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憶.遺忘」第二十三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網址連結: http://www.ihp.sinica.edu.tw/~ihpcamp/index.htm
時間: 2014 年 1 月 22 日(三)至 1 月 26 日(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 B1 會議廳
撰寫人: 何幸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生、本屆歷史研習營學員)
 
「歷史.記憶.遺忘」第二十三屆歷史研習營活動報導
 

  記憶研究在臺灣的開展,約始自 1990 年代,而在歷史學界成為較受矚目的課題,則是在 2000 年以降。時至今日,相關議題的發展仍方興未艾,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生以之為學位論文的題目。2014 年 1 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二十三屆歷史研習營,便以「歷史.記憶.遺忘」為主題,由該所副研究員暨召集人戴麗娟老師設計五天的課程,包括九場專題講座與一整天的參訪活動,並邀請來自歷史、社會學界的十位學者擔任講師。因「歷史記憶」課題在目前學界備受矚目,且與當前臺灣許多政治、社會議題有密切的關聯,故此次研習營的報名情況極為踴躍。經過篩選,共錄取了五十八名學員,當中有些學生來自中國、日本、美國、澳洲等海外地區。


師生合影

  歷史研習營自 1992 年創辦開始,原本是選擇遠離城市喧囂、景色優美的清靜之地舉行,如首屆的烏來鄉巨龍山莊、第十九屆的惠蓀林場等,期盼學員能在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中潛心進修。近年來,由於經費使用的限制,研習營多改在史語所舉行。據戴老師所言,此次研習營的目標,在於提供對相關課題有興趣的學生一個入門的途徑,讓學員在這段期間初步瞭解關於「歷史與記憶」的一些概念、理論、學術脈絡,乃至實際的研究方法。營隊的課程設計,囊括了臺灣史、中國史和世界史三大領域,談及的時代由唐代橫跨至近代、甚至現代。由於學員人數眾多,為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所有學員都能充分參與討論,營隊遂將學員分為七個小組,由所上研究員擔任各組導師,於每天晚餐後帶領小組討論。

  營期的第一堂課,同時也是 22 日唯一的一堂課,由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王汎森老師主講〈從中國近代史看歷史記憶的問題〉,此一題目不免讓人聯想到王老師於 1993 年為《當代》雜誌撰寫的專文〈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這也是國內最早討論歷史記憶的文章,兩者所分析的問題也有相近之處,但總體來說,此次演講屬於概論性質,更著重於探討「記憶」性質與特色。據王老師提及,二十多年前之所以接觸此一議題,主要的關懷之一,是「國論」與「鄉評」——或可理解為「主流論述」與「非主流論述」——的互動關係。接著,王老師簡單評介記憶研究領域裡一些較有名的著作,講述當中的重要概念。在討論的過程中,王老師一秉關注「國論」與「鄉評」議題的初衷,強調訊息流動對記憶形塑、發展與傳布的影響,以及擁有不同記憶之社會群體的互動。

  23 日安排的三堂課,從講師相關的研究成果來看,都屬於中國史的範疇,其講題設計與課堂上的實際開展,則分別在理論的應用、具體議題的探討、研究的方法論等三方面做了良好的示範。上午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王明珂老師講授〈歷史記憶中的結構與符號〉,主要是向學員介紹各種與認知議題相關的社會科學概念,並藉由這些概念探討歷史記憶的形塑、發展與延續。王老師在歷史記憶的領域中已耕耘多年,其研究結合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與歷史學的文本考證,對西南邊緣族群歷史記憶的形塑與發展有深入的探討。王老師分析口述與文本材料的敘述情節,並利用電影、廣告等淺顯易懂的實例,說明社會結構與人類認知的互動關係,對學員啟發良多。

  下午的第一堂課,由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的楊瑞松老師講授〈歷史記憶與國族建構想像〉。楊老師長期關注「認同危機」、「歷史記憶」等議題,而此次所探討的國族建構,亦是記憶研究引進臺灣後,國內歷史學界關注的重要議題。他在演講中以「東亞病夫」為例,探究這些長期被認為是西方塑造中國形象的論述符號,如何在近代中國的論述語境中,成為倡議改革者的重要依據,而在它們進入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脈絡後,又是如何經歷「挪用」和「重編」的過程,呈現出異於原有文化脈絡的意涵與功用。在課程結束前,楊老師亦提及日本網友對「日本鬼子」一詞的轉譯與再塑。上述現象正好能進一步補充王明珂老師談及的「符號」性質,顯示一個詞彙或事象被賦予特定意涵而「符號化」後,其作為「符號」的意涵亦可能隨著不同時代與人群的需求有所轉變,展現出詮釋的多元性。

