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報導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承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時間: 2013 年 10 月 24 日(四)至 2013 年 10 月 25 日(五)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二館大講堂
撰寫人: 鄭于香(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報導
 

  「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學術研討會,是由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流變」研究計畫,及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之「明清思想與東亞」讀書會聯合舉辦的成果發表會。研討會由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承辦,中大明清研究中心及中研院明清研究會合辦,於 2013 年 10 月 24-25 日假中央大學文學院大講堂舉辦。

  茲將各場次發表之論文摘要記錄如下:

第一場

主持兼評論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蔡家和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論 題:〈朱子與陽明的孟學詮釋差異之比較〉
發表人:許朝陽教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調適上遂」或「不能歸一」:論王龍溪的無知無物〉

  蔡家和教授以〈朱子與陽明的孟學詮釋差異之比較〉為題,談陽明與朱子的孟學詮釋之不同處,以觀察在理學與心學的架構下,詮釋孟學的差異。蔡教授提出,朱子對孟子創造性的詮釋,以《四書》建構儒家的形上體系,在《四書》中一以貫之的通貫於其中,然而並不一定符合孟子的原意。陽明對《大學》的詮釋與朱子相異,對《孟子》的詮釋上也自有見解,如「盡其心者章」,朱子為了配合自己的《大學》系統詮釋,故將盡心與知性的順序倒看,將《大學》的知言、養氣解為二個工夫。然陽明以《中庸》的「生知安行」等等詮釋《孟子》,以致良知通貫於知言養氣、毋忘毋助之說,也通貫於格致誠正。接著,蔡教授以「義內或義外」、「心理為一或為二」、「性是理還是氣」、「性是善還是無善惡」等五點,視為朱、王詮釋孟學上最大的差異。

  許朝陽教授的〈「調適上遂」或「不能歸一」:論王龍溪的無知無物〉一文,旨在闡述王龍溪對孟子良知理論的發明遞進。許教授指出,陽明良知論原本旨在突顯「即心即理」與「即物窮理」的理論差異,亦即仁義內在,而非依傍格套,此即陽明第一義與第二義之區分所在。龍溪的理論中雖亦持此義內、義外為良知之第一、二義,卻有從義內、義襲,轉向知是知非與無是無非、有善有惡與無善無惡的傾向。龍溪的四無頓教區分「攝惡歸善」的「道德型態」與「本無善惡」的「觀照型態」兩義。前者基本上為陽明致良知的教法,以本體即工夫。至於漸教,「未嘗悟得本體,未免在有善有惡上立根基」、「須用為善去惡工夫,隨處對治,使之漸漸入悟」。不過,依漸教修法,再怎麼對治所達到的也應該是道德型態,為善去惡的工夫與觀照型態的本體並不相應。

第二場

主持兼評論人:蕭振邦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發表人:岑溢成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焦循性善論再探〉
發表人:徐一智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研究人員)
論 題:〈儒佛會通與歸《易》——從覺浪道盛〈麗化說〉試析明末清初佛教思想的轉變〉

  岑溢成教授的〈焦循性善論再探〉,旨在梳理焦循《孟子正義》中對性善論的闡析,文中以「人禽之辨」與「變通」來探討焦循獨特的性善論;說明焦循將「性善論」的意義,從個體擴充到群體,從倫理道德擴充到文化政教,具有開創性的貢獻。然而岑教授也指出,焦循「通變」的性善論,顯然與他在具體事物上的主張有所差異,並舉出焦循在處理「室女守貞」與「性善論」對應的問題時,違反「性善論」的精神,曲從當世的律法,並將女性在婚姻上的權益加以抑制,以求維護社會的安定。因此,焦循雖然在論述孟子性善論時,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詮釋體系,卻無法妥善處理現實的問題。

