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慈、儉、讓:劉咸炘的社會改造理想與文化關懷
從「功課單」到家政學——《聶氏重編家政學》所見晚清閨秀的家政論述
武者與著作,組織與刊物:民國時期以武術培養德性的建構與流轉
「回賜之學」下的悟道論述——以晚明儒者詮釋顏子與子貢形象為演變線索
Affinities and Affiliations: A Deep Confucian Appreciation for Buddhist Praxis
報告人: 魏綵瑩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周敘琪教授(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劉繼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
王矞慈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艾靜文 (Jennifer Eichman) 教授(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佛教研究中心)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3 年 7 月 8 日(六)上午 10:00 至下午 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撰寫人: 江昱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2023 年第二次「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於 7 月 8 日(六)假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三會議室舉行,本次討論會發表五篇論文,共十四人出席。

  上午場次由魏綵瑩博士、周敘琪教授發表。魏綵瑩博士報告〈慈、儉、讓:劉咸炘的社會改造理想與文化關懷〉一文,討論一次大戰後,中西文化論戰與社會論戰氛圍下,劉咸炘 (1897-1932) 面對新文化運動主張全盤西化與反傳統,是如何看待西方,又如何闡釋東、西方文化本質上的差異,及其社會改造理想與文化關懷展現的特色。魏博士指出,劉咸炘主張中國不必走西方的道路,因為中、西文化自上古以來皆呈現全然不同的樣貌,中國文化崇尚穩定與靜謐,西方則具「躁性」與「過動」的文化特質,且在產業革命後,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文化已產生不少弊病。此外,劉咸炘認為俄國式的思想與中國倫理觀有很大的差異,故中國亦無須學習俄國的社會改造。總之,在歐美或俄國的文化與社會模式爭議中,劉咸炘主張打造一個充滿情意、道德特色,以農業為本的社會,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特色、融合儒道色彩——慈、儉、讓的社會。

  與會學者認為,目前學界關於劉咸炘的討論已累積不少研究成果,建議充實研究回顧內容,凸顯劉咸炘的重要性及本文進一步開拓的面向。再者,就主題而言,目前以「社會改造理想」為主軸,與既有研究的取徑相似,魏博士或可留意劉咸炘的社會改造主張提出後弟子們的反饋、西化派人士的對話,以及劉咸炘的主張是否具有影響力等問題。最後,本文應對於當時社會樣態與知識圖像有更細緻的描述,使讀者可以脈絡化地理解劉咸炘的思想特色,並考慮階層、地域等因素與劉咸炘思想的關聯。

  周敘琪教授報告〈從「功課單」到家政學——《聶氏重編家政學》所見晚清閨秀的家政論述〉一文,討論「家政學」在二十世紀初文化劇變中的轉譯過程。1903 年曾紀芬出版《聶氏重編家政學》,是重新編譯自日人下田歌子的《新選家政學》,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家政書。周教授指出,《聶氏重編家政學》展現曾紀芬對「家政學」的理解(或是誤解),關乎其家學淵源及女學論辯的時代潮流,凸顯和漢「家政學」轉譯過程中的交涉與磨合。曾紀芬主張「適應中國國情」的重新編輯,不只是氣候環境、生活習俗等客觀條件的差異,對於「主婦」概念所蘊含的理想家庭觀亦是重要因素,「家政學」成為體現不同文化觀念和經濟生活的論述場域。曾紀芬所描繪的「內政總理」,是一結合傳統儒家婚姻觀、三從四德與西方女性新角色的中西文化雜揉體,並強調主內政者的家內權威與道德人格之追求,全然異於下田氏強調科學治家的「專業主婦」,重新塑造對「家政學」的詮釋。

  與會學者指出,可以將《聶氏重編家政學》置於二十世紀初新知識傳播的脈絡下討論,或關注當時社會上是否有改革傳統家庭型態的聲音,將能更立體的呈現《聶氏重編家政學》在當時的社會意義。另外,建議周教授可以討論曾紀芬是否有其他的家政知識來源,以及《聶氏重編家政學》與傳統經學小學類書籍、女教書的關聯,進一步建立曾紀芬的家政學知識體系,避免落於僅比較《聶氏重編家政學》與《新選家政學》篇目調整的問題。

  下午場由劉繼堯教授、王矞慈博士與艾靜文教授報告。劉繼堯教授宣讀〈武者與著作,組織與刊物:民國時期以武術培養德性的建構與流轉〉一文,主要以武者與武術組織的資料為主,討論民國時期的武者與武術組織如何參與其中,建構武術與道德修養的關聯,呈現武術及武術組織與時代之間的互動。劉教授指出,由於古代武術文獻的散佚,武術與道德修養的關聯實難以追溯。近代以來,由於強國強種的歷史背景,需要塑造新國民,體質與素質走入時人的視野。循此脈絡下,武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在軍政人物、文化人等推動下,武術的發展得到前所未有的機遇,成為相關研究的焦點。以武術成就武德,為民國武者與武術組織發展出共同的取向,可說是武術主體性的呈現。不僅呈現武者和武術組織與時代之間的互動,其理念與構想對日後武術文化也有重要影響。