  下午第二堂課〈歷史記憶的地方差異——以唐朝為例〉,則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廖宜方老師講授。廖老師由自身成長經歷、博士論文《唐代的歷史記憶》的寫作過程談起,一方面作為探討歷史記憶形塑的實例,一方面也啟迪正在或即將寫作學位論文的學員。他以自己對唐代歷史記憶的研究為例,說明地域因素在記憶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歷史記憶在一個地區發展的過程中,地方社會成員的地域認同是關鍵;認同與否,不僅與歷史記憶地域性差異的產生息息相關,也影響到地區之間、地方社會及其成員或外來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廖老師也以小組問答的方式,拋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讓學員進一步思考時空環境對歷史記憶的影響,以及記憶在各地被創造、形塑與抹殺的可能性。

  24 日的課程,將焦點轉向臺灣史,並帶有濃厚的現實關懷。上午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的周婉窈老師講述〈何謂歷史?從霧社事件的記憶、遺忘與話語權談起〉。周老師是臺灣史的專家,此次演講由霧社事件相關記述的變遷過程為出發點,反思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等問題,讓人不禁聯想到柯保安 (Paul A. Cohen)《歷史三調》(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中對於「歷史」、「經歷」、「神話」的討論。柯氏批判、檢視「歷史」與「經歷」之間的關係,周老師則以「話語權」的角度來思考相關問題,並強調所謂話語權的差異,不只存在於強勢與弱勢群體之間,也存在於各個群體內部。因此她將追尋、保存歷史事件中弱勢群體的聲音視為要務,認為在缺少這些聲音的情況下,歷史學者寫出的「歷史」也將無法完整。周老師進一步反思歷史視角偏頗的風險,指出臺灣歷史教育的訓練太重視「人」的因素,往往易於忽略結構因素和制度的影響,故研究者必須體認歷史知識有其侷限,才不致誤以為掌握了歷史的全貌。

  下午的第一堂課程〈世代、敘事與「去流亡」:臺灣 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記憶重構與文化政治變遷〉,由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蕭阿勤老師講授。蕭老師以「世代」和「敘事」的角度,結合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透過「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及「日治時期歷史敘述」兩個層面,探討戰後臺灣歷史記憶與認同的變遷。作為社會學者,蕭老師運用「敘事結構」和「記憶公共化」等概念進行討論,不僅對學員頗具啟發,亦能與之前王汎森老師「國論」與「鄉評」、王明珂老師「文本結構」等論點相互連結與印證。

  第二堂課程,由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王丹老師講授〈歷史記憶與轉型正義〉。王老師先回顧臺灣與中國轉型正義的發展狀況,再進行反思與展望,從而探討歷史記憶與歷史研究者在此一過程中所能扮演的角色。由於王老師對臺灣未來轉型正義的進展頗具理想性,可謂是一幅有具體規劃的藍圖,故學員提問時往往談及實踐上的困難。

  25 日安排全天的戶外參訪行程,學員與導師們乘坐遊覽車,先後參觀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和桃園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在歷史記憶研究的討論中,具有紀念性質的場館、塑像等建築物亦是承載、存續歷史記憶的重要媒介。在之前的課堂上,學員們僅接觸文本和口述材料,而此次戶外參訪則將考察歷史記憶的素材範圍擴大到圖像、紀念空間與器物的層面。營隊所安排的地點獨具匠心,一處是紀念威權時代的政治受難者,另一處則是紀念威權時代的執政者。


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是由昔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軍法處、國防部軍法局以及所轄的看守所改建而成,雖然地方不大,目前開放的場館亦不多,但因時間有限,參觀行程仍是相當緊湊。上午,學員們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參觀看守所的押房、獬豸水池、醫務室、外役區、第一法庭等處,及園區內的幾處展覽場館。中午用餐時,觀賞講述白色恐怖的紀錄片《火線任務——臺灣政治犯救援錄》。下午則邀請政治受難者陳新吉先生,和受難者柯旗化先生的家屬柯蔡阿李女士與學員們進行座談,分享他們一路走來的遭遇與心境。經由此次參訪,學員們對白色恐怖時期與政治受難者的境遇有更多的認識,並藉著接觸實際的場景與人物,更能感同身受。在參觀園區內各個影像展覽時,導覽人員也提醒學員,作為一種於特定時期被刻意製造、保存的材料,這些影像所呈現的往往並非當時的「實況」,而是藉由特別設計的構圖,強調了某些面向(或假象),同時意圖忽略、隱藏某些面向。例如「沉思火燒島」影像展中,陳設許多於綠島「新生訓導處」拍攝的照片,可看到「受訓導者」帶著笑容參與體育活動,認真「學習」,以擺脫「匪諜思想」的影響,卻看不到他們在「訓導」過程中,精神、思想如何被壓迫與扭曲。如此情況亦能與之前課程中所談的「歷史敘事」結合,讓學員思索史料的非客觀性與目的性。