  徐一智教授的論文為〈儒佛會通與歸《易》——從覺浪道盛〈麗化說〉試析明末清初佛教思想的轉變〉,分析明代遺民覺浪道盛〈麗化說〉一文的內容及思想特點。文章首先述及覺浪道盛的生平與〈麗化說〉的撰寫過程,試圖從中釐清覺浪道盛的思想特質。道盛提出三教會同的主張,然而思想的中心仍以佛教為主,試圖以會通佛儒的方式集大成,用《易經》作為會通佛、儒思想最主要的媒介,闡揚《易經》大用的思想,重新定位周、孔面目,銜接儒、佛二家關係,引起儒者的注意。晚明因陽明學的盛行,《易經》已經受到良知說的影響,產生變化。道盛尊崇《易經》,將太極與如來藏心結合,便是佛家的「法界唯心觀」與陽明心學的結合,以解決當世法門邪逆橫行的問題,並作為明代遺民的思想依歸。

第三場

主持兼評論人:蔣秋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論 題:〈民國肇建前新竹地區鸞書引述《詩經》表現探論〉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張惠言《易》學新探——即象言理與即象言禮〉
發表人: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
論 題:〈蕺山「心易之學」初探〉

  楊晉龍教授以〈民國肇建前新竹地區鸞書引述《詩經》表現探論〉為題,觀察鸞書中使用儒家經典的狀況,呈現當時讀書人在潛意識狀態下蒙受經學影響的有效證據;這種非自覺狀態下的使用經典,自與平常自覺使用經典的狀況不同,因此可以有力證明經典對一般讀書人的確有所滲透、影響。本文觀察以「全部民眾」為預設讀者、以勸善懲惡為主要目的的鸞書的用《詩》情況,進一步探討鸞書作者在主觀意識下引《詩》所欲表達的訴求。同時,這也牽涉到作者對於《詩經》的理解與解經立場,楊教授認為亦可從中觀察時人對毛鄭孔詮釋系統的「漢學」與朱子《詩集傳》詮釋系統的「宋學」的接受問題。他進一步研究後發現,當時的鸞書作者仍以官方規定的基本教科書《詩集傳》的解說為主要接受對象,但似乎也接受《毛詩正義》的某些相關內容。不過由於鸞書引述的《詩經》篇章大多是《詩集傳》承襲《毛傳》解說的篇章,因此要嚴格區分鸞書對兩者的接受狀況並不容易。值得一提的是,並未見到鸞書有意識地引述《毛詩正義》的解說,楊教授遂提醒學者注意清代乾嘉時期以後「漢學發達」的學界「共識」,尚有斟酌之處。楊自平教授的論文〈張惠言《易》學新探——即象言理與即象言禮〉,旨在探討張氏的治《易》理想及治《易》實踐。楊教授認為張氏的《易》學觀及治《易》實踐皆以象為核心,認為象涵具理、事、禮,故採取即象言理、即象言事、即象言禮,而即象言禮更是特色所在。據此,可知張氏《易》學對漢《易》的承繼與開展,一方面承繼荀、虞氏消息、卦變理論,考察象的結構與變化,建立消息卦變體系;另方面融合虞氏釋象及鄭氏以禮治《易》,發展出禮象及對周代禮制意義的重新詮釋。張氏的《易》學不僅有功於漢《易》,另外開展宋義論《易》所未重視的以禮治《易》的新方向,並且由於宋代象數學的成就主要在圖書之學方面,張氏《易》學可據漢《易》補宋《易》釋象之不足,使得重釋象的漢《易》與重義理的宋《易》有了會通的可能。

  鄧秀梅教授以〈蕺山「心易之學」初探〉為題,探討劉蕺山「易即心,心即易」的《易》學主張。本文首論劉蕺山心宗與性宗之說,藉由分辨性宗之超自覺與心宗之自覺意義,以理解蕺山先天之《易》、後天之《易》之說。鄧教授說明,先天之《易》是性天自然流行的展現,表現在太極兩儀四象八卦之生成以及其他《易》圖象,此中無一毫人力所為。後天之《易》則是人心自覺地開始道德實踐以復完心體之全的歷程展現,表現在六十四卦的義理中,呈現出來的是人如何改過遷善,以回復心體之本然至善。在蕺山的眼裡,《周易》原是教人遷善改過之典籍,展現君子實踐修德之歷程。以心做為《易》道之源,言心乃是渾然之心,非止於至善之心體而已,是故蕺山解六十四卦便有遷善改過的濃厚意味,隨時提點此爻有何過失,如何改過等等。鄧教授認為,相較於楊簡、湛若水以至善無惡的心體論起的心《易》之學,蕺山的心《易》之學顯然較為符合《易》學的精神。

