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文化交流史「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

 
發表人: 王明珂(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岡孝(日本學習院大學法學部)
卜永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Tai Wei LIM(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助理教授)
林瑞琪(香港聖神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長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張升(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
喬治忠(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孫衛國(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黨翼鵬(東北師範大學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所助教)
米丹尼(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侯皓之(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媒體與數位設計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施靜菲(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柯博識(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副教授)
洪健榮(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徐光台(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歷史研究所合聘教授)
康才媛(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張省卿(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又新(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黃文齡(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
黃俊龍(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趙雅書(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
潘鳳娟(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蔡米虹(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鄧世安(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戴晉新(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蘇精(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時間: 2012 年 11 月 16 日(五)至 2012 年 11 月 17 日(六)
地點: 輔仁大學野聲樓谷心廳
撰寫人: 戴郁文(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第八屆文化交流史「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
 

  由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心教學卓越計畫歷史與文化學群協辦的「第八屆文化交流史:『 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 』國際學術研討會」於 2012 年 11 月 16 至 17 日假輔仁大學野聲樓谷心廳召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自 2005 年開始舉辦「文化交流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涵蓋西洋史、基督宗教史、中西交流史三項重點,延續了本系於北平創立以來陳援庵、張星烺及方豪諸位先生以中西交通史見長的研究傳統。本次研討會也不例外。會議首先由王明珂先生發表主題演講,以清代雲南士人王崧與省志局同仁的書寫意見不合,以及 1939 年史語所民族學者在昆明建構中華民族內南方民族結構與劃分的工作為例,指出文本書寫傳統與不同情境的交互作用及文化接觸不對等的必然性,是以微觀的社會研究必須置於長程人類生態變遷歷史中,進行文本表徵意義的分析,才能讓人們對自己及他人有反思性的理解。

  以下,節錄兩天共九個場次的會議發表要點。[1]

  首場四篇論文均以傳教士來華及基督宗教教派交流為主題。其中,柯博識提出 1882-1896 年山東南部兗州府地區傳教士與當地士紳人民來往的報告,並分析雙方的立場與態度。評論人古偉瀛認為本文將相關一手史料譯為英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馬勇旨在討論義和團戰爭前後,清政府對教民處境處理態度的轉變。評論人陳方中建議,應注意官方檔案的言外之意,並多方比對史料以避免誤信當事者的主觀意見;此外,要將教民屬性分類,才能準確分析評估。林瑞琪論及傳教士置身雙語環境時,在語言的使用上會牽扯到不同文化背景對文句的解讀,進而影響傳教活動,因此由第三語言多方關照字詞的使用模式可避免誤解傳教史研究的重點。評論人郭容吟表示,加強對不同文化思想的理解能力,更有助於傳教史研究。黨翼鵬則回顧羅馬天主教與聖公會交往歷史,評述二者從十六至二十一世紀由對立衝突到接觸對話的轉變。評論人林美玫建議,須更清楚定義主題及時空分期。

  第二場討論聚焦於跨文化藝術交流議題。Lim Tai Wei 探討中日製陶燃料的轉變如何受到生產技術革新與環保概念的影響。評論人余佩瑾建議,須定義 Pre-modernity 及 Modernity,並論述此分期與主題的關係,且應就每個窯的各自發展脈絡,分析其歷史及地域差異,並舉實例說明燃料使用變化對製陶工業之影響。施靜菲由康熙對清宮畫琺瑯的重視及融合中西的藝術風格,說明清朝對畫琺瑯技術的高度興趣和宣示超越西方工藝技術的政治較勁意味。[2]評論人王正華表示,本文大時代的研究角度拓展了宮廷藝術研究,唯可比較其它朝代如何藉由技術的模仿超越前代,藉此凸顯清代使用西洋元素的時代意義,並以歐洲對畫琺瑯的看法對比中國方面的想法,來進行更多中國對工藝態度的討論。張省卿以法蘭茲侯王如何借用中國元素再造中式園林並展示其開明啟蒙政策為例,探討德國對中國庭園圖像的認知。評論人謝佳娟建議,可加強說明沃里茲園林與中國園林之關係。

  第三場主要藉由詞語及文本的比較,探討中西文化交流。四位發表人中,徐光臺透過探討明末「西學」一詞的起源,來回答明末西學是否成一個學派。對此,評論人陳慧宏補充,談到明末如何調和傳統及當代的西學概念。鄧世安則藉比較倪柝聲《屬靈人》與英國賓路易師母《魂與靈》,探究《屬靈人》思想源頭及其對基督教神學中文詞彙翻譯的重要性。評論人周復初讚美本文之研究相較於前人實屬深刻而公正,相當難得。蘇精旨在探討第一位來華傳教士馬禮遜如何適應在華生活,並由初期重視木刻到後期提倡西式活字的改變經過。評論人吳慧芳表示,十九世紀中國仍相當盛行木刻印刷,而活字印刷在識字率不高的民間社會之影響亦需進一步評析。潘鳳娟從《孝經》翻譯史及裨治文對中國啟蒙教材的翻譯兩大脈絡,討論其在晚清廣州出版的《孝經》英文翻譯。評論人查忻建議,須釐清前人翻譯與裨治文的關係,並將裨治文翻譯的《孝經》與原文做比較。