  桃園慈湖紀念雕塑公園作為兩蔣文化園區的一部分,展示來自全國各地的蔣公銅像。當初這些銅像的拆除與遷移,多與民進黨執政後「去威權化」的風潮息息相關,不過在園區內的銅像簡介中,往往只輕描淡寫地以「景觀改造」或「捐贈」等字眼帶過,似乎顯示臺灣各地當初拆除蔣公銅像時所引發的種種爭議與情緒,在此地都成為了「遺忘」的對象。而從販賣區所發售的各式紀念商品中,亦不難發現在此處,兩蔣父子已被塑造為解嚴前的時代象徵,並與眷村文化及解嚴前的軍隊、校園文化密切結合,成為對該段過往具有懷舊情結或想像的人們回味、投射與憑弔的對象。

  26 日是營期的最後一日,所安排的兩場課程都是屬於世界史的範疇,雖然這些課程均將討論範圍限於某個國家,但其所關注的議題,對於當前歷史記憶研究的影響,皆已跨越國界的藩籬。上午由戴麗娟老師講述〈歷史、記憶、遺忘——法國學界的相關討論〉,考察相關研究起步最早且影響最深遠的法國,特別是討論阿伯瓦胥 (Maurice Halbwachs)、諾哈 (Pierre Nora)、里科 (Paul Ricoeur) 等人的研究。身為此次營隊的召集人,戴老師介紹上述學者的重要理論時,將前幾日的課程一併串聯起來,作了很好的呼應和闡發,許多學員未能在先前課程中盡釋的疑惑,也都經由這場演講得以釐清。有學者主張忘懷過去會「使歷史記憶的再塑與扭曲成為可能」、「導致弱勢群體的聲音消逝」等負面影響,戴老師則藉著闡述里科的論點,指出「遺忘」亦具有療癒個人與集體創傷的正向功能。戴老師也將之與「轉型正義」的議題相連結,讓學員得以再次思考歷史記憶與臺灣現況的關係。

  營期的最後一堂課〈誰是壞女孩?納粹、性別與歷史記憶〉,是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李貞德老師與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的伍碧雯老師共同主持,透過觀賞電影《誰是壞女孩》及後續的說明與問答討論,梳理二次大戰以降,德國人如何檢視納粹時期歷史、進行轉型正義,並以各種方式銘記該段歷史的過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相關記憶,是歐美歷史記憶研究重要的一環,由此衍生出的「創傷記憶」概念,更啟發了各國學界對其國內政治迫害行動與受難者記憶的探討。這堂課程除了關注納粹德國與猶太人大屠殺的議題,也試圖加入性別層面的關懷,探討歷史記憶問題中的性別因素與女性視角。兩位老師在此堂課程中分工合作,研究納粹德國歷史的伍碧雯老師負責說明該部電影拍攝的背景,以及介紹德國對該段歷史記憶的發展;關心性別史的李貞德老師則分析電影中所呈現的性別元素。

  閉幕式前的綜合討論,安排所有導師與在場講師坐在臺上,開放學員自由提問。有位學員希望各位老師分享寫作學位論文的經驗,老師們輪流回答,侃侃而談,雖未必關乎歷史記憶,但對在座學員而言,仍是一次良好的經驗交流。營期結束後的隔日,營隊還以自由參加的形式,安排了參觀傅斯年圖書館與文物陳列館的活動,這是歷史研習營在史語所舉辦後,學員得以額外享有的一大福利。


綜合討論

  整體而言,此次營隊涉及的議題相當廣泛,領域與時代的跨度亦很大,相信不同學術背景的學員都能有所啟發。課程主題的選擇也經過精心設計,不僅在理論、實作方面都有很好的展示,討論的也都是國際或臺灣學界所重視的議題,只是歷史記憶的研究範疇太廣,難免有遺珠之憾。例如目前在人類學和文學領域,對歷史記憶的課題也有不少頗具啟發的研究,而西方史學界和臺灣人類學界所重視的另一記憶媒介——儀式,亦沒有出現在此次研習的討論中。相較於過往的歷史研習營,本屆課程明顯蘊含了更多對現實的關懷,如果說以往的課程重在刺激學員思索身為歷史研究者如何對學術有所貢獻,那麼此次則鼓勵學員思考身為歷史研究者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這固然與「歷史記憶」本身的性質和目前研究的趨勢有關,但同時也是考量到營隊培育後起歷史研究者的宗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