第四場

主持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講評人:劉德明教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發表人:車行健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論 題:〈以朱反朱——朱熹《詩經》前後論說與明清學者反對朱子《詩》義觀的方式〉
發表人:張曉生教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論 題:〈傅遜《春秋左傳屬事》及其相關問題〉
發表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論 題:〈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

  車行健教授〈以朱反朱——朱熹《詩經》前後論說與明清學者反對朱子《詩》義觀的方式〉一文,以明代的呂柟《毛詩序說》、楊慎之相關論說及清代初期官方編纂的《詩經傳說彙纂》三者,對朱子《詩經》學前後論說的矛盾處的批評加以探究,除檢討其效力與得失之外,亦嘗試分析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車教授指出,他們反對朱傳,並非僅單純反對朱熹的新《詩》義觀,其共同的趨向皆是欲重新肯定及回歸漢人的《詩序》古說。由於他們有一定立場,以致於產生盲點,在方法論上皆有足以推翻其主張的缺失,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們對朱子《詩》說的發展演變,以及《詩經》著作的成書時間掌握皆不精確。此外,他們對朱熹《詩》義觀的質疑大都停留在個別單獨詩篇的考索,而非針對朱熹整體《詩》義觀的檢討,如同朱熹對《詩序》之所為。

  張曉生教授的〈傅遜《春秋左傳屬事》及其相關問題〉一文,則以「《左傳》紀事本末體」為主題,選擇以明代傅遜《春秋左傳屬事》作為探究「《左傳》紀事本末體」著作的切入點,以解析傅氏《春秋左傳屬事》體例、內容為基礎,旁及觀察類似著作,深入掌握宋代以後的《春秋》及《左傳》學發展。

  齊婉先教授的論文題目為〈王陽明與黃宗羲關於性情善惡詮釋之探討〉,文中指出,陽明在性情、善惡的論述中,援引《大學》之「至善」概念用以解釋性之意涵。陽明以至善言性,此性無一毫之惡;以至善之發現說良知,隨感隨應,變動不居,自有天然之中來判斷善惡,不容增損於其間。則陽明所說之至善,與一般對具體世界中事物認知之善惡意義有所不同,是由己心判斷,而非依循於天理。另一方面,宗羲則認為孟子言性情最為淺顯明白,因此對於性情之解釋仍然應該回歸至孟子言論上。宗羲強調三個重點:第一,心乃仁義禮智之根源,惻隱、羞惡、恭敬、是非由心發之,而後仁義禮智之名乃出。第二,離情無以見性,故性情二字不可分言。第三,以理氣合一之說作為性情不可分析之本體宇宙論根據,此即是宗羲個人論性情之發明所在。

第五場

主持兼評論人: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發表人:蔡龍九 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
論 題:〈朱熹與王陽明論「知行」之對比〉
發表人:陳佳銘 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羅念菴的思想型態之研究〉
發表人:黃崇修 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情慾之身體與禮之意義——以朱丹溪的言說為視點〉

  蔡龍九教授論文為〈朱熹與王陽明論「知行」之對比〉,認為在對「知行」的理解上,朱熹對於「知」的解釋偏向「理解」、「知曉」(義理),而「行」則屬「實踐義」,且強調兩方向的相互配合,以達到「理解與實踐」的合一。而陽明是「強調發端至自然實踐」的合一,將「致良知」、「心即理」等內涵都聯繫在「知行觀」之下。因此蔡教授的文章重點在於分析雙方論點中的同異之處,並據之得出結論:朱、王的「知行」之說雖然各有強調處,然而在實踐上來說,朱王的「知行」自然可融通;在理論上來說,朱王的「知行」雖有不同,然自然實有可互補之處。

