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X」會議報導

 
時間: 2023 年 10 月 19日(四)上午 9:10 至 20日(五)下午 4:4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國際會議廳
撰寫人: 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2023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X」會議報導
 

  此次會議為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與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項下「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共同舉辦的成果發表會。此研討會已邁入第十屆,目的是在延續宋明清儒學的研究成果,並將論題擴及到韓國與日本的經學史,期望能開發出新議題。兩天會期共有二十八位學者發表論文,以下依序摘述各場次報告與討論的要點。

第一日第一場

主持兼評論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呂政倚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朱子「未發/已發」說再探
發表人:涂藍云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程頤《易》學中的陰陽觀
發表人:王清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明儒唐凝菴「乾元」思想的陽明學向度

  呂政倚教授以韓儒李顯益 (1678-1717) 與權尚夏 (1614-1721) 為例,重新檢視朱子學「未發/已發」的講法。韓儒在論學時,提出朱子學中「未發是形而下」的觀點。此一觀點,就朱子 (1130-1200) 確立理氣二分、心性情三分的義理架構來看,有其理論的依據。然而,朱子同樣也有「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的語句,可以做為將未發視為形而上的理據。由此,呂教授認為在朱子學中看似清晰的「未發/已發」之論述,還有待釐清。

  涂藍云教授以程伊川 (1033-1107) 對形上之道的定義為出發點,擴及到對陰陽二氣的討論,探討伊川《易》學中陰陽觀的問題。涂教授認為,在伊川所建立的道與陰陽的關係中,陰陽能展現活潑的動能,原因是陰陽能體現道,同時陰陽二氣能成為道體與萬物間的重要媒介。如同在伊川的《易》學中,陰陽二氣具體展現在卦象的陰陽爻之消長變化中,而乾坤二卦正是在陰陽對立與交感中產生消長變化,呈現具有生命力的動態循環。

  王清安先生以氣之流行為乾元本體的特色,探討唐凝菴 (1538-1619) 乾元思想中陽明學向度的問題。其結論有二:一、乾元雖是本體宇宙論的概念,但透過以蒙卦與无妄卦初九爻的論證,能分析出陽明良知學中的一念工夫;二、乾元之氣的流行,反映在一念工夫之上,正可說明良知的無時不發。

第一日第二場

主持兼評論人:張崑將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發表人:李宥霆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論 題:再探《明六雜誌》中的儒家思想
發表人:李彥儀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論利瑪竇《中國札記》的中國宗教觀

  李宥霆教授以《明六雜誌》這份在日本思想界具有重要地位的刊物為例,探討《明六雜誌》當中呈現出的儒學主張,並指出作為中國主要傳統思想的儒學,不僅形塑了明六諸賢的思維與論述模式,亦成為其接引西方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

  李彥儀教授以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中國札記》為例,探討其中涉及比較宗教與比較神學的論述。《中國札記》一書完整呈現出利瑪竇對中國宗教的理解,利瑪竇透過對比天主教與中國宗教間的異同,凸顯天主教思想的特質,並探尋中國基督教化的可能性依據。

第一日第三場

主持兼評論人:蔣秋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高攀龍「心易」說及讀《易》心法析論
發表人:陳睿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楊時喬圖書《易》學研究──以先天後天成卦之圖說為主體
發表人:黃聖松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王寶妮(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論 題: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春秋楚令尹表》補論
發表人:羅聖堡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朱謀㙔《周易象通》的經典詮釋與時代意義

  楊自平教授從高攀龍 (1562-1626) 所著《周易孔義》,重新發掘其《易》學是由心學發展出來的問題。楊教授指出,高攀龍雖主張《易》本為卜筮之書,但他也將《易》視為聖人體道與傳心之書。此外,文章亦指出,《周易孔義》是透過心體與道體的統貫為一,來談以心體《易》的問題。

  楊時喬 (1531-1609) 之《易》學是繼承《易傳》、邵雍 (1011-1077) 與朱子的主張,而又有所創新。陳睿宏教授藉由對楊時喬的先後天之學有關圖示進行系統爬梳,賦予其在圖書《易》學發展中的客觀地位。

  黃聖松教授與王寶妮女士針對顧棟高 (1679-1759) 《春秋大事表.春秋楚令尹表》,梳理春秋楚國二十六位令尹的任期,藉由商榷所有令尹任期的起訖時間,指出顧棟高此書需要修訂之處。

  羅聖堡教授所探討的問題有二。首先,從易圖的角度而言,朱謀㙔 (1550-1624)《周易象通》雖接受「陰陽魚圖」,卻未採取邵雍與朱子易圖學之先天八卦方位的圖樣,因此羅教授著重探討朱圖的特點與代表的涵義。其次,就象學的視角而言,羅教授藉由比較,釐清朱謀㙔《周易象通》與朱子《周易本義》在象學上的關係。羅教授綜合易圖學與象學二者的考察,調整劉師培 (1884-1919) 對《周易象通》在學術史上的定位,該書在學術史上並非代表明清學術轉折,而是屬於過渡性的著作。

