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與東南亞邊陲社會生育女神比較研究論壇:白、壯、瑤與道教的對話

 
 
主講人: 連瑞枝教授(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文化碩士班教授)等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標竿計畫辦公室
時間: 2022 年 05 月 10 日(二)下午 12:00 至 下午 2:00
地點: 輔仁大學羅耀拉大樓117教室/同步進行線上TEAMS會議
論壇主旨: 桑高仁(Steven Sangen)對於盛行於北台灣以及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女神信仰(觀音、媽祖、無生老母)的研究(1983:4-25),突顯出「純淨」(purity)—超越女性自然生育力—作為女神靈力來源之一的重要性。何翠萍(Ho Ts’ui-p’ing)則指出,當我們將研究視野投向西南中國,以及更廣闊的華南及東南亞地區的非漢社會中時,卻發現「生育力」(fertility),反倒是在地社會女神信仰建立其靈力的重要來源(Ho, 2013: 206-246)。實則,地方社會對於生育神祇的崇拜歷史久遠,關於頌揚女性孕育能力及大地生育力的儀式,更經常透過女性薩滿與靈媒進行展演。由於生育神祇與「巫覡文化」的關聯性,因此在歷史上經常被官方認定為「淫祠」,時而打壓清除,時而建廟正統化(科大衛 2009: 110-128)。不過這是從國家看地方的從上而下的觀點,那地方社會自己如何看待、調和與建構這個有時不見容於官方正統禮儀系統,但卻是地方民眾生存核心的信仰與崇拜呢?地方社會是否也採借了「正統」的語言、文類與禮儀架構(特別是儒釋道三教),來企圖改造其生育神祇的區域面貌?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從上而下,或是從下而上的取徑,都還能在跨文化、跨區域、甚至跨國界的接觸、傳播與流變面向的探討上,進一步深究。本論壇特別邀請到長年浸淫於西南中國與東南亞非漢社會—白族、壯族、瑤族—進行研究與田調的三位學者專家,與專精於正統道教經典文本與科儀架構的道教學者,來針對各地女神—白族的「訶梨帝母」、壯族的「婆王」、瑤族的「花王父母」與「帝母」,以及道教的「九天衛房聖母」,從歷史、文本、信仰、儀式等面向,進行一場精彩的比較與對話!歡迎有興趣者踴躍報名參加! 論壇形式與報名方式: 本論壇同時採實體與線上方式進行,請於以下報名表單中勾選您偏好的參與方式。因應防疫規定,實體參與開放名額有限,將優先開放給學生參與(現場將提供餐盒,請隔桌用餐)。若欲實體參加,請盡快於5/8前完成報名。主辦單位保有接受與否,以及視疫情更動活動方式的的權力,並將於5/9透過email發送實體參與報名是否成功的通知,或是線上參與的會議連結。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EE3pjT5d9tHsLtnWA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 「宗教地景、療癒與社會」 標竿計畫辦公室 合辦單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道教學術發展中心 經費來源:教育部大專校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標竿計畫

海報