  陳佳銘教授的論文題目為〈羅念菴的思想型態之研究〉,選擇似乎與羅念菴的思想旨趣相當接近的聶雙江作為對比,藉由與聶雙江之間的差距來探究羅念菴的思想的哲學型態,從「本體」與「工夫」兩方面來研究。陳教授認為念菴雖汲汲於修正雙江的歸寂,而提出「收攝保聚」、知止、知幾等義理,仍無法脫離聶雙江「超越的體證」的型態。儘管如此,兩人之間的主張仍有所差異:念菴通過「收攝保聚」、靜坐枯槁後所體證的是心體的活動義及道德主體性;反之,聶雙江的歸寂、收攝之後,所掌握的卻是性體的客觀義、超越義。

  黃崇修教授的論文題目為〈情慾之身體與禮之意義——以朱丹溪的言說為視點〉,探討承繼了宋代理學與金元醫學之思潮,並在宋元思想發展史上成功地開啟了儒、醫匯通之新思路的朱丹溪,如何結構由「欲」至 「鬱」的論述,將醫學上「相火妄動而致鬱」之問題扣緊到朱子「人心聽命於道心」之道德實踐層面,為宋代理學開出了一條連結義理與工夫實踐的參考路徑。朱氏一方面強調朱子哲學中「人心聽命於道心」心性工夫之重要性,也不忽略生活實踐之實際切要性。透過禮可以使人之食慾、色慾得到合理的處理,以致相火不妄動而傷氣成鬱,因此客觀而論,此種以「鬱」言「禮」之方式,可說是朱丹溪透過醫學而落實儒學禮法的巧妙良策。

第六場

主持兼評論人:趙飛鵬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發表人:曾聖益教授(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論 題:〈《禮記義疏》對宋明禮說之依循與詮釋〉
發表人:蕭敏如 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通天地人者曰儒:從阮元《疇人傳》編纂活動論清中期儒學知識體系的擴大〉
發表人:邱培超教授(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自焦循《易餘籥錄》探其知識分類及學術史意義〉

  曾聖益教授的論文題目為〈《禮記義疏》對宋明禮說之依循與詮釋〉,探討《禮記義疏》透過編纂體例呈現其對禮之觀點,亦透過存疑及案語論述,對鄭玄、孔穎達之注疏進行梳理考辨,糾舉《禮記正義》之缺失,彰顯宋儒論禮之價值。《禮記義疏》之觀點主要承襲宋元學者對鄭玄、孔穎達之解釋,可視為清初以來主要禮學觀點之總結,與乾嘉之後的學術風尚截然不同。就此而論,《禮記義疏》具有其獨特之時代意義及代表性。

  蕭敏如教授以〈通天地人者曰儒:從阮元《疇人傳》編纂活動論清中期儒學知識體系的擴大〉為題,藉由分析阮元主導的《疇人傳》編纂活動,及其後陸續出現的續修活動,觀察清中期學術思潮的變化。蕭教授認為就中國儒學思想發展而言,清中期由阮元等乾嘉經史考據學者帶動的天算史纂修活動,無論就編纂動機、參與學人,以及對於「疇人」的定位等,都涉及乾嘉士人學術觀念的變化、清中期知識階層的定義的擴大,以及清中期學人的學術偏好與學術視野的拓展;另一方面,它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儒學教育與儒學知識體系的樣貌。

  邱培超教授的〈自焦循《易餘籥錄》探其知識分類及學術史意義〉一文,則以焦循編纂的《易餘籥錄》為例證,討論焦循面對歷來傳統的知識時,如何釐析彼此關係,及其對知識類別之觀點。邱教授指出,焦循嚴格區分經、史、子與詩賦等各知識間的差異,這些主張都落實於他所編纂的《易餘籥錄》中。

第七場

主持兼評論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發表人:楊祖漢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論 題:〈從伊川、朱子的思想型態論中國哲學的思辨性〉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
論 題:〈朱子「心」之意涵新詮:從「人心道心」說來論〉