第一日第四場

主持兼評論人:金培懿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發表人:馮曉庭教授(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春秋左傳考義》經說勘誤
發表人:邱惠芬教授(長庚科技大學通識中心)
論 題:朝鮮後期詩義訓詁與功令策問研究(1776-1879)
發表人:安城秀(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論 題:「小中華」朝鮮與「儒化」臺灣之相遇:以1729年朝鮮人漂流臺灣事件為中心

  馮曉庭教授探討龜井南冥 (1743-1814) 的遺著《春秋左傳考義》,此書是針對《春秋》與《左傳》當中 1176 則可疑闕解處提出詮釋。馮教授希望能彰顯龜井南冥詮釋《春秋》與《左傳》兩者謬誤的新解,以及當代學界若要詮釋龜井南冥之學需要注意之處。

  邱惠芬教授指出韓國學界在科舉與儒學的研究上,多針對朝鮮王朝科文的背景、文體特色、試題比例進行討論,較少關注到功令策問的內涵與《詩經》經義的關聯性。丘教授認為應聚焦功令策問與《詩經》詩義訓詁的相關議題,理解朝鮮後期對《詩經》閱讀的認知與影響,以掌握當時《詩經》學的發展面貌。

  安城秀先生考察 1729 年發生朝鮮人漂流到臺灣的事件,提出此次事件的思想史涵義。其結論為:一、朝鮮漂流民的身分是由非知識階層所組成,由於漂流民身分的因素,可以得知他們觀察到臺灣的文化是有限的。其二,漂流民是透過清朝為中介被遣返回朝鮮,同時漂流民通過此次事件直接接觸臺灣,可以認為臺灣的相關消息是透過漂流民傳到民間。

第一日第五場

主持兼評論人:劉德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政揚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論 題:楊東明「氣質無外性」論析
發表人:蘇子媖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由洪棄生的經世精神觀亂世中的「世隱」
發表人: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周易本義》中「君子之德」的意涵:從朱子對〈大象傳〉的詮釋談起

  陳政揚教授重新檢視楊東明 (1548-1624) 「氣質無外性」的命題,與王廷相 (1474-1544) 講法的差異。因為東明提出氣質無外性,意指氣質的目的在實現義理,且成德的工夫不在對治氣質之偏。可是廷相卻認為氣質有善惡,因此治氣質之偏是矯正個體隨順氣質而有可能流於惡的方法。

  蘇子媖教授分析洪棄生 (1867-1929) 面對政治與國家的隱逸,其是否能被定位為遺民,並解讀洪棄生安身立命的氣質。由於洪棄生對抗日人的統治帶有隱的味道,能顯示出他經世致用的儒家精神,其隱而不離世的世隱態度,則提供儒者另一種個人與群體連結的典範。

  張惠敏女士以「卜筮」與「君子之德」為《周易本義》的核心概念,凸顯朱子詮釋《易經》的獨特之處。《周易本義》的義理之意,卜筮是落在吉凶的層次上,它是由占者是否具備君子之德來決定每卦的吉凶。朱子認為《周易本義》有雙層的義理型態:其一,占者在面對每卦的處境時,能否具備君子之德;其二,占者的行為處事,是否合於君子之道。

第二日第一場

主持兼評論人:陳恆嵩教授(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逢源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由「心」究「理」:林希元《四書存疑》之義理思考
發表人: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朱公遷《詩經疏義》對「言外之意」的闡釋
發表人:陳威睿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宋、元《春秋》學的分歧與展延——以陳深《讀春秋編》為考察中心

  陳逢源教授從義理的角度思考林希元 (1481-1565) 的《四書存疑》。林希元尊崇朱子學精神,並標舉蔡清 (1453-1508) 的學術成就,即使在明代心學位為主流之際,其著作《四書存疑》卻得以確立閩學學風。

  史威陶教授討論朱公遷(生卒年不詳)的《詩經疏義》,指出該書不僅凸顯心的作用,亦將心體作為格物窮理的對象。史教授關注《詩經疏義》將「言外之意」作為詮釋《詩經》的視角外,是否還有提出重要的觀點,並反思朱公遷的解說方式對《詩經》文本詮釋的影響。

  陳威睿博士此文從陳深 (1260-1344) 對《春秋》性質的認識,探究其學術特質,進而驗證陳深是否延續宋儒治學的脈絡。陳博士認為陳深《讀春秋編》呈現的詮釋特色,在於未曾界定文例的內涵與應用範圍,而是承襲程頤與胡安國 (1074-1138) 解釋經文字辭的意涵。但是,在對經旨的最終詮釋上,卻出現改動經義的情況,這顯示陳深的解經意識是傾向於宋儒「以己意解經」的做法。