  第四場的兩篇論文以史觀的交流為討論重點,喬治忠著重討論中國傳統史學及史觀對日本的影響及演化,唯評論人黃自進建議,可多加討論日本歷史脈絡下如何調適「萬世一系」的虛假成分及傳自中國的歷史觀。戴晉新則旨在解讀杜維運著作中「中西史學比較」觀點的變與不變及其緣由。評論人彭明輝提議,應參考更多杜維運著作及比較版本差異。

  第五場兩位發表人均著意於外來文化的衝擊。岡孝主要由日本民法之父梅謙次郎的觀點出發,討論明治維新時期,西洋法對日本民法制定過程的影響及其與傳統法律的衝突。評論人吳豪人點出,這不僅是文化衝突,也是典範轉移的問題,並建議以臺灣殖民地作為調適西洋與日本習慣法試驗之地延伸討論。洪健榮則是討論清代至日治時期的外來統治者如何透過掌握知識論述權力來重塑三峽大豹社地域空間文化意象,以美化暴力侵略及官商勾結的行為。評論人潘宗億稱許本文突顯界線邊緣不斷改變的空間文化意義,尤以政治力量討論原住民文化建構為此議題研究之嶄新示範。

  第六場旨在討論文化活動中之跨文化因素。四篇論文中,陳又新以索南嘉措生平為主軸,敘述蒙、藏、漢等族在格魯派宗教內部及世俗勢力的複雜關係下之文化交流。評論人劉國威表示,本文使用大量一手資料及文化交流的視角,可謂獨幟於臺灣及大陸的相關研究,惟建議在官方歷史陳述檔案外,增添使用側面資料,並可由活佛轉世系統的建立時機,論述與葛舉派之抗衡關係。李長莉則探討四本日本來華考察者的著作對中國社會制度及風俗的分析與判斷。評論人林呈蓉認為,應說明四本書的代表性並衡量於文中使用的比重。康才媛討論自中國帶回的茶具及飲茶習慣如何經由寺院影響皇室,開啟茶文化特有的物質及禮儀文化。評論人李啟彰喜見本文重新評價平安中晚期飲茶文化,但建議應深化史料、皇室、寺院與茶文化之關連,並說明文化受影響前的原貌。黃俊龍以 Corcyra 內部對作戰動向的討論為例,說明語言經過詮釋與濫用後不再只是溝通工具,而具有修辭上的目的,與政治社會有所關連。評論人陳斐婷建議,應具體舉例說明 Corcyra 政客如何改變語言內涵,並點明 Corcyra 在眾多城邦中是否為特例。

  第七場依主題又分為兩場:A 場以非裔美人之族群形象塑造為主題。黃文齡以第一位投入推動黑人歷史的史家烏德遜為焦點,呈現他如何以專業科學治史方式突破種族主義侷限,重建種族自信與驕傲。評論人盧令北建議,可從合憲性討論內戰問題,並從社會改革角度談進步主義。蔡米虹從「非洲之道」專欄故事討論雜誌創辦人強森如何揭露美國社會出版品對非洲的偏見,藉以呈現美國社會塑造的非洲意象,同時透露強森對種族歧視的反擊。評論人劉曉鵬認為,文章的排比無法清楚呈現強森的企圖,此外亦應說明此刊物之重要性。B 場則集中討論十五世紀中國海外航行與陞官圖之研究。其中,趙雅書討論有關鄭和的死亡、船隻是否抵臺、航海圖全貌、是否到過非洲及寶船規模等歷史懸案。評論人陳宗仁讚美本文藉歷史脈絡嘗試解開眾多歷史疑點,為沒有確切歷史資料的研究議題提供示範。卜永堅則研究唐代陞官圖的緣起及其與後代陞官圖之關係,再以一份出土於敦煌的「唐職官表」推測唐代陞官圖的起源。評論人吳光華表示,可提供作者更多圖像資料,並認為陞官圖具有諷刺意味。

  在第八場以中韓交流為主題的討論中,孫衛國藉由紀曉嵐與洪良浩之往來書函、學術討論、互贈禮物等探討清乾嘉學派對朝鮮學術的影響及兩人於學術之外的私人情誼。評論人劉季倫讚許本文以小見大探究中國與周邊文明交往的情況,並提問紀曉嵐的友誼及饋贈背後是否代表一個集團意志。張升則在談論朝鮮文獻中豐富的四庫學研究資料。評論人曾聖益建議,應注意民間史料的侷限性。

  最後一場,以討論清外關係為重心。由米丹尼首先談及晚清駐英公使館如何嘗試藉大眾媒體改變中國在英國的負面形象。評論人沙培德質疑,媒體於英國的影響力不足以扭轉中國形象;米丹尼對此則表示,扭轉形象為公使館的企圖,但未必完全有效。侯皓之探討西洋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文化衝突及心理調適。評論人康華倫建議修正傳教士名字的母語寫法。

  本次研討會最後由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克思明發表閉幕致詞,為會議畫下圓滿句點。明年 11 月「第九屆文化交流史暨輔仁大學歷史系五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將擴大舉辦為期三天的會議,盼各界共襄盛舉。

[1]論文收錄於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第八屆文化交流史:「跨越文化:生活、工作及語言」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上、下)》(新北:輔仁大學歷史學系,2012 年)。
[2]非議程原定題目。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