  楊祖漢教授以〈從伊川、朱子的思想型態論中國哲學的思辨性〉為題,旨在從伊川、朱子的思想型態探討中國是否有哲學、中國哲學的合法性這一議題。楊教授分析伊川與朱子對於理的探討,便是希望將「理」從「具體的普遍的知識」,轉為「抽象普遍的知識」,此正合於康德所謂的「哲學」,將普遍的理從具體中抽象出來,此即哲學的思辨。又從此一哲學的定義論及傳統的儒道的重要說法,雖然不重概念的、邏輯的思辨,但也有將普遍的道或本體顯發出來的強烈意圖,由此可知,傳統儒道的思想具有哲學性。哲學可以有東西共通的普遍的意義,也可以有東西方不同的特色。把普遍者從具體中抽出來理解或體證,可以說是哲學的普遍共同的意義,如果沒有此義,就不能算是哲學。

  博士候選人賴柯助則撰寫〈朱子「心」之意涵新詮:從「人心道心」說來論〉,旨在說明朱子的「心」之「知覺 」,並非僅是認知心,並從朱子論述反省活動出發,論證知覺具有反省能力,以及說明以認知心詮釋道心所帶來的理論困境。最後再從朱子系統內部說明道心是反省心,並得出結論,認為心具有「認知」與「反省」的能力,兩者缺一不可,認知心屬於知識上的判斷能力,反省心則為道德上的判斷,因此道心能夠在反省後依據「性理」作為道德判斷,給出行為準則,故心是自主、自決的。

第八場

主持兼評論人:王力堅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發表人:曾守仁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
論 題:〈真詩、苦吟與詩史論:世變下的錢澄之性情詩說〉
發表人:康 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
論 題:〈《金瓶梅》的家庭敘事與儒家倫理〉
發表人:黃莘瑜教授(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論 題:〈中晚明「聲色」論述:以「情」探「道〉的詩學途徑〉

  曾守仁教授的題目為〈真詩、苦吟與詩史論:世變下的錢澄之性情詩說〉,以明清鼎革之際作為明遺民論詩的命題核心──性情為主題探討錢澄之的性情詩論。論文指出田間詩論實屬於儒門一系,其最大的特點是在性情詩論中重寫「苦吟」、「務去陳言」等論述,將原來落在琢鍊字詞的修辭作為,透過「自反」的修持(孟子言),通向性情的精進與修養。錢氏對明代以降的情論有所修正,讓情受到性的約束;另一方面,其性情詩論也安頓了「詩言志」中學問的位置;其三,他的真詩論不再是真與假的對立,進而標舉以詩傳其真,著眼在真詩應該是能讓讀者有「如在目前」的覿面親證,這不妨視為一種隱秘的詩史論述,回應了當時詩壇的公共話題。

  康珮教授則以〈《金瓶梅》的家庭敘事與儒家倫理〉為題,透過西門慶、吳月娘賢妻、潘金蓮妒婦等等的形象,以當時社會背景的因素與條件,重新檢視《金瓶梅》一書中所呈現的家庭環境與倫理。康教授藉由探討《金瓶梅》的家庭敘事,指出儒家倫理不應該是一個死板的規條,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應有不同的審視眼光。黃莘瑜教授的論文題目為〈中晚明「聲色」論述:以「情」探「道〉的詩學途徑〉,旨在從理論的向度,以「格調」派相關論述為核心,間及六朝與艷體詩評,藉由詞語、概念的釐清,一方面探討以「情」探「道」之詩學理想所透顯之文化心態與文化史意涵;另一方面,也冀由「近代」視野的參照,省思詩學現象對儒者的可能激盪。文章首先論及明儒對「聲色」的討論,反映「聲色」在明中葉已有相當細緻多元的意涵,非僅指涉耳目之娛和男女之欲。接著討論「古文辭」或格調派詩人之文學活動,與明代儒學脈絡的關係。黃教授考察《明儒學案》,試圖釐清在明中葉後之文壇影響極鉅的格調派,與《明儒學案》中的儒者之間的關係,發現《明儒學案》的記載多傾向忽略或淡化格調派之文學活動和主張,即使儒者和文士的身份可能重疊。可見《明儒學案》之撰著立場,基本上乃將與格調派相關的文學經歷視若儒者之成學過渡或暫時「迷途」。最後黃教授認為,或許藉由「情」與「聲色」的門徑,能對「人文」與「道」的關係,有更加豐富的思索。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