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經學研究學人座談紀要

 
主講人: 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龍、蔡長林研究人員
撰寫人: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助理 孟安 咨玄 整理報導
 
中研院經學研究學人座談紀要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的「經學研究室」,成立於民國八十六年,希望透過以下四方面的努力,使文哲所成為國際上領導、推動經學研究的重鎮:(一)整理及研究經學文獻;(二)利用新的詮釋方法,對經典及歷代經學的演變重新加以詮釋;(三)規劃各種研究議題,結合國內外經學研究人力共同進行研究;(四)翻譯並介紹海外研究經學的成果。成員包括: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龍蔡長林四位研究人員。

林慶彰教授

經過十餘年來的努力,「經學研究室」確實在上述各方面均有斐然的成績:依序共召開過清代 (1992)、明代 (1995)、元代 (1995)、宋代 (2002)、隋唐五代 (2005)、魏晉南北朝 (2008),六次經學國際研討會;執行「經義考點校補計畫」、「姚際恆著作及編輯計畫」、「清乾嘉經學研究計畫」、「清乾嘉揚州學派研究計畫」、「晚清經學研究計畫」,以及「民國經學研究計畫」,並整理歷代經學家之相關著作,有多種出版成果(請見文後「文哲所歷年出版經學文獻及研究專著」)。另外,經學研究室成員每年考察清代經學家之遺跡,也策劃支持翻譯國外相關經學論著。

蔣秋華教授

本期「明清研究通訊」以中研院明清經學研究為專題,我們特別邀請到文哲所經學研究室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龍、蔡長林四位,以及「文哲之友」近史所張壽安教授進行訪談[i]林慶彰教授師從屈萬里先生,專長《詩經》與乾嘉經學;蔣秋華教授師從程元敏先生,專長《尚書》;楊晉龍教授師從周虎林先生、張以仁先生和吳宏一先生,專長《詩經》與四庫學及治學方法;蔡長林教授師從林慶彰與夏長樸教授,專長《春秋三傳》以及經學史、學術思想史;張壽安教授師從何佑森、杜維運、余英時,專長清代學術思想史、禮學思想與制度間的關係。五位老師都長期致力於明清經學之研究 ,在經學領域內各有專長,希望藉此訪談,能夠讓我們瞭解到他們個人從事經學研究的關懷與方 法,經學與其他學科的異同與對話之可能,並對經學在兩岸三地的現況與發展提出專業的看法與建言。 

 

經學研究的規範與方法

蔡長林教授

 

 

 

楊晉龍教授

幾位教授先從個人治學方法與關懷談起。蔣秋華教授表示自己走傳統理路,處理一些經學內部的議題,可以說是沈浸於原典中找尋議題,也從文本解決問題。近幾年雖也從事經學史之研究,探尋大範圍的時代變化脈絡,但仍傾向從小而重要的議題入手。雖對一些大議題,如乾嘉考證學之興起與發展的脈絡有興趣,也有些看法,但還未形成系統性的研究。

蔡長林教授的關懷也主要在經學史,其研究方法是先找到某些觀點做為問題意識,進一步從文本中去發現可印證、或必須修正的看法。蔡教授說自己研究經學經常帶著「經學如何在歷史中發揮作用」的問題意識,以此問題意識切入乾嘉經學研究,即發現清代中葉以降的考據學對學術書寫有所影響,這種影響甚至一直綿延至今。這種現象也不僅止於清代,而是歷代皆然,是很值得注意的。對於經學在現今學界的定位問題,蔡教授認為經學研究是以經學文本——經學原典以及經學家的論著——做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概念上可以是學術思想史,也與史學家治學術思想史有所關聯。但是文哲所「經學研究室」更重視經學研究的主體性,認為不能放棄經學的語彙與思考模式,也不願意只從「學術思想史」史學的角度來研究經學。

論及經學的主體性與重要性,楊晉龍教授說經學之定義有二:(一)傳統經學:在傳統學術分類中,經學是最高等的學問,是其他學科與制度的基礎與領導,經學即是致用之學,許多制度都是經學義理的展現。(二)現代經學:中國引進西洋學科分類之後,經學原典被當作一般學術文獻資料,經學研究轉而以經學史研究為大宗,幾乎與史學研究無甚差異,故而現代經學研究經常由外部解釋經學資料,而非由內部發揮經學的現代價值,這是與展現經典意義的傳統經學最大差異之處。

楊教授繼續解釋,傳統中國社會中的經學為一規範之學,即指導人們如何生活實踐的學問,因此強調致用。我們若要用貼近傳統的概念做研究,就應該注重經學如何致用的這個面向。楊教授舉自己研究過的科舉制度下的官學,以及葉國良老師對中古婚俗禮制的研究為例,並表示張壽安教授研究經學思想與制度間的互動關係,看經學理念如何影響典章制度乃至日常生活實踐,是非常典型的經學研究。他認為強調經學致用特質的研究,才是貼近傳統的經學研究;「其他的相關研究,其實只是『經學史』研究罷了」。楊教授也說自己近年來對於各學科與經學間的互動關係特別感興趣,也試圖在歷史脈絡中檢視經學如何落實,並做出價值判斷。

