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及波蘭的檔案史料爬梳台波歷史交流

 
 
主講人: 林蔚昀(作家/波蘭文學譯者)
主辦單位: 國史館
時間: 2025 年 07 月 31 日(四)下午 2:00 至 下午 4:00
相關連結: https://www.drnh.gov.tw/p/404-1003-16075.php?Lang=zh-tw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波蘭為什麼會有將近五十個叫做「台灣」或「福爾摩沙」的地方?台灣為什麼在冷戰時期的報紙上常常出現?而且波共報紙不只報導蔣介石、台灣是美帝走狗,還報導謝雪紅、基隆中學校長遭槍殺,以及中波輪船公司的商船被帶到高雄港的事件。冷戰期間,台灣和波蘭這兩個處於不同陣營的國家,如何進行間接和直接的貿易?在這場講座中,作家/歷史研究者林蔚昀將告訴觀眾,她如何從國史館、國發會檔案管理局、波蘭國家記憶研究院檔案、台灣和波蘭舊報紙/回憶錄中抽絲剝繭,重現這段被人遺忘的歷史。




※本演講採現場報名入場:13:30起至額滿為止,限85人。
※演講中請勿錄影、錄音、直播,或未經授權將演講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聯絡信箱:國史館采集處第三科 extension@drnh.gov.tw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