第二日第二場

主持兼評論人:張曉生教授(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發表人:車行健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胡承珙及其《求是堂文集》
發表人:陳炫瑋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劉師培〈春秋左氏傳答問〉「國名加子」問題檢視──以青銅器「國名加子」為討論核心
發表人:黃羽璿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總集選「經」綜論

  車行健教授探討胡承珙 (1776-1832) 《求是堂文集》的內容、學術價值與特色。胡承珙的《求是堂文集》體現其治學態度與學術觀點,以及處在嘉慶與道光年間的變革時代,卻依然嚴守乾嘉經學的治經態度。

  陳炫瑋教授指出,劉師培曾認為《春秋》常見國名加子的現象,顯現春秋時代的青銅器在稱謂使用上未必與《春秋》經文一致,甚至各國亦無統一標準的情況。對此說法,陳教授以《春秋》原文及青銅器重新檢視劉師培的主張,藉以釐清春秋時代國名加子的實際情況。

  黃羽璿教授從官方、學界、民間的視角,檢視明代總集之選集的表現問題。黃教授認為,由於明代官方推崇宋代黃堅(生卒年不詳)所選的《古文真寶》,無形中促進文章選本的市場需求,使私選文集開始充斥書坊,其中又以古文為大宗。此外,黃教授亦指出明代學者的治經特色,主要是「變經為文」,亦即先將神聖經典文學化,而後再將經文讀本化。

第二日第三場

主持兼評論人:孫致文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鄭雯馨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程朱學視域中的方苞《儀禮》比類詮釋法
發表人:張莞苓教授(致理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部)
論 題:朱熹「敬」論對二程之繼承與發展
發表人:劉毅鳴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王陽明與王船山對尚書十六字心傳詮釋之異同

  鄭雯馨教授探討比類的實質表現,以及比類法在程朱學中的定位問題。鄭教授以方苞 (1668-1749) 為例,從程朱學的角度檢視方苞運用比類之法詮釋《儀禮》的問題。

  張莞苓教授藉由分析敬與誠、敬與戒慎恐懼的關係,探討敬論在朱子哲學中建構過程與型態特色。張教授認為,朱子明確給予誠與敬二者概念上的對比,並將《大學》的誠意與正心納入敬的工夫範疇,這無疑是強化敬作用於已發的意念。此外,朱子以戒慎恐懼定義敬,所指的是一種不限於已發情感的思慮表現。

  劉毅鳴教授通過比較王陽明 (1472-1529) 與王船山 (1619-1692) 對《尚書》十六字心傳的詮釋異同之處,探討二人思想系統的特色。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代表,王船山則是明清之際氣學的代表人物,藉由對二人的比較,應有助於學界增加對心學與氣學的認識。

第二日第四場

主持兼評論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發表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論 題:論「時中」觀與二程之工夫論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動而未形有無之間的實踐意義:釐清倪德衛《儒家之道》的幾個詮釋問題
發表人:梁奮程教授(東海大學哲學系)
論 題:黃梨洲《明夷待訪錄》中的政治正當性構想
發表人:江俊億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論 題:韓儒李寒洲對羅欽順的批判

  齊婉先教授討論二程的「時中」觀,以及其提出為學以誠的工夫論,探討二者在義理建構的關聯。因為程伊川 (1033-1107) 認為人之學須重涵養,因此對《中庸》「君子而時中」語句的解釋,是偏向於以「隨時」解釋君子時中的概念。然而,程明道 (1032-1085) 卻提出為學應以誠、敬為主,並認為聖人能各隨其時而變通,關鍵於天理存在。

  賴柯助教授提出「反思認可檢驗」的命題,對倪德衛 (David S. Nivison, 1923-2014) 詮釋儒學中德性與德行的意義和關係提出商榷。賴教授認為,行動者的「反思認可檢驗」在德性與德行之間的動力程序至關重要。行動者經由檢驗,得以在面臨道德抉擇時,為應當或不應當去給出理性的證成理由。由此倪德衛理解作為德行來源的四端之心是自然傾向與道德情感的綜合體。賴教授認為倪德衛誤以為「由仁義行」並不包含目的與判斷的行動。

  梁奮程教授從政治正當性的雙重構成條件,重新檢視黃梨洲 (1610-1695)《明夷待訪錄》的意涵。梁教授指出,人們對權威的服從,包含理智與情感上對該權威及其秩序正當與合理性的雙重肯認。梁教授認為,《明夷待訪錄》對政治正當性的理解,接近集會式民主與監督式民主的構想,無論此書內容是否能使用當代語言進行表述,但至少本書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與當代西方民主進行類比。

  江俊億博士藉由李寒洲 (1818-1886) 對羅欽順 (1465-1547) 的批判,重新評價羅欽順在《困知記》中表述的觀點。江博士認為,就李寒洲對羅欽順《困知記》中謬誤的批評來看,李寒洲意在證明羅欽順是儒家的異端。順此觀點,江博士指出應重新思考羅欽順的論述被學界忽視,學界應以更相應的理解來進行詮釋。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