  與會學者認為,劉教授在引言並未提出問題意識,而第二節「有關武術與德性的討論」主要為研究回顧,但目前寫法容易誤解成作者的論點,建議將引言與第二節整併並改寫。另外,文中所謂的武德、品德指涉為何,是否有具體的德目。至於「浩然之氣」,在學術思想史與道教研究中已有許多論述,劉教授可以有更多解釋。此外,文中論及明清武術論述不具有道德意涵之說,以及民國時期武術與體育的關係等部分,建議劉教授能更做更詳盡的分析。

  王矞慈博士報告〈「回賜之學」下的悟道論述——以晚明儒者詮釋顏子與子貢形象為演變線索〉一文,透過晚明顏子、子貢的形象變遷,討論陽明學興起到發展,從確定「良知」作為衡量聖賢本體工夫與聖學系譜,而在萬曆時期產生多元的論述話語。王博士指出,陽明學對顏子與子貢的評價,是以「良知」為準,較宋儒之分判標準已有不同,子貢評價自此跌入谷底。然而,至萬曆時期,思想逐漸多元化,雖仍高揚顏子,但與其說強調顏子高妙悟道之論述,反而更重視顏子苦憤心志;對子貢的評價更是有所升進,不再對舉二人,而是注重其多學悟道的意義。值得注意的是,透過顏子與子貢兩位重要孔門弟子的形象變化,可知晚明道德知識問題是一動態的發展狀態,對悟道工夫論述的看法,隨著理學、心學時代典範的轉移而有所更迭,對於聖賢經典人物的評價亦各有差異。

  與會學者認為,晚明文集中經常可見各種所謂朱熹的說法,但文集作者發言時的歷史情境為何,若只單純引用文集中的論述,恐忽略其歷史脈絡,且文中對於晚明的斷限亦可重新梳理。此外,目前寫作篇幅不均,或可稍做調整。文中運用「道統」一詞,但本文主要討論宋明時期顏子與子貢的形象轉變,是否可以呈現「道統」仍有待商榷。另外,與會學者亦從社會史的角度指出,子貢形象的轉變關乎學術思想,或反映晚明經濟與社會風氣的轉變。最後,本文背後的關懷涉及明清學術轉型、清代智識主義等重要問題,建議王博士可以再評估本文是否足以承載此類重大議題,或許置於晚明陽明學者對於功夫論的修正脈絡下進行討論即可。

  艾靜文教授報告 Affinities and Affiliations: A Deep Confucian Appreciation for Buddhist Praxis(〈親緣與歸屬:儒家對佛教實踐的深刻欣賞〉)一文,主要討論 1575 年的一個夜晚,張元忭 (1538-1588) 和蓮池袾宏 (1535-1615) 一起靜坐修禪,陽明學派第二代領袖王畿 (1498-1583) 和友人王泗源也共同前往探訪。當晚,蓮池袾宏和王泗源討論起佛學禪修技巧上的價值,其他人也共同參與,他們論及《易經》、《六祖壇經》與《大學》。之後,張元忭在寄給同為陽明學派的朋友鄧以讚 (1542-1599) 的一封信中,提及四人的討論細節。鄧以讚後來又讀到王畿所作的《興浦庵會語》,對當天晚上討論的記載,鄧以讚總結出王畿應該更著眼於性與意的討論,而不是拘泥於觀與察。艾教授認為,藉由考察他們在佛學探索的過程,可以解釋他們被佛學深深吸引的原因,使得儒士進行佛門實踐,以及對世俗精英佛教產生的影響。

  與會學者指出,過去對於儒佛關係多討論其對立面,本文則具體呈現儒士對於佛學的嚮往,也提示學術思想史不應忽略佛學語言,是一深具啟發性的文章。由於本文是以英文寫作,對於外國學者而言,文中出現的人名或傳記可能較不熟悉,建議艾教授增補小傳。另外,有與會學者建議艾教授可以進一步追索,在 1575 年此次對話後,是否對於蓮池袾宏產生影響。此外,王畿在《興浦庵會語》中提及他們有留下幾首詩作,這些詩文是否有助於更理解此次對話的內容。最後,本文有較多篇幅是英譯《興浦庵會語》等史料,有與會學者則針對文本解讀與英譯內容向艾教授提問。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