張壽安教授

張壽安教授謙虛地表示自己不算在研究經學,而是以史學的方式入手,將經學視之為研究材料。張教授觀察現今經學研究的情勢,從方法論上可分為文獻學、詮釋學、學術史三類。經學之文獻學為傳統文本研究,文哲所與兩岸其他單位都做了不少基礎工作,近年新出土的簡帛則不斷地擴充經學文本材料。經學之詮釋學是從思想史、概念史與哲學史之角度進行研究,臺灣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學者很多。傳統上,作為經學詮釋的方式大約有:微言大義、章句訓詁、義理思想、說經等四種型態。其中義理思想在唐、宋以降儼然成為經學詮釋主流,發展出性理之學,近代新儒家熊十力、牟宗三等多宗此法,進而結合西哲發展出中國哲學。而說經則為清儒解經之最大特色,因為說經需要具備許多基礎知識,包括小學、天文、曆算、水地、樂律等,清儒以此說經,其後這些工具性的知識都發展成了獨立的專門之學,包括:文字、聲韻、訓詁、典章、制度、名物、度數、水地、天文、算學、草木鳥獸蟲魚等等。近幾年來也有學者將清代以來的「訓詁」之學繼續發揚,使傅斯年 (1896-1950) 的訓詁方法與現代語言學相結合,從語意學走向語用學來進行新的經學詮釋學。張教授進一步表示,自己長期以來選擇「經學學術史」做為研究課題。她認為必須要更清楚地建立起經學學術史的觀念,從兩千年歷代經數與經目的變化中去探尋其背後意涵,因為此一歷代典範轉移,不只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也代表知識的擴張。若能從「學術史」的角度進行觀察,歷代經數經目為何由六經、七經、增為十三經、十四經、十七經、甚至二十一經,把經學內容的變化和理念弄清楚,梳理出「經之為學」的歷代變化,則經學研究自然就會跟政治、經濟、文化結合起來,最後呈現出一種新的經學文化史的詮釋方法,非常活潑而多樣。這樣的面貌很大一部份會與史學、文學、文化研究有關,也更貼近民生日用,進而展開學科對話。

林慶彰教授則認為經學有史學、哲學、文學三種屬性,分求真、善、美三境界。晚清以前經學在中國學術思想具權威地位,但民國以後,經學之文學、史學性被特別突出,哲學性被打壓。然而當史學性被強調,去探尋經書裡記載的真偽,如五四顧頡剛 (1893-1980) 之《古史辨》,經學便成為史學研究的材料,如此經學史便與史學史的文獻與方法重疊。林教授指出:「我們成立經學研究室,雖強調經學研究的主體性,但是對於學者們各自不同的方法與興趣,卻是兼容並蓄的。我們歡迎多元的方法論與觀點,多年來,我們廣泛地邀約海內外從事經學相關研究的學者、舉辦大小學術研討會、展開各種合作計劃與互訪活動,就是希望讓中研院文哲所成為一個接待國際經學研究同仁,領導並推展經學研究計劃的中心。」

對於自己的研究,林教授表示自己求學過程中曾受王道還先生翻譯《科學革命的結構》(Thomas S .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啟發,所以自己對經學的研究也受到「典範轉移」理論的影響。但林教授強調經學研究最重要的還是實際下功夫苦讀原典文本,從中讀出心得滋味,才能發展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胡亂套用理論、削足適履地解釋。他舉例說,以前大家咸論魏晉是經學玄學化的時代,但除卻何晏、王弼有一點這樣的痕跡外,其餘並非如此;相反的,魏晉是古文經學最發達的時代。這些判斷與結論,並不需要其他的理論來支持,僅需讀熟基礎原典即能體會。林教授說:「也因此作為經學研究基礎,我重新提出『回歸原典』的概念」(參見林慶彰,〈中國經學史上的回歸原典運動〉,《中國文化》,第三十期,2009,頁1-9)。林教授強調只有對於文本的深刻瞭解,配合學界新觀念的啟發,方可長可久。

 

臺灣與大陸經學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由於中國近年來的國學熱潮,在經學方面也取得長足進步,反觀臺灣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年輕學子對於經學的興趣也普遍不高,故我們也請五位教授談一談對於海峽兩岸經學研究現狀的觀察。

對於經學發展的現況與未來的展望,各位教授咸認為,臺灣的經學研究經過長年的發展,在點校、出版、研究、會議主題上均有豐富成果,目前也仍取得領先。林慶彰教授表示,由於目前中國大陸的經學不是一個正式學科,且尚無專責之經學研究單位,所以「臺灣目前在經學研究領域領先大陸十、廿年,應該沒有問題」。

不過,對於臺灣經學未來的發展,五位教授都感到焦慮與憂心。蔣教授與林教授均認為、研究所的課程安排是個重要問題,如文字、聲韻、訓詁等基礎訓練之學分縮減、經書課大學程停開、師資遇缺不補或改聘兼任等,都將導致學生訓練不足,進而影響日後研究生研究課題之走向。林教授特別指出目前經學的授課方式枯燥且制式,也必須改革,方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楊教授與林教授表示傳統經學常給學生艱澀、困難的刻板印象,加上學生在大學時期經學基礎課程訓練不足,導致現今志願投入經學研究的年輕學人越來越少。總之,「後繼乏人」是大家共同擔憂的問題癥結。

對照中國大陸的情形,林慶彰教授指出中國大陸近年經濟發展蓬勃,因而國學熱興起,許多院校願意以重金購書、延請海外漢學名師授課,並培養相關研究師資,之前備受打壓的經學自然慢慢的復甦。此從林、蔣兩位教授合編《中國經學博碩士論文目錄》中可看出變化的趨勢:1978 年至 2000 年共約有論文一千篇,但往後七年間便成長 1.5 倍。蔡長林教授又補充道:目前中國大陸之優秀學子仍有以文史哲學科為研究職志者,故經學研究仍能薪火傳承;反觀臺灣可能因古典主義的沉淪,學子多不願報考文史系所。經學領域更有後繼乏人的危機,臺灣方面的優勢正在縮小中,這是所有與會者的共識。

該如何維持經學自身的吸引力?招來有志趣者,投入研究的行列,以延續此學之命脈?林慶彰教授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要讓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看到經學研究未來的前途與競爭力,並且加強他們基本點校與整理的學術能力。這些工作雖然辛苦,但若能讓其體認到,增加磨練機會就是培養在同儕間的競爭力,這鍛鍊比其他研究課題更為紮實,更有前途,或許就會有較多學子願意投入經學的研究領域。

最後,林慶彰教授期許經學研究室盡量做到廣納百川,不去限定經學的定義與範圍,而且表示「……與其他領域對話是件好事,可以學到許多」。對於此,張壽安教授甚有同感,因為鮮少人能兼通各領域,如何透過學科間的對話彼此開放地學習因此變的很重要。她也表示,在學科間的對話中如何才能保住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是最值得關心的問題,不只是經學,史地學、古語言文字學都面臨這種問題。

 

 

 

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助理 孟安 咨玄 整理報導

(特別感謝近史所呂妙芬教授指導)

 


[i] 張教授之「文哲之友」乃由戴璉璋老師所封。經學研究室與張教授淵源頗深,經學研究室成立之時,張教授為受邀的唯一所外人員,並多次參加經學研究室的會議。

 

 

 

 

文哲所歷年出版經學文獻及研究專著

出版年

書名

著、編、點校、審訂者

出版單位

2009

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上下)

蔡長林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

林慶彰 總主編

蔡長林丁亞傑 主編

學生書局

2008

李源澄著作集(四冊)

林慶彰蔣秋華 主編

黃智明袁明嶸 編輯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7

劉文淇集

劉文淇

曾聖益 點校

蔣秋華 審訂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6

東吳三惠詩文集

惠周惕惠士奇惠棟

漆永祥 點校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蔣秋華馮曉庭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晚清經學研究文獻目錄 (1901-2000)

林慶彰蔣秋華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5

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上下)

林慶彰蔣秋華 主編

黃智明 編輯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翼教叢編

楊菁 點校

蔣秋華蔡長林 校訂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胡培翬集

黃智明 點校

蔣秋華 校訂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蘇輿詩文集

蘇輿

林慶彰蔣秋華 編輯

楊菁 點校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清代揚州學術(上下)

楊晉龍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3

汪喜孫著作集(三冊)

楊晉龍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乾嘉學者的義理學(上下)

林慶彰張壽安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

禮經釋例

[清]淩廷堪

彭林 點校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清代經學研究論集

林慶彰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2001

劉壽曾集

林子雄楊晉龍 校訂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2000

陳奐研究論集

林慶彰楊晉龍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上下)

楊晉龍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朱彝尊經義考研究論集(上下)

林慶彰蔣秋華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汪中集

汪中

林慶彰蔣秋華 編審

王清信葉純芳 點校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上下)

蔣秋華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9

魯實先先生珍藏書札

陳廖安蔣秋華 編輯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點校補正經義考(一至八冊)

朱彝尊 原著

林慶彰蔣秋華楊晉龍

張廣慶 編審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6

姚際恒研究論集

林慶彰蔣秋華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林慶彰蔣秋華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4

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文哲所編委會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姚際恒著作集

林慶彰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5

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

林慶彰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3

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

林慶彰 主編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2

楊慎研究資料彙編

林慶彰賈順先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1990

蔡元培、張元濟往來書札

林慶彰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籌備處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