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習慣法到國際法:郊商在東亞貿易中的紛爭和因應(1860-1905 )

 
 
主講人: 林玉茹女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主持人: 鄭維中先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與談人: 王泰升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系講座教授)
時間: 2023 年 05 月 23 日(二)下午 2:00 至 下午 4:00
相關連結: https://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look.php?l=c&no=1&id=1119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802會議室
摘要

郊是由講閩南語或類閩南語的海商所組成的商人團體。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郊商相當活躍於東亞貿易圈中。然而,他們的貿易和通訊方式,經歷從中式帆船到輪船運輸,最後到電報的轉變。這些商人不僅在臺灣與中國港口城市之間建立貿易網絡,並擴展到東亞,而且交易雙方商行之間還透過信件、後以電報來傳遞訊息,形成密集的情報網絡。 依賴長距離、跨海及跨國貿易的郊商,可能面臨哪些貿易爭端?他們又是如何利用商人團體間的規範來謀取利益、規避貿易風險、化解各項紛爭?十九世紀中葉,透過戰爭和條約,洋商大舉東來,又面臨海上運輸和通訊革命的時代,郊商如何因應,華、洋商人之間產生那些貿易糾紛,又如何運用傳統舊慣或國際法來處理? 本文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期在鹿港(臺灣非條約港)、寧波(中國條約港)及長崎(日本條約港)產出的郊商商業書信為中心,重建郊商信息傳遞和海上運輸的變化以及他們如何使用傳統舊慣來處理各種國內或跨國的貿易紛爭。其次,以1860年代臺灣開港之後所發生的華洋貿易糾紛案為例,分析糾紛型態、交涉和處置以及郊商對於國際法的初體驗和運用。 總之,十九世紀中葉以降是進行東亞海上貿易的郊商在交通工具、信息傳遞、跨國貿易以及國際法實踐的過渡和轉換時期。本文企圖透過一手資料和具體個案來回答以下問題:非條約口岸和通商口岸的郊商進行東亞長程貿易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哪些國內或跨國糾紛?他們為了規避長途貿易的風險和解決糾紛,採用了哪些傳統的制度或多元的規範?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全球化下郊商海上運輸和通訊方式的變化如何影響他們的貿易活動或他們在商人團體框架內的互動?中國官方和郊商又如何面對和運用國際法來處置日益增加的華洋貿易糾紛,維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