,[3]後由一些抗清復明將領擁立為秦王,以為號召,最後於順治六年 (1649) 被清軍剿殺;另一位則在西安為清軍擄獲,於順治二年 (1645) 十一月解送北京,並可能在隔年捲入故明藩王共謀滅清的案件,而與其他在京諸王同遭處死。

  在瞭解《明史》對「末代秦王」身分和境遇記載上的不實,及考察明清之際秦藩世系滅絕大致過程的基礎上,梁教授進一步嘗試探討造成《明史》此一明顯錯誤的原因為何。他認為既有康熙朝《陝西通志》的記載可供參照,該書理應不致出現《明史》錯將已故秦世子當作末代秦王的狀況,然而該書對明末晉王世系的記載亦有同樣問題,很難不讓人想到「刻意為之」的可能性。

  另一位相類似的例子是末代晉王,他並非是《明史》所載之朱求桂 (?-1630),而為其子朱審烜 (?-1648),此事之前已為其他學者指出。[4]梁教授遂以過去已經釐清、結局記載較明確的末代晉王為佐證(順治五年 [1648] ,晉王與另兩名藩王同遭清廷處死),指出《明史》於明末秦、晉二藩世系記載上的錯誤,實是欲掩蓋順治初年清廷基於政治考量,對故明宗藩的政策由攏絡轉為迫害,以「偷樑換柱」方式進行的曲筆隱諱。而這一點或許又能再與清初的朱三太子案,以及《明史》中對建文帝朱允炆(1377-?,1398-1402在位)下落的書寫進行連結。

  梁教授的演講,不僅為《明史》基於現實政治考量而時有曲筆隱諱的情況提供了另一佐證,其考察過程,同時也反映了目前明代宗藩研究可能的突破方向和潛在問題。明末秦藩世系的釐清,兩份墓誌史料實為關鍵;然而除了這些可見的史料之外,從實地考察中得知,目前包括陝西在內的許多地區,明代時期的文物都沒有獲得妥善的維護和整理,能被「發現」乃至有效利用的機會並不多。如何改善這些問題,有待研究者與相關單位持續關注。

[1]梁志勝、王浩遠:〈明末秦藩世系考〉,《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 年第 5 期,頁 118-124。

[2]如初代秦王朱塽 (1356-1395) 墓塚,曾被整為梯田以種植作物。另外,四府井神道兩側的石像生現已不存,可能已在大躍進期間成為製作石灰的材料。

[3]此為《清世祖實錄》中的說法。見[清]勒德鴻等奉敕撰:《清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卷 21,順治二年十一月乙亥條,頁 15。

[4]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頁 356、370;劉毅:〈《明史.諸王傳》補正〉,《南開學報》1997 年第 2 期,頁